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加大创新创造力度 掌握更多核心技术

2018年06月04日 15:30

滔滔江河东流去,日月流转数不尽。奔腾不息黄河水,人间正道沧桑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要增强‘四个自信’,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关键核心技术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至关重要,而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有加大创新创造力度,才能更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要求。

加大创新创造力度,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是形势所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察大势,谋划全局,深化改革,全面发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悟空、墨子、慧眼、碳卫星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天宫”、“神舟”、“嫦娥”、“长征”系列等重要成果向前推进;超级计算机连续10次蝉联世界之冠,采用国产芯片的“神威·太湖之光”获得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北斗导航进入全球组网新时代,载人深潜、深地探测、国产航母、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纳米催化、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正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特高压输变电、杂交水稻、海水稻等技术世界领先,移动通信、语音识别、新能源汽车、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掘进装备等跻身世界前列,集成电路制造、C919大型客机、高档数控机床、大型船舶制造装备等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成就可喜可贺,但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情绪。“满招损,谦受益”,更何况我国在许多尖端领域还落后于人。前不久发生的美国对华为禁售事件更是让国人愈加清醒: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就等于被人“卡脖子”,就没有主动权。特别要看到,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察势者明,趋势者智”,“识时务者为俊杰”。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正摆在我们面前,我国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广大科技工作者唯有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快创新创造力度,才能紧跟形势、顺应潮流,才能成为“识时务”“应时务”的“俊杰”。

加大创新创造力度,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是梦想所使。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翻开一部世界史,我们会看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都是以科技兴盛为前提的。当今,我们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技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强国的目标决定了我们一定要掌握更多核心技术,而掌握更多核心技术,就一定要加快创新创造。

说到创新创造,不能不提到中国制造,不仅翻身而且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中国产品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这句广告语,正日益成为现实。中国有220种产品位居世界第一位,如果要把中国排名第一的所有工业品都罗列出来,那将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一大串名单。“Made in China”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制造大国一定要向制造强国转变。《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步骤。我们应为此做出不懈努力!

加大创新创造力度,掌握更多核心技术,就要发愤图强、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揭示了加大创新创造力度、掌握更多核心技术的核心要义。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就说过:“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思想中活的灵魂之一,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重要文化元素和精神气质。古代,睿智的先人就发明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外部势力的重重封锁与制裁,在科技领域大步向前。上世纪六十年代“两弹一星”的成功、万吨水压机的问世、“大庆油田”的发掘,都是在敌对势力封锁下出现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科技领域展开从来没有过的创新创造,被世人誉为新“四项发明”的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是明证,自主研发的C919大飞机是明证,歼-20、国产航母是明证。

我们一定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加大创新创造力度,掌握更多核心技术,就要转变思维、超越自己。思维决定理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加大创新创造力度,掌握更多核心技术,一定要从树立创新性思维做起。丘吉尔曾经说过:“未来的帝国就是头脑的帝国。”借用过来,未来的组织就是头脑的组织。创新性思维具有独立性、灵活性、广阔性、前瞻性的特点;“求变、质疑、多思”则是这种创新性思维者的特点。创新者不轻易相信“只有一个答案”的结论;不轻易相信“这不合逻辑”的结论;不轻易相信“既成事实”的结论;不轻易相信“要守规矩”的结论;不轻易相信“犯错误就是坏事”的结论;不轻易相信“隔行如隔山”的结论;不轻易相信“自己没有创造力”的结论;不轻易相信“太荒诞”的结论。1866年西门子发明电机、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初始时大多受到质疑乃至讥讽。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坚持不懈,最终获得成功。上世纪,数学家陈景润为着“哥德巴赫猜想”,也是百折不挠、勇于攻坚。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语揭示出创新创造的规律,也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确立创新思维,不断超越自我,增强创新创造能力,构筑强大科技实力,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604/10030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