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从平“语”近人中感悟“家国”情怀

2018年10月12日 14:30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推出第四集《国之本在家》,本集集中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和家风有关的思想,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等典故来切入主题。全文从重视家庭、重视家教,讲到重视家风,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建设的重视。

500631044_wx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家的重要性,说的是“小家”,着眼的是“大家”。“国”和“家”紧密相连,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大学》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家训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育“家庭”,营爱国风尚。“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在中华绵延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有“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有“家和万事兴”的至理名言。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更是将家庭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广大家庭要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汇集力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传“家教”,立良好品格。“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是教育的启蒙,是人接受教育的起点,是塑造一个人的第一所学校。中华民族素也以重视家庭教育闻名世界。《朱子家训》虽仅634字,却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其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曾国藩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清代著名诗人郑板桥也曾以竹入联来教育自己的儿孙:“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党员干部只有注重家庭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够在“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以及为社会作出有益贡献等方面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品德基础和人格基础。

扬“家风”,塑优良党风。家风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内生精神动力,更是生在其中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家规,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风。现实中常有“一人当官全家涉腐”的现象,无论是刘铁男的“老子办事,儿子收钱”,还是苏荣的“家是权钱交易所”,诸类丑剧所透露出的“危险信号”必定带有家风败坏的成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就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正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引导与修正,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方式,严谨家风,管好家人,以良好的家风引领党风民风向善、向上。

党员干部应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在“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之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8/1012/1020466.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1012/10204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