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吹响乡村振兴的文化号角

2018年07月04日 14:45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推动乡村振兴。乡村作为我国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领域,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实现乡村的繁荣与复兴。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在土地中谋求生存和发展,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其思维模式、精神追求、处事原则必然受到农耕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从而形成特有的“乡愁”记忆。吹响乡村振兴的文化号角,以优秀乡村文化支撑乡村发展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将贯穿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过程。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血脉。烙印在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染色体始终包含着乡愁、乡土、乡村的基因片段。乡村文化作为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重要动力,作为推动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有力支撑,必须实现繁荣与复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步拉大,乡村文化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走入困境。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是依赖于民族共同记忆而维系的社会共同经验。乡村文化在另一种意义上是传统文化的“活记忆”。乡村文化在乡民的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包含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精神追求等,表现为民俗民风、行为准则、社会心理等,由于土地的固着性,农耕文明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文化状态。乡村文化正是基于此得以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予以继承发展。以《诗经》国风为代表的文化既是乡村文明的主要代表,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源。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注重发掘传统文化习俗与文化传承方式。比如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激发了城市人群对于传统节日的乡村记忆,诸如清明踏山寻古、端午系五彩绳、中秋拜月等活动,再次回忆起乡村里的父亲母亲。要注重保护和发展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譬如民间戏曲、年集年会、民间手艺等,以有形的文化形式推动乡村文化传承,实现文化促经济发展。要加强保护传统村落和民居,坚决防止一刀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好新时代村居村落建设发展规划,让乡村各有特色,各有其形。重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村史记忆工程,将口耳相传的乡村记忆转化为文字,着力留存乡村文化之根。深入挖掘农耕文明的精神价值、人文理念、道德规范、社会心理,以乡风文明促乡村发展。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注重培养“文化农民”。乡村文化振兴根本在于有文化、能继承的“文化农民”。持续挖掘乡村魅力,以乡村情感打动乡村建设者,以乡村建设者凝聚乡村情感。要进一步增强乡村基础教育投入,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和交流活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做好“农家书屋”建设活动,用活用好书本书籍,通过知识引导乡村文化水平提升。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推动好人好事评选活动,弘扬善行义举,以孝、善、礼文化激发乡村文化内涵,着力培养优良家风、文明乡风。进一步推动乡贤文化建设,依托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打造能搞经济、能谋发展、能播文明的新乡贤。进一步增强农民法治意识,以社会主义法治规范带动乡规民约落实。着力提升农民政治参与意识,加强村民自治能力,建设自治、德治与法治相互促进的魅力农村。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注重乡村生活方式再建。实际上,现存的乡村文明被割裂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片段。一段是父母亲一辈的传统记忆,他们小时追过唱大戏、闹过节日、摸过田螺,对于泥土和乡村有种天然的亲近;还有一段是在外求学或者打工的青年人记忆,更多的是泥泞的土地和乏善可陈的乡村生活。实现乡村文化的复兴,内在包含着乡村田园生活方式的再建。要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施田园综合体建设工程,以绿水青山重塑乡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景象。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依托,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因时因地打造具有特色景观的乡村建筑,建设村村不同、各有特色的美丽乡村。要进一步推动乡村公共服务落实,打造宜居环境,将乡村重新打造成为“倦鸟归林”之处,为文化繁荣打牢环境基础。

以文化促发展,以文化增内涵,唯有乡村文化成为人人艳羡、人人向往的文化生活,才能使得乡村成为人才留恋、产业兴旺、生活幸福的去处,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8/0704/1007989.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中共兰陵县委组织部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704/100798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