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 各种材料 写作素材

集团员工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2018年05月15日 09:30

 

2018年3月26日至30日,我参加了集团组织的关键岗位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在此期间,本人聆听了中央党校多位专家学者对十九大精神的解读,观摩了一系列红色电影和教学视频,并参与了分组讨论和交流。通过本次培训,对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内容有了更系统更深刻的领会,以下结合工作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部分:关于十九大新思想新精神的领会。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的核心和灵魂:它不仅继承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更是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这个思想的中心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今天,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实事求是地提出“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的短期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长期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认为要准确理解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必须认清两个“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塔西佗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人均GDP4000-12000美元),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进入这个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大部分国家则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但就比较大规模的经济体而言,仅有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12年时间,韩国则用了8年。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则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一些国家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如菲律宾、马来西亚、阿根廷、墨西哥等。

目前,中国正处于中等收入水平这个门槛,2017年中国人均GDP9481美元,排名世界第七十位。所以,要解决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避免中等收入这个陷阱,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塔西佗陷阱是指一个社会机构(或组织或部门等)一旦失去社会公信力,那么它无论办什么事情或表达什么言论,都不会引起人们的相信,相反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中国当然没有走到这一步,但存在的问题也不谓不严重,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特别是在网络时代来临后,信息传递的方式和传递的速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舆论导向远远比我们预计地要复杂。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深入推进反腐斗争,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公信不立,患莫大焉。必须正视问题,全方位塑造政府公信力,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要了解群众所盼、所忧、所急,顺民心、合民意、惠民生、办实事。树立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2、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纲领:

十九大报告提出,2020建党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建国10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长远的纲领,除了中国共产党,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政党可以提出;这样美好的愿景,也只有中国政府能够和人民群众分享。这就是“人民有期待、祖国有担当”。

我们可以拿欧美做个比较。比如在英国,工党、保守党轮流执政,一会儿联合执政,一会儿脱欧公投,政策没有延续性。BBC、CNN整天都是党派打架的负面新闻。而中国,如今已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正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我们的目标。又比如美国,共和民主两党轮流执政,每四年选举,国会斗争、政府停摆,特朗普上台后批判奥巴马医保方案、退出TPP、在墨西哥美国边境建移民墙。这都充分暴露出所谓的三权分立、轮流执政的弊端。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而且,中国的强大不是为了称霸。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特朗普贸易战其实有其必然性,其实是美国害怕中国强大威胁到自己,可见其已落入了修昔底德陷阱。

3、牢固树立核心意识:

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在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从遵义会议毛泽东进入领导班子到1942年延安整风及七大毛泽东称为领导核心,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整个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势如破竹,取得伟大胜利。相反,我党成立初期总书记的频繁更换,以及第一次国共战争期间左倾右倾的反复摇摆,都给我党和中国的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的代价。

回顾建国后的历史亦是如此。1949-1956,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下,我国社会经济从战后迅速恢复,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即三大改造;1978-1988,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团提出并实施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迅速得到解放和提升;1990-2011,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下,中国经济二十年保持高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12至今十八大,在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带领下,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并开展全面从严反腐,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上这些成绩都是和坚持历届党中央核心不动摇分不开的。

中国的领导核心,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理解。从宏观层面来说,是指中国共产党;从中观层面来说,是指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从微观层面来说,是指党的总书记,总书记是中央领导集体“一班人”的班长,既是领路人,又是带头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坚持核心意识,还应当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对国有企业的绝对领导。党领导军,中共军队特有的政委、指导员制度,确保了军队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短短28年就能够从弱下到壮大,最终解放全中国。孟良崮战役国民党74师,外围40万军队,至少有三路援军,但是内部派系林立、保存实力,造成5个纵队围困74师并剿灭之。同样的例子,辽沈战场,为确保拿下锦州,塔山阻击,8个师盯住敌军11个师海陆空全方位攻击,解放军伤亡3774人,以局部的牺牲换来全局的胜利。

党对国企的领导就是两个以一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以一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必须以一贯之。世界500强,1990年只有一家,到2016年83家,大多数都是国企,这就是党对国有企业领导取得的成绩,我们也确信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大做强,仍然必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持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第二部分:结合学习对企业今后工作的深入思考。

围绕这个主题,本次培训中与各位同志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我将结合讨论中出现的两个高频词、关键词进行归纳:

关键词一:创新

十九大报告全文提到不下50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次培训,我们也集中观看了创新中国的纪录片,大家的普遍感觉都是太震撼了。

中化未来的发展之路离不开创新二字。中化作为由传统贸易公司转型而来,以前我们的盈利来源主要是靠信息不对称和渠道优势,信息化如此普及的当今,必须转变思维,必须在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管控模式、经营内涵方面都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比如说我所在的化工事业部,下属各家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从南到北、主营业务、管理方式、文化积累不尽相同,面临着空前的整合难度和压力,这些公司业务组合在一起要能发挥协同力、产生化学效应,需要我们运用创新的思维和做法。2017年化工事业部整合的凯蓝一期项目完成,塑料、青岛、江苏进入中化国际。今年上半年,二期也将实施,沈化院、蓝天、河北也将完成股权整合。更重要的是,化工事业部在业务整合方面找到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向。目前,化工事业部的战略聚焦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按我们做战略的同志说,我们的业务变得“更性感了”,在资本市场上才能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更高的估值。此外,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化工行业几大巨头的连锁并购,陶氏和杜邦、拜尔和蒙山都,可以说都是始料未及的,要突破巨头的垄断壁垒,快速进入第一梯队,我们不能硬碰硬,还得有创新。比如我们研发能力的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吸引人才,加大研发投入,现在我们北有沈化院,南有浙化院,上海张江我们又建了一个科技中心。另一方面我们还在加强技术引进、合作,在市场上、在国外寻找有较强技术优势、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比如说我们的芳纶、锂电池和电子化学品。同时,我们创新地把杜邦安全体系、绿色环保标准、IP战略这些软实力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能力,实现我们的差异化发展,希望能在中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大爆发中寻得我们一席之地。

创新必须营造创新的文化,培育创新的土壤,养成创新的意识。记得创新中国里有一位创业者说道:创新并不是想象的那么浪漫,必须耐得住孤独和寂寞。还有一位科学家说,我们团队十年的积累才有了今天创新突破的一刻。创新要有耐心,要有容错机制,同时我们认为创新管理的方式本身就需要创新。假设一下,如果二十年前的马云来到现在的中化,我们容不容得下他呢?总之,我们必须具备宁总所说的要有新状态,坚持创新,把中化打造成一家独角兽企业。

关键词二:改革

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张伟总在讲述十九大报告“四个伟大”的时候,特别提到了伟大斗争一词。他特别提到中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一种强烈的斗争精神和求胜意识。我们理解就是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工作要坚持改革、勇于突破舒适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中化集团五大事业部的重组,职能部门的精简优化,让我们看到了集团领导的决心和意志。五大事业部,更需要发挥能动性,通过改革打造出一支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的铁军、强军。这一点我自己也有体会,所在的化工事业部近年针对业务的转型升级,积极探索职能的转型,研究如何贴近业务,如何成为Business Partner, 包括管理模式的创新、员工与企业共发展的GROWTH文化,在项目扁平化管理、职能部门考核、GPS激励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在我组关于国企改革的讨论中,提到得比较多的还是如何保留和吸引人才,实现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特别是在员工持股、股权激励、混改等方面,我们认为改革的步子还应走的更快一些,办法还应该更多一些,通过改革,真正去发挥人才的能动性。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只有在改革中才能把国企不断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肩负着国家的特殊使命,承载着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把改革重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让国有企业这一“共和国长子”在改革中浴火重生,展现更加亮丽的新风采。

以上是我对本次培训中的收获所作的初步总结。通过本次学习和讨论,坚定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取得了收获,并希望今后能定期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整理思路、提高认识。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515/10003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