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大家谈
新时代网络宣传工作的根本遵循
2018年06月11日 13:03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多次论述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性质、特点、地位、作用、规律、要求等。他的重要思想和重要讲话,为新时代网络宣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八次提到了有关互联网的相关内容。一是肯定了成绩。在总结过去五年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时,他认为,“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二是明确了方略。他提出,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建设网络强国;三是强调了重点。他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四是细化了要求。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中要办好网络教育。在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要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五是发出了警示。在谈到国际形势时,他指出,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六是提出了要求。他强调全党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这些都给新时代网络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
网上舆论工作是宣传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他明确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
习近平总书记对面临的形势做出了正确判断,强调要尽快掌握网络舆论战场的主动权。他说,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这些讲话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互联网事业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显著进步和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当面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措施和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互联网来说我国虽然是后来者,接入国际互联网只有20多年,但我们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开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推动互联网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我国有7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2016年10月9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的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他指出,世界主要国家都把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
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是网络宣传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明中指出,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特别是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强。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
研究网络传播规律创新网络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清醒地看到,互联网新技术应用不断发展,使得互联网的社会动员能力日益增强。他多次提出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他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升传播力和引导力,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他高度重视改进创新,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和水平。他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讲求实效,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牢牢掌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
他说,现在发展很不平衡,有的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他指出,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
他反复强调,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
他高度重视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出要下大力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
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他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
他认为,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强调人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对新媒体,不能停留在管控上,必须参与进去、深入进去、运用起来。
他十分重视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他说,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他强调,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提高这项本领。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他指出,要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他说,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他指出,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如果不懂互联网、不善于运用互联网,就无法有效开展工作。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把网络强国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他还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
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清朗健康、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他说,要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
他指出,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倡导自由,也要保持秩序。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这有利于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
他认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
他要求,对新媒体要建立健全舆情收集反馈机制,加强内容监管,做好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时清理网络谣言和各类有害信息。要引导新媒体加强自律,完善内容审核把关、监督检查机制,不制作、不发布、不传播非法有害信息。办网站的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的要防范假冒伪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
他说,要教育引导广大网民遵守互联网秩序,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表达、有序参与,增强辨别是非、抵御网络谣言的能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他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他明确指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传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
在我国,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他指出,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他说,7亿多人上互联网,肯定需要管理,而且这个管理是很复杂、很繁重的。企业要承担企业的责任,党和政府要承担党和政府的责任。网上信息管理,网站应负主体责任,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主管部门、企业要建立密切协作协调的关系,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现象,走出一条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新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他强调,要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管措施,化解网络风险。
网络宣传工作要加强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党管媒体是把各级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他认为,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控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重点解决好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
他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坚持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他提出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对高校网络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即:高举旗帜、引领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他强调,要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他要求,各级党委要定期听取工作汇报,重要工作靠前指挥、重要稿件亲自把关、重要关头加强指导调控。要懂得尊重媒体,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充分运用好媒体这一平台。
他高度重视加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提出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队伍。这支队伍应该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要牢记社会责任,提高业务能力,转作风改文风。
他说,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培养网信人才,要下大功夫、下大本钱,请优秀的老师,编优秀的教材,招优秀的学生,建一流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最大“命门”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
在他看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特别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较大风险隐患,网络安全防控能力薄弱,难以有效应对国家级、有组织的高强度网络攻击。
他说,这对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难题,我们当然也不例外。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他提出了四条路径。第一,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第二,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第三,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第四,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认识到,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
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关键时期,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习近平指出,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18年5月26日,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把握好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机遇,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处理好数据安全、网络空间治理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各国加强交流互鉴、深化沟通合作。
国际社会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他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尊重网络主权;二是维护和平安全;三是促进开放合作;四是构建良好秩序。他还提出了“五点主张”:一是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二是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三是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四是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五是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
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是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他说,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611/10037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