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化博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文艺

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何为

2018年05月17日 11:14

 

中国新诗已走过百年历程,这一路走来,既是曲折和坎坷的,又是求真和奋进的,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也带来深刻的教训。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诗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诗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风格流派的多样性、艺术追求的多元性、审美观念的丰富性、价值观念的多向性已基本成为文坛共识。”(王雅清《文体意识的张扬》)作为当下诗歌创作多元化中的一元,现实主义传统长期以来处于主要地位。

在讨论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何为之前,不妨先对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进行一个简要的梳理:

首先,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诗歌创作,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占据主导地位,其主流“应该说是正确地坚持了唯物论的反映论的原则,坚持了诗歌与生活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吴欢章《应该正确对待我国当代诗歌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这一时期,除了成长于革命战争年代的老一辈现实主义诗人郭沫若、艾青、贺敬之、郭小川、臧克家、冯至、公刘等仍然活跃于诗坛,还涌现了诸如李季、严阵(阎桂青)、阮章竞、未央(章开明)、邵燕祥、刘镇、黄声孝、李学鳌、孙友田、郑成义、王老九等一批现实主义诗人。

其次,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诗歌创作,对以往诗歌的历史性变异充满了严峻的质疑和反思,对扑面而来的春天解冻的暖意,则充满了再生的喜悦。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叶延滨、流沙河、傅天琳、李小雨、韩作荣、张新泉、张学梦、雷抒雁、吉狄马加等诗人,以《诗刊》《星星》等刊物为主要平台,形成了“新现实主义”诗派。但几乎在同一时期,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江河、食指、芒克等为代表的“朦胧诗”开始兴起并席卷中国诗坛。这期间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看待“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当时,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再度兴起,许多从“原则”走向艺术的诗歌批评家的某些单线发展和固化模式等认识不利于诗歌创作发展。于是,刚刚回归的现实主义失去了主流地位,而成为诗歌创作多元中的一元。朦胧诗后先锋诗潮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再次造访中国诗坛,诗歌创作极富个性化,不同的诗学主张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然,这些诗学主张不仅仅体现在观念、形式、手法和趣味的不同,还表现在诗人生活的方式、对待诗歌的方式、创作诗歌的方式都有着根本不同。诗歌领域和诗歌本身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写作主体——诗人,诗歌创作日益多样化。

第三,当下的诗歌创作,“随着先锋文学整体退潮,现实主义全面回归”。(蔡家园《反思“非虚构”写作》)特别是2015年,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非虚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现实主义再次回归正宗地位提供了一个有力推手。因了“非虚构”没有固定的文本模式,随着“非虚构”逐渐跳出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的范畴而运用到小说等其他文体创作,有诗人提出“非虚构诗歌”写作。对于“非虚构诗歌”写作,笔者认为值得商榷,尽管“非虚构”就是“真实”,而“真实”是“现实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但“现实主义”并不等于“非虚构”。在这里,笔者比较赞同评论家蔡家园的观点:“‘非虚构’挣脱既有的文学逻辑链条,试图通过强化‘真实性’来正本清源,重新审视文学与生活、作家与生活的关系,回归现实主义文学‘开放’和‘无边’的本意,在更完整的意义上激活文学的生命与能量。”的确,在当今中国,新时代诗人必然会产生新时代的思想和模式,也必然会产生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这是文化的需要,也是价值的期待。

 

基于以上简要梳理后的认识,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当何为?

笔者认为,现实主义诗歌应该表现人民,应该为人民服务,这不仅是新时代对诗人创作方向的定位,更是现实社会对新时代的文化要求和价值期待。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就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诚然,诗歌属于人民,这一点毋庸置疑。此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要求我们的诗人及时介入新时代的现实生活,加强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提高诗歌创作质量。

一如别林斯基所言:“诗歌是生活的表现”,我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去把握写作对象,不是单纯地描写现实生活的本身,而是立足现实提取精神层面的感受和体验,让诗歌呈现出一个“真、善、美”的意蕴。如此,“对心灵与现实两个世界的沟通融合也利于诗人找准个人与时代的情志共振点,在个人化观照中传递社会现实的非个人化的内涵。”(罗振亚《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

中国作协每年组织实施的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以及各省市地方文联、作协、诗歌学会、文化部门组织的丰富多彩的采风活动,可以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捕捉到许多新的诗意,对加强现实题材的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我工作和生活的南昌来说,近些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南昌市诗歌学会联合地方媒体组织的“诗歌下基层”系列活动还成为当地的诗歌创作品牌。其诗歌作品,都是聚焦现实,以“人民”为中心去审美观照当地的文化和生活,这些创作所呈现的现实主义精神,是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主要特色。成功创作现实主义诗歌,离不开一个最关键的内部因素,那就是诗人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素质、知识积累、审美观照:“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过程,会在诗人的灵魂高处产生一个巨大的地域文化、现实主义精神气场以及想象空间,进而融入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心感受,从而对当地独特的根性文化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意义挖掘,并以此为诗歌创作的基础,在吸收和借鉴新时代先进文化的辅助上,从单维度向多维度展开汉语表达,在语言深处呈现出浓密的当地文化和生活气息。

综上所述,无论是用何种方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都可以为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因为每一位诗人在同一物上的感觉不是千篇一律的,应有他们独特的艺术感受。作为一位诗人,在感觉上也不是原始的、空白的、无文化的,应取决于诗人自身的充实、完善和修养,这种感觉在诗歌作品的内容和价值上就会鲜明地反映出诗人的全部人格、智慧和情感。”当然,也有一些创作素材是只有在深入现实生活中真切感受才能获取到的。正如郭怡孮所说:“这是特定的时空、环境与你的感受和情绪构成了某种审美契机,触发了情思的有感而发。这是彼时地难以获得的,这是当时情感的物质显现,是极为宝贵的。”特定的情境,促使诗人注意到生活中那种潜在意识和智慧的苏醒,灵感袭来思如泉涌般对生活直觉与创作形式进行把握。

当然,在这个多元化且新旧转换循环并存的新时代,诗歌正处于语境建构之中一种奇特且微妙的“无名之境”。对于诗歌创作尚有模糊认识的许多诗人来说,无法将自己的观点凌驾于他人之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在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中,要防止典型的纯个人化倾向,诗歌创作应该实现内心思考与时代现实融合统一,并建构积极的精神主旨和文化内涵——现实主义诗歌体现的情感境界,应该是新时代诗人精神世界的凝缩与感性显现,作品透溢出来的当是真情实感,内蕴弥漫着“真、善、美”的气息。在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中,既要充溢着对新时代生活的期盼与奋争,饱含深情地拥抱脚下的那块土地,寻觅、开掘、透视、超越,借助新时代的一些重大现实题材的抒写,孜孜追求在更新更深的层次上准确传神地再现新时代国人命运的历史性变化,从而描绘出深沉而多维的社会现象,探究更加辽阔的人性升华;也要以新的观念和视点,对新时代新的生活进行深邃细致的体察,把艺术的解剖刀端直探入生活的腹地,“活捉”出那些最能集中反映和透视现实生活的事件,同时不失分寸地将这种生活置于新时代大背景的漩涡中心涤荡。在艺术的摇曳中,把现实社会的蠕动、裂变、衍进,真实可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何为?诗人如何创作出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经典之作……这一系列问题是我们当下每一位诗歌创作者在现实中需要做出的思考和回答。也许,并不是每一位诗人都会有所作为,但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一定会大有作为。只要这个梦还在,我们的追求就会在。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517/10007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