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节日评论

节日文化与民族性格

2018年09月21日 08:49

“又是一年中秋至,金风送爽月长圆。”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三大节(即:1.春节;2.端午节;3.中秋节)之一,也是一个以团圆文化为主题的欢乐节日。但中秋的团圆喜乐文化其实是与残缺的悲情文化及深远的忧患意识相生相伴的。考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吃惊地发现,其喜乐文化外表所包裹的是浓厚的悲情底色和深邃的忧患意识,这一方面彰显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和丰厚,另一方面也成为锻造中华民族整体性格的重要手段和历史路径。

400374324_wx

一、中秋节日文化的圆与缺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年年月圆逢月半。这是圆中之缺,更是缺中之圆。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佳节,因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中,故名。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而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庄稼成熟曰秋”,为欢庆丰收,表达喜悦,从古人“秋报”的习俗中逐渐演化成为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唐书•太宗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在唐代演化成为固定节日,在宋代蔚成大节,经明清延至当代。

“中秋节”经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发展,赏圆月、吃月饼、庆团圆,逐渐成为这个特定节日的主要文化内容和文化主题。明•田汝成和陈志明的《西湖游览志余》载:“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明•刘侗和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载:“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直到今天,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欣赏着圆圆的中秋满月,咀嚼着甜甜的圆形月饼,仍是中秋佳节至为重要的文化形式。

然而,这种喜庆欢乐的团圆文化,却深深烙印着残缺悲苦的文化底色。我国上古神话传说“嫦娥奔月”便是这种残缺悲苦文化底色的生动诠释。远古时候,“十日并出”,晒得庄稼枯焦,民不聊生。为救民于赤火,后羿射落九日,造福人民。后羿在万民爱戴中与妻子嫦娥幸福度日。不幸的是,嫦娥误食丈夫从王母处求得的不死灵药,飞升月宫,恩爱夫妻从此生离死别。人们遥祭嫦娥,逐渐形成拜月传统。“拜月”传统与“报秋”习俗汇流,逐渐形成中秋节这种圆缺文化交织互动的民俗节日,以至于宋朝著名文豪苏轼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千古憾叹。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悲情底色

节日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一下,中国的节日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像“春节”“中秋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二是像“国庆节”“五一节”这样的现代节日;三是像“香山红叶文化节”“昌平苹果文化节”这样的人造文化节。研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发现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那就是几乎所有的中国传统节日都像中秋节一样,在欢乐祥和的文化表层之下存在一个悲情铺就的文化低层,在明亮欢快的喜庆色彩之下隐藏着悲苦忧患的文化底色。这一传统节日文化现象目前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

追溯“春节”的产生原因,我们发现这个最大的欢庆节日的底色也是悲情的。传说古代有一种被称为“年”的怪物,经常逞凶食人,于是人们使用各种办法与怪兽“年”进行斗争,最后发现“年”最害怕火红的颜色和响亮的声响。因此农历春节逐渐形成放爆竹、贴红色春联的习俗。稍后的“元宵节”,也是一个流血形成的节日。因汉初吕后篡权,诸吕乱政,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汉文帝继位后,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该节列为国家重大节日。随后的“寒食节”,是纪念“求义不求利”的介子推而设的。春秋时晋国大夫介子推追随公子重耳流亡他国19年,曾“割股啖君”,在帮助重耳夺得君位后,不求利禄归隐绵山,晋文公重耳为迫其出山放火烧山,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绝不出山。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随着岁月流逝,寒食节渐渐地融入了晚其两天的清明节;“清明节”更是全民族“慎终追远”寄托哀思的悲情专节。“端午节”是纪念怀石自沉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那悲壮一跃,便在悲情的节日文化底色上泼染出浓墨重彩的爱国文化亮色;“七夕节”是中国的浪漫情人节,其起源是纪念牛郎织女的悲苦爱情的;“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悲情鬼节;“重阳节”则是以登高悲秋为底色;“冬至节”,《周礼春官•神仕》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祈求消除瘟疫,减少荒年饥馑与死亡。

由此可见,中国欢乐祥和的传统节日文化的确深深濡染着非常浓重的悲情底色。

三、悲情底色中的民族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指人们在面临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患难时所产生的忧虑和思索,最高层次是对国家、民族、群体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担忧。《周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左传》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孟子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民族,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这是治国理政的实践智慧。

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忧患性格的形成,与其传统节日文化的悲情底色关系巨大。我们知道,节日文化的基本色彩是明亮喜乐,而中华民族在欢度一个又一个的喜乐节日时,从来不曾忘怀悲情和忧患,此所谓“乐不忘忧”。中华民族正是在浸润着深厚悲情底色的传统节日文化中走向坚韧和顽强。正是这种强烈深远的忧患意识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未曾中断、文脉绵延不绝的伟大民族。

当下,我国政治一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科技猛进、教育腾飞,为何中央一再要求增强“忧患意识”?这是因为,在决战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任何自满和骄傲都是大敌,任何懈怠和不作为都是犯罪。认真研究包括中秋节在内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悲情底色,及其对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和整体民族性格形成的作用,具有非常突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天下稳,天下安,治国理政的实践永远在路上。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明礼仪研究基地主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921/10186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