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独家讲稿
林荫宇:通过场景看导演的戏剧立意
2018年06月01日 14:52
林荫宇 著名戏剧导演教育家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大家一定读过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小说讲述了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归来的路上遇到三个女巫,女巫对他说了一些预言和隐语,说他将进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要做王。麦克白是有野心的人,他在夫人的怂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心里越来越有鬼,也越来越冷酷。麦克白夫人精神失常而死,麦克白无一丝难过。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麦克白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削首的下场。其实麦克白是一个悲剧人物。
《麦克白》有好几个版本,我非常喜欢中央戏剧学院八十年代初排的那个版本,麦克白在剧里有一句台词:“我已经两足深陷于血泊之中,要是不再涉血前进,回头的路也是同样使人厌倦的。”可以说,麦克白是一个充满野心和权欲的人,他只能够靠杀戮前进。麦克白登上王位后,在他的城堡里设宴庆祝。在开宴前他找了一个刺客,让刺客杀掉班柯和班柯的儿子,为什么呢?因为女巫说麦克白只能当这一届的王,后面的王是班柯和班柯的儿子来当。
当时舞台上有一张很长的桌子,上面铺着桌布,桌子上面是木头的酒盅。宴会开始了,麦克白夫人请大家坐下。这时候麦克白看见了刺客,然后走到刺客旁边,刺客说,班柯的儿子逃跑了,班柯被我们杀了。班柯的儿子逃跑了,麦克白心里很不高兴,他先让刺客走了。这时麦克白夫人让他赶紧过来落座。就在麦克白要坐下的时候,他突然魂不守舍地说:“你为什么在这儿?你为什么满头血污?我没有想杀你。”麦克白出现了幻觉,看见班柯满头是血坐在椅子上,然后他开始歇斯底里起来。麦克白夫人非常清楚是什么情况,但周围的宾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麦克白夫人赶紧说:“麦克白没事,他最近睡觉太少,太累了,他有点儿不舒服,请大家稍候。”然后她把他拉到一边问:“麦克白你怎么了,你安静一点。”麦克白听见后,强迫自己安静下来。于是,麦克白夫人再次招待大家。但是麦克白一看见聚会的桌子就说:“你怎么还在这儿?怎么还在这儿?”然后他把大红色的桌布一抽,桌子上的杯子全滚落在地上。紧接着麦克白到了桌子上,对着那个幻觉班柯疯狂的乱抓,要赶他走。
在这里插一句,在这之前,我看过美国人演的《麦克白》,看过新加坡排的《麦克白》,看过英国皇家剧院排的《麦克白》,那个时候国外对这一段的处理比较写实,他们会让一个演员扮演死去的班柯。
麦克白挥动红色的桌布,所有的宾客全散开了,这时麦克白夫人觉得自己无颜见人,但她要来收拾这个残局。麦克白挥完全没有力气了,就倒在这个桌子上。麦克白夫人说:“好吧,好吧,请大家都回去吧,请大家都回去吧。”大家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一个一个都走了。最后走的一对夫妇,其实是好心,回过头来跟麦克白夫人说,需要帮助的话我们可以帮助你。但是,这时候麦克白夫人已经把火使劲的往下压了,希望大家赶快走,然后让自己解脱出来,没想到有人啰嗦了一句,她的火一下子迸发出来,那两个人赶快就下去了。这时的麦克白夫人已经崩溃了,她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
这时麦克白起来了,他说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明天还要再去找那三个女巫,要问问未来的情况,然后就说出了最有名的那几句台词:我已经两足深陷于血泊之中,要是不再涉血前进,回头的路也是同样使人厌倦的。说完就把红桌布扔在桌上,对他的夫人说:“夜深了,咱们回宫吧。”他的夫人木然地跟着他走了,舞台后面是一层一层的台阶,刚走了两三层台阶,麦克白夫人一下子冲回桌子,拿起红桌布就撕。她在撕自己的心,撕自己内心的东西。然后麦克白跟她说:“哎,行了行了,明天我再去问,咱们回寝宫去吧。”
但是麦克白夫人手上还拿着红桌布,因为他们在上台阶,这个桌布被拖得好长好长。这时一束追光打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最后光圈就停在了红桌布上,这块长长的红桌布犹如一条血流,麦克白和他的夫人就涉足在血泊之中。这个场景在连续不断地时空中,通过很多人物间的行动,把麦克白和他夫人内心的纠葛表现出来了。这就是通过场景看导演的戏剧立意。
我再讲个例子,也很精彩。《哈姆雷特》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不同的导演排练会有不同的解释,我讲讲林兆华排的《哈姆雷特》。在这个剧中有三个人物,哈姆雷特、克劳狄斯、波洛涅斯。有一段戏是这三个人在对话,演着演着突然克劳狄斯说起了哈姆雷特的台词,哈姆雷特说起了克劳狄斯的台词,克劳狄斯讲起了波洛涅斯的台词。当时我在看这段的时候没理解为什么这样排?后来导演是这样解释的,人人都是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身上有很多年轻人的特点,他为了复仇很骁勇,但真面临复仇的时候又很犹豫,他为了能够杀死自己的仇人,要装疯,装疯的时候就要让奥菲利娅受到伤害,但他看到奥菲利娅受到伤害而痛苦的时候,又觉得很内疚,因此哈姆雷特身上有很多人类共同的东西,勇敢、正义、懦弱、优柔寡断、有同情心,但他又很残忍。其实我们人也是多元化的,戏剧特别强调人物性格的多面性。每个人身上都有哈姆雷特的影子,都有哈姆雷特的优点,也有哈姆雷特的弱点。这就是林兆华的《哈姆雷特》的立意,通过场景表达出来了。
我再讲讲德国塔利亚剧院的《哈姆雷特》,这个《哈姆雷特》又不一样了,它特别有意思,它前面和传统戏剧的排法是一样的,但最后,有一段是雷欧提斯和哈姆雷特两个人决斗,哈姆雷特的叔叔在雷欧提斯的剑上抹上了毒液,哈姆雷特中剑后,拿起剑又刺了雷欧提斯,最后大家都死了。
塔利亚剧院不是这样演的,当雷欧提斯和哈姆雷特要决斗的时候,演员突然停住了,他们两个一定格,从幕后出来了二十个儿童和少年,他们喊着跑到台前,他们喊“决斗还是和解”“生存还是毁灭”“和平还是战争”等等。当两个人要决定生死的时候,突然二十个人喊出来这些话,很震撼人!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塔利亚剧院的导演是让观众自己选择结局,其实在生活中间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
我再讲一个美国燃月剧团排的《哈姆雷特》,它的舞台没有任何布景,就是有一张大大的白纸,上面写了《哈姆雷特》,人物都是从纸的后面出场,观众看到的不是真的人,是剪影。然后演员在后面拿剑把白纸划开就出来了,所有人物都是由纸里出来的。当奥菲利娅淹死的时候,这个演员就拿手碰那张纸,“哗”一个裂口,奥菲利娅就往纸上面一倒,相当于溺死在小溪里了。最后雷欧提斯和哈姆雷特斗剑的时候,这两个演员都转过身来用剑把整张纸弄的粉碎。也就是说,复仇、杀戮的后果是什么?是破碎、是毁灭。导演想告诉人们不要互相杀戮,因为杀戮就是毁灭。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天翼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601/10028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