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抓住关键一招 全面深化改革

2018年05月23日 10:28

作者:辽宁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房广顺、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讲师、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生忠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一重大论述和判断充分表明,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是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社会革命,改革开放是这场革命中最为核心和最根本的命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破解中国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改革开放,别无他途”。

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巩固和完善的40年。在这40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国家命运,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很多方面已经步入世界前列。面对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坚持顺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改革破冰障碍、化解矛盾风险,不断营造有利态势,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改革开放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生动阐释。

事业发展无止境、深化改革无穷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没有止境,深化改革没有穷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改革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增强。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区和攻坚期,中国社会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好吃的肉都已经吃掉,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所以,相较于以往的改革,当下的改革涉及的领域更广泛、涉及的对象更多元、涉及的利益更敏感、涉及的任务也更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之所以决定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这就意味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工程将变得更为宏大,所以,碎片化地修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要选择全面的和系统的改革方式,实现各个领域间的联动发展,增强改革开放的系统性和协同性,聚合各领域之间合力与张力,从而有效地应对因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虽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并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不变的,变的是不同历史阶段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和使用的方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开放,以此来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要矛盾改变给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而这将促使着我们以新的姿态迎接新时代的改革开放。

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其中,前一句话更具有前提性和根本性的意义,它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都要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下进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话论及的是关于实现形式和实现途径的问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二者相互统一、密不可分。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任何社会制度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性。社会主义制度是将实现无产阶级解放以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其价值旨归,它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初步探索到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都凝结着人类为寻求解放而进行伟大实践的结晶。全面深化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使我国社会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其中,一方面对事关国家根基、人民福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要始终坚持、毫不动摇;另一方面,对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具体制度和体制机制,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的发展。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我国社会发展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不断提高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完善社会各部门的职能配置与优化,重塑新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社会发展的体制与机制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当今国际社会正在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和大调整,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不稳定性因素依然很多。新科技革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来说,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形成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新格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基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全新论断,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客观要求。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地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优势,为其他领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等方面追求,都需要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的发挥。保持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势头,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然要以夯实国家的法治基础为前提,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与时俱进形成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是成就梦想、夺取胜利、赢得荣光的关键所在。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形成更高的改革开放格局,一方面,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坚持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坚持扩大开放。建设更加开放的经济体制及机制,推动形成更加全面的开放格局,坚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开放合作,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523/10015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