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理论研究

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开放40年的新篇章

2018年07月05日 11:03

 

回首40年改革开放的光阴,中国共产党人正道沧桑,在风雨兼程中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勇立潮头,勇于奉献,使得中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改革以摧枯拉朽之势,推动着中国人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昂首阔步进入了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既是对外的政治宣言,也是对内的政治动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就是凝聚共识,使全党全社会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最大限度地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谱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首先是一种政治定力,就是凝聚共识、坚持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化改革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是改革开放新篇章的重要基础保证。“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这个问题。这里所说的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显然,不出现颠覆性错误,体现的是一种方向自信的政治定力的问题。

深化改革开放的政治定力,最鲜明的标志是凝聚共识、形成推进深化改革的合力,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而展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也是全面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与过去40年的改革不同,深化改革从点开始转向面,从浅水区到深水区,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但不改不行,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因此,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必须更注重凝聚共识,善于用最大公约数统一认识,在深化改革上形成聚焦点,凝成合力。没有广泛的共识,深化改革难以顺利推进。而有了共识与合力,改革事业就事半功倍。这就是心通、思想通,在实践的基础上就能全通。

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定力,不仅是一个意志,更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行动结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性问题。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就是要凝聚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的高度认同和信心。这种认同和信心,既通过4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红利凝聚共识,寻求支持和参与改革的最大公约数,更清醒认知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难题,增强在破解难题中前进的机遇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调动同舟共济、攻坚克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起敢涉险滩、敢啃硬骨头的必胜信心。这样,全面深化改革就会有内在动力,就能形成“最大限度集中群众智慧,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的生动局面,汇合成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

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是一种引领力,就是有效凝聚13亿多人的力量,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好更强大而发愤图强

人民的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改革开放之所以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根本原因在于调动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汇聚起了支持和参与改革的磅礴之力。站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凝聚拥护和支持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仍然在人民之中,巨大的杠杆支点就是引领13亿多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深化改革的主人翁意识,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好更强大而更加发愤图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指数,是改革赢得人民群众真心实意拥护和支持的动力源。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引领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关照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始终把民生作为最大政治抓住不放。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们就要努力去办,就要千方百计办好。群众利益无小事,小事也要当作大事办好、照看好。要关注群众情绪,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马上就办”、“马上就办好”的姿态不敷衍、不马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深化改革的获得感。学会经常听取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评价,看看他们赞成什么、期盼什么、反对什么,找准我们工作的改进方向、纠正之处。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农村视察时所说的:“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工作就能有效体现群众要求,经得起实践、人民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质是一个不断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征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也日益提高,并且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任何“获得感”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准和尺度,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昂扬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的事业的拥护支持度。

 

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是一种公信力,就是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更加重视实干,更加看重用效果说话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开放40年的基础上再出发,如同登山,步步艰难;又如向深水区挺进,步步急流险滩。客观要求必须有敢啃硬骨头的英雄气概,更加注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践历史证明,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注重实干、重视用事实说服和教育人民的历史,全面深化改革同样需要以这样的公信力为杠杆和助推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制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迈开第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各领域、各方面,必须注重统筹协调,准确、有序地、有效地推进。这其中,既需要科学论证、科学筹划,善于把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更需要真抓实干的激情和干劲,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争取全面深化改革的最佳效益。

人民群众特别反对口惠而实不至的花架子、假把式。2018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突出,又有新的表现形式。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作风,推进工作要实打实、硬碰硬,解决问题要雷厉风行、见底见效,面对难题要敢抓敢管、敢于担责。形式主义本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二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敌,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既解决“文来文去”的“文山会海”、“五多”等老问题,也解决“伪忠诚”、“伪执行”等新问题;既解决以表态代替执行、以表面文章代替落实等显性问题,也解决“急功近利”、“寅吃卯粮”等隐性问题;既解决“作秀”、“造假”等表层次问题,也解决“信仰缺失”、“政绩观扭曲”等深层次问题。与此相反的,必然是不讲空话、不放空炮的真抓实干,必然是“五多”顽症痼疾的有效克服和聚精会神抓落实好作风的回归,在真抓实干中见成效。

人民群众最看重的是兑现诺言、取信于民。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是我们党的郑重承诺,是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总动员令”。在这个要求下,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场硬仗之硬仗、攻坚中之坚,必须更加注重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各级干部要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奋发有为、敢于作为,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要强化执行力建设,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全过程都要精准,要有时间表,有的需要下一番功夫,以强有力的执行力,确保任务目标落地,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用政府的真抓实干换老百姓的信任度,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生产力。落实就是能力、干成就是水平,兑现就是诚信。这既是新时代继承我们党“说得到,做得到”优良作风的根本标志,也是激发民众真心实意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强大正能量。

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是一种向心力,就是人民对“共产党是好领导”的高度信任,必须认真守望和精心维护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深化改革,最大正能量莫过于人民对党的向心力。这种力量,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虽过万水千山但对改革拥护度不降低;这种力量,让广大群众虽经“阵痛”但对改革的前途信心满怀;也正是这种力量,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紧跟党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中国跟上了新时代的步伐。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党是否仍然具有这样的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矛盾繁多,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一个新的考验。如何经受住这一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明了路径和方向:“我们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推进自我革命。”这表明,推进自我革命,厚植党的凝聚力、领导力,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必须牢牢坚守不放。

党的肌体健康是凝聚正能量之本。“打铁必须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擎反腐败大旗,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人人称快,大得民心,在全世界树起了大国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亮形象。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反腐败仍然是民心拥护和期待的一种强大正能量,客观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对腐败的零容忍,继续在影响党的肌体健康的腐败毒瘤上动狠刀子,保持坚决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各项准则规矩,着力扎紧制度的笼子,推进反腐倡廉由“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根本转变,确保党的组织纯洁和肌体健康,引领和建设山清水秀的政治环境。这既是我们能否守住反腐成果、防止反弹回潮的巨大考验,也是检验全面深化改革实际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

党的坚强领导力是凝聚正能量之源。党的领导是取之于人民群众的正能量,说到底就是让人民群众拥护党,从心底里唱响“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之歌。这就需要我们党必须始终注重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让党的每一个肌体细胞都能充满活力、厚植正能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持久反“四风”、转作风,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全党的形象和威信有了明显好转。实践表明,只有持之以恒地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为全党积蓄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从而让老百姓自觉主动地听党话、跟党走,在全社会汇聚起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磅礴力量。

 

党员形象先进是凝聚正能量之要。“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的建设的正能量,作用到中国社会、展现在人民群众之中,最直观的是党员干部在周围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每一个党员干部都不是局外人、旁观者,都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用党的纪律和党的规矩严格要求自己,人人将管党治党的责任扛在肩上,积极作为,不做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勇做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努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这样,就能有效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牢牢掌握领导权、主动权、控制权,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是一种文化力,就是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五千年文化的复兴,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的巨大作用。这就规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必然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力,必然聚焦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上。“四个自信”是当代中国13多亿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和巨大正能量。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道路自信”的焦点,就是坚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不动摇,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地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推进改革。

“理论自信”的焦点,就是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无论理论怎样前进、怎样创新,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老祖宗不能丢,既坚定信仰,又与时俱进进行创新。

“制度自信”的焦点,就是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定地以制度自信推进制度改革创新,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

“文化自信”的焦点,就是“坚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必须紧紧扭住“四个自信”的要义,把握其彼此的相互关联,作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科学推进、协调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

要让主旋律高昂、正气高扬,作为凝聚正能量的主要看点和基本文化形态,强化正面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想道德的强大引领推动作用。要牢牢把握宣传工作的主动权,针对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种种负能量,主动亮剑,及时发声,理直气壮地守护正义,昂首自信地全面推进深化改革。要紧扣改革实际和群众思想实际,关照文化供求视角和能量效果影响,精心设计、选择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多形式多维度讲好“中国故事”,讲透“中国成绩”,激发情感上共鸣,增进内心认同。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在“懂地气”、“接地气”上下工夫,在研机析理、解疑释惑,引领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重德行的生活上见实效,激发全社会努力向上、奋勇前行的力量,为推进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705/10081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