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独家讲稿

林荫宇:通过场景了解戏剧人物性格

2018年06月08日 16:39

 

e5ebd17a1e16275

林荫宇 著名戏剧导演教育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点击观看精彩论述

通过场景可以看立意,可以看对人物的不同解释,可以增加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没有导演会排一个大家看不懂的戏,也没有这样的演员。比如,电影《人鬼情未了》,男主角死了,当他站起来的时候是一个虚的人物,我们可以看懂这是他的灵魂,这是电影处理这种情况的手法。

话剧、戏曲与电影不一样。举个例子,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徐九经要升官就要出卖灵魂,就要做假,他左思右想,最后趴在桌上睡着了。这时出现了三个徐九经,一个黑衣服的徐九经,一个白衣服的徐九经,一个灰衣服的徐九经,这个三个徐九经从舞台三面上来,互相唱互相说。这里表现了徐九经人性的多面性。

我刚才讲的塔利亚剧院的《哈姆雷特》也挺有意思,一个老人胸前有一个跟他头上一样的王冠,开始的时候观众对他胸前又抱了一个王冠没在意,演着演着这个王冠就开始动了,露出一个头来,最后跳出来一个人,这就是“小”哈姆雷特,是哈姆雷特的另一面,这也是表达了戏剧人物的性格多面性。

 

我再讲另外一个戏,叫《大栓的小尾巴》,这是一个儿童寓言剧。有一个小孩叫大栓,爱撒谎。大栓一撒谎屁股上就长出一截小尾巴,撒第二个谎尾巴就大一点,撒第三个谎尾巴更大,到最后他有条很大的尾巴。大栓住在山里头,山大王叫老虎,老虎很发愁,它要找个接班人。老虎手下有四大将,它觉得狐狸太狡猾,猪太懒,熊太没脑袋,豹太暴躁,对四个手下都不满意。最后老虎发现了大栓,大栓屁股后头有尾巴,于是就决定让大栓当自己的接班人。大栓成了接班人,高兴得不得了。

但后来,大栓改邪归正了。作者写大栓本性很善良,那个善良本性的大栓,作者给他起名字叫二栓,最后在二栓的劝说下,大栓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大栓认识一个错误就掉一些尾巴,最后尾巴全掉了,大栓又恢复成人。排这个戏的时候,开始是让两个人分别演大栓、二栓。因为我是这个戏的导演,我觉得这个戏是给学龄前儿童到小学四年级的小朋友看的,如果让小孩一看,大栓、二栓是两个人,怎么会认识到这是本我和自我呢?苦思冥想,后来想出来一个办法,就是一开场加了一些词。大栓跑到张奶奶家,张奶奶在烙饼,大栓很不客气地说:“你们家有烙饼吧?给我送一块,我要吃。”这时候,有个很细小的声音说:“大栓你怎么能这样跟张奶奶说话呀?不礼貌。”大栓问:“你是谁呀?你管得着吗?”那个细小的声音说:“我就要管你呀,你应该归我管啊。”大栓说:“什么叫我应该归你管?你是谁?”细小声音说:“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大栓问:“你在哪啊?”细小声音说:“我在你的身子里啊。”大栓疑惑地说:“你在我的身子里?”大栓在衣服里一摸,一个木偶,这个木偶的衣服跟大栓的衣服一模一样。大栓说:“哼,你要管我,去你的!”然后把木偶扔到平台后面去了。没想到,二栓又出来了,还变大了。大栓又扔,扔了几回以后,二栓已经长得和大栓一样大了。我觉得小学生应该能看懂。这就是在场景中看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608/10037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