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经济

去杠杆要坚持“稳”中求“去”

2018年05月15日 10:41

我国金融业发展态势总体趋好,但地方政府、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杠杆率偏高的结构性风险不容忽视。

我国高杠杆率成因复杂。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政府及大型国有企业成为投资主力,进而带动了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导致相关企业杠杆率迅速攀升。一些地方政府为进一步刺激经济,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等大量举债,房地产市场也随之扩张,致使房企杠杆率也迅速攀升。

近几年,我国不少行业产能过剩,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债务规模不断增加,加上资本市场尚不完善,企业融资方式单一,大量资金流向具有地方政府担保的国有企业,推高了国有企业的杠杆率。此外,影子银行的发展也助推了实体部门加杠杆。国内外多种因素叠加,导致我国进入了以高负债为主的加杠杆周期。有数据表明,我国非金融部门总杠杆率从2008年12月份的141.3%快速上升至2017年6月份的255.9%。

去杠杆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是要处理好“稳”和“去”的关系,坚持“稳”中求“去”的思路。这个“稳”有三层含义:首先是宏观经济平稳发展,没有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去杠杆谈何容易?其次是稳定适度的宏观杠杆率,因为适度的杠杆率才能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第三是推进结构性去杠杆。不能理解成简单地降杠杆,更不能搞急刹车。

去杠杆应保持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把控制企业杠杆率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作为重点。一是分类施策,优化债务结构。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削减和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如推进实体企业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金,探索市场化、法治化的债转股,依法破产清算,推动企业债务重组,加大“僵尸企业”退出力度等。二是保持经济高质量增长,努力增加总资产,使经济增速高于债务扩张速度。三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通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引导社会资本向优质企业集中。四是严控影子银行规模和表外业务风险,从源头控制企业部门杠杆率。五是加大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快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权限的下放进程,加快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剥离,适度放宽银行呆账核销标准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515/10003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