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党刊推荐 《前线》杂志

【2018-08】中国的发展是不可能被阻挡的等4则

2018年08月09日 09:58

郭 纪:

中国的发展是不可能被阻挡的

经贸合作起于互利,长于共赢。国与国之间出现贸易摩擦并不奇怪,需要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相互调整,让各方都有足够的获得感,不断把国际贸易做大做强。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坚决反对假“保护主义”之手,行“霸权主义”之实的倒行逆施,坚定捍卫国际经贸秩序,为全球发展撑起一片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正义的一方。

中国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中美经贸摩擦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美国对华经贸举措具有多变性和反复性,我们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产业体系完备,内需潜力巨大,13亿多人口的消费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方面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因而具有较强的承受力。

大国的成长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危机中历练、在忧患中成长,是我们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摘自《求是》2018年第14期)

吴艳东:

认识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发展态势

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明确定位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把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上升到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战略高度。

意识形态斗争更趋隐蔽化复杂化。一些西方国家把我国的发展进步视为对西方制度模式和价值观的威胁,时而鼓吹“中国崩溃论”,时而鼓吹“中国威胁论”,目的都在于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则鼓吹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党和国家历史、抹黑党和国家形象。尤须警惕的是,一些敌对势力在网络空间兴风作浪,通过各种形式挑起意识形态领域事件。

意识形态主战场逐步网络化数字化。能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能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植入广大网民的价值观中,既考验着国家网络综合治理能力,也决定着我们在互联网这一意识形态主战场上能否顶得住、打得赢。

意识形态工作格局更强调协同性整体性。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宣传部门一家之事,尤其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的情况下,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增强协同性、整体性。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工作考核逐步常态化刚性化。《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也明确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巡视重要内容,通过巡视倒逼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实践证明,只有把意识形态工作的规矩立起来、挺起来,确保铁规发力、制度发威,意识形态工作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摘自2018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张 君:

经济全球化困境下的西式民主及未来民主多样化走向

经济全球化与民主的互动关系并不是单向的。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客观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促使世界各国的民主力量不断壮大,影响了全球民主政治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民主价值的传播、民主力量的壮大,能够反过来支持市场经济的加速扩展,有利于打破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尽快融入全球生产体系,从而成为助推全球化进程的新生力量。

在经济全球化与民主的双重关系之中,经济全球化对民主的影响更为关键、更具根本性。过往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让掌握全球化进程主导权的西方国家在民主议题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西式民主制度一时风光无两,在全球范围内的对外扩张速度让人瞠目结舌。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停滞不前,让那些国家的民主政治褪去了神圣光环,不仅盲目照搬西式民主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种种民主乱象,就连西方国家自身的民主政治也是危机重重,蜕变为民粹政治的可能性也不断上升。

面对全球化进程中已经愤怒的输家,越来越多的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逆全球化的浪潮,保护主义、内顾倾向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全球化困境由此进一步加剧。

随着新一轮全球化主导权的逐步调整,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的角色变得愈发重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内的多样化民主实践将变得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将走出对西式民主泡沫幻影的迷恋,转而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重新开启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发展之路。

(摘自 《红旗文稿》2018年第13期)

郇庆治: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的“大政治”

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性任务是“刚性目标”,就是实质性应对经过近40年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之后累积起来的极其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或挑战,因而是必须如期完成的“政治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长期任务是“中位目标”,就是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实现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系统(整体)性应对和治理,因而有着明显的“新政治意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性解决,还有赖于一种符合生态文明原则的新经济、新社会、新政治与新文化,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价值理念与行为方式将会构成这种全新社会的认知与实践指针。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任务是“总体目标”,就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环境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因而是一种清晰的“新政治愿景或目标”。

(摘自2017年7月16日《北京日报》)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809/10126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