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党建

颜晓峰: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未来

2017年11月10日 15:25

 

颜晓峰

颜晓峰 国防大学教授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九大报告对于我国发展所处的新历史方位的一个重大科学判断,是十九大报告的重要主题,同时也是贯穿十九大报告的一条主线。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变革

如何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任何一个时代的形成、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基础,也就是实践基础。党中央在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的重大历史性变革、产生的重大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作出了“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从十个方面概括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概括地说是: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这十个方面的重大成就,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同。

那么,这些成就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什么呢?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一个是覆盖领域的全方位,一个是成就性质的开创性。对于我们经历的深刻变革,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不是表层的变革,而是深层次的变革;不是直接性的变革,而是根本性的变革。十九大报告对五年来重大成就和重大变革的表述是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可以这样领会和理解: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夯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雄厚基础;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塑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面貌。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历史使命,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重大实践。那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重大实践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是实现伟大梦想。那么,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梦想,就构成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斗争,就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就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最终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就是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作为伟大实践中最重要的内容提出来了。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取得了这样大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从思想理论上来讲,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这个最新成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取得了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而这些重大成果都相应地集中提出和回答了重大问题。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它集中回答的问题是什么?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论述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邓小平集中提出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重大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把基本问题、重大问题再深化推进表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可以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化为一些基本的问题。而这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把我们理论创新的任务明确地提出来了。在这些方面,我们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开,形成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总任务这一重大理论观点的表述。在这表述中,大家需要注意,一个是把第二个百年目标明确分为两步,另一个是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涵表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较之前的表述增加了“美丽”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把生态领域也作为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涵进行表述了。接下来,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和理论定位该怎样把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几个“是”,就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定位。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什么关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广大党员、人民群众是什么关系?它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第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什么关系?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我们所从事的伟大事业、伟大实践是什么关系?它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一共有十四条。这十四条基本方略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基本内容,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点。它不仅是理论认识上的提高和深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就要依靠这十四条基本方略来指导。这十四条基本方略分别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知道,2017年召开十九大,2022年召开二十大,而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意味着2020年是十九大和二十大之间的衔接点、转折点,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中把它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中央对未来30多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规划,绘制的宏伟蓝图,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使命。

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即将召开的十九大,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可以看到,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我们把它表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它昭示了我们未来五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基本发展战略。具体来说,主要有九个方面: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二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四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五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六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七是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八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九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九方面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动纲领,是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认真学习把握。

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走向胜利的政治保证、领导保证、组织保证。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何要以如此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呢?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问题也作出了深刻的阐述。他告诉我们:“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党自身始终过硬呢?习近平总书记讲:“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十九大报告在第十三个大问题中,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那么,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1110/10158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