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科技

核心技术:要跟踪更要原创

2018年06月12日 10:49

当前,我国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面对我国科技领域存在的基础科学研究短板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有待优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力争实现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在近日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前不久备受关注的芯片禁运事件即是最好的例证,而这仅是冰山一角。当前,我们还有哪些核心技术亟待攻克?它们缘何成为卡脖子难题?未来向哪个方向发展?经济日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核心技术之痛

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大多依赖进口

中科院院士李依依已经80多岁了,依旧不知疲倦地带领她的团队攻坚克难。

“只要是需要转动的器件,比如火电发动机、飞机发动机、飞机叶片等,都需要一个轴,大的轴有时七八米长。”在长期从事特种合金与工艺制备的研究过程中,李依依发现因为缺少核心技术,很多轴即便能造出来,但稳定性、可靠性相对较差,投入实际应用往往会因缺陷导致寿命严重缩短。

“自主创新是最核心的东西,国家要由大变强,没有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不可能做到。想要自主创新,需要‘破’很多的东西。”李依依举例说,比如三峡水轮机转轮有400多吨重,以前全部依赖进口,不是不能做,而是做出来的转轮性能不稳定。“三峡工程建设之初,26台水轮机转轮除了叶片和上冠,其余全部来自国外。”

而这并非孤例。广泛应用于机械驱动和大型电站的重型燃气轮机(功率5万千瓦以上),目前基本依赖进口;我国自主创新研发出世界首台套双动力电驱铣磨维护机器人装备,但最核心部件铣刀仍需进口;我国仪器仪表产品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10至15年的差距……

根据有关统计,一些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核心技术依存度较高,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大多依赖进口。”在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成果《制造强国》一书中,战略研究项目组如是列举。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市场换不来的。”中科院院士、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说,北斗导航系统任何一个关键零部件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封锁,即便愿意斥巨资购买,国外也不会卖。

“科技创新主动权只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本。”杨元喜说。

基础研究之忧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尽管有了长足进步,但仍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短板”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们有太多切肤之痛,发人深省的现实背后是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实践表明,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说,得益于量子力学的进步,原子能、半导体、激光、核磁共振、超导、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这些重大技术发明让人类在能源、信息、材料和生命科学领域获得了空前发展。“对基础研究的重视,无论如何都不过分。”

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有了长足进步,但仍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短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表示,以投入为例,发达国家基础研究占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比例大约在15%至25%之间,我国基础研究占R&D的比例大约只是他们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由此造成的后果:一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较少。二是学科发展不均衡,部分学科同国际差距较大,开创新的研究方向的能力不足。三是引领当代科学潮流的世界顶级科学家不多,卓越学术团队和青年拔尖人才相对较少。

“历史和科技发展表明,以基础研究为重点的知识创新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知识创新的突破,技术创新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没有知识发现,技术发明就无从谈起。”潘复生说。

这与杨元喜的看法不谋而合,“过去,我们利用后发优势大量引进国外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如果现在继续沿用这种思路,差距会越来越大”。在杨元喜看来,自主创新是新时代实现科技强国梦的唯一路径。在原始创新中,基础研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基础研究投入多、周期长、见效慢,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评价机制等种种原因,如今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有一部分向技术创新转移,这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些领域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也有历史的原因。“能源、材料和信息科学,这是当今核心技术的三大支撑。”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昌德说,这三大“支柱”中,能源和材料科学属于传统科学,主要涉及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等传统学科,在这方面国外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我国基础薄、底子弱,要想迎头赶上还需时日。

“信息科学涉及的学科主要是计算机科学,在这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本处于同步的水平。”龚昌德说。

科研环境之困

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科学家“松绑”,让他们沉下心来做研究

如今,我国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科技创新水平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还不相适应,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效益与国家和人民的期待还不相适应,科技队伍的水平和结构与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体制机制和文化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直言不讳。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解决卡脖子问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绝不能急功近利。”中国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奖——“陈嘉庚奖”近日揭晓,中科院院士高鸿钧牵头的《原子尺度上“小分子机器”在固体表面的构筑与物性调控》项目获得了数理科学奖。既是科学家又是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同时身兼两种角色,高鸿钧的体会是现在的科研环境有些浮躁,科学家要获得奖项、头衔,都需要指标性的东西,例如论文数量。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科学家难以静下心坐冷板凳,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自然无从谈起。

对此,龚昌德深有感触,“为了多出成果,很多科学家追求短平快,重跟踪不重原创。功利主义是当前阻碍我国自主创新的一只‘拦路虎’”。在龚昌德看来,自然科学的发现与发明,从来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世界上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大多具有开阔的视野、丰厚的知识积淀,通常还是跨界“高手”。

“基础研究属于发明创造,靠行政规划不会出来。因此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科学家‘松绑’。”龚昌德表示。

“科学技术要支撑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就要直面这些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白春礼呼吁,广大院士在解决这些重大问题中,要勇做科学技术的引领者、深化改革的促进者、创新发展的开拓者、科学文化的建设者,使院士群体真正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带头人和先锋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612/10041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