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变化
2018年10月23日 16:39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了,硕果累累,成效斐然,举世瞩目。那么,40年来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人们都会从不同角度给出答案,但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人的变化才是最根本的。在这个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里,人民变得越来越具体了,人的存在、人的人格、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命运、人的平等、人的选择、人的自我实现等都不再是空洞抽象的口号,人在全面发展中,人民群众已是有血有肉的真正主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的创造潜力一旦被释放出来,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出现。
——人的存在越来越高高在上。没有形式就没有存在,人的存在分为“物质形式”存在和“逻辑形式”存在。“物质形式”存在表现为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逻辑形式”存在主要反映在人的社会关系中。存在决定意识,人是发展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理想。改革开放始于人性的回归与重塑,让人吃饱穿暖是决策的初衷,并一直围绕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稳步前行。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人民的地位作用在党的执政目标中被重新凸显出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首次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概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新构架,人与经济和谐——以人为本的新价值观,人与社会和谐——人文关怀的新图景,人与人和谐——真诚友爱的新人际关系,与人的全面发展良性互动的和谐社会秩序正在逐渐形成。党的十八大修改的《党章》总纲中,在“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后,特别加上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也表明人民在国家的崇高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列在基本要求首位,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至上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价值灵魂。为此,“十三五”规划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理念,指导规划的制定、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和路线图。2015年10月 1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新命题,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也为确立新发展理念定下了基调。党的十九大报告先后两次把“人的全面发展”写入工作目标和要求,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彰显出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人民再也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了。
——人的人格越来越高风峻节。一百多年前,德国学者奥托·冯·基尔克在《德国私法》中说:“人格权是一种主观权利,它必须得到每一个人的重视。”历史启示人们:人是一切事业的主体。无论是经济繁荣发展,还是社会全面进步,最终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依靠人格力量支撑。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一切都将落空。我国《民法通则》关于人格权的集中规定,体现了立法者在痛定思痛之后对“人”本身的重视和关爱,彰显了浓厚的人文关怀的精神,为我国的人格权的发展和保护奠定了基础。我们党把生存发展作为最基本的人格权,确立了以人为根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着眼于人、为了人、依靠人,判断是非、得失、好坏和贡献大小等都要看对人有没有好处、对多少人有好处、有多大好处。如今,以人为本理念已经渗透到一个人从出生到最终死亡的各个环节、全部过程,其中的事例不胜枚举。设立进城务工者子女学校、政府为进城务工者提供廉租房、农民60岁以后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全国各地为汶川地震罹难同胞设立哀悼日并下半旗……所有这些都诠释出执政为民不再是空洞的口号,百姓利益高于天已化作造福于民的自觉行动。40年来,我们党通过开展党员重新登记以及一系列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持续解决思想作风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修法形式,保护英雄烈士的人格权益。对亵渎、辱骂、诋毁、调侃、诽谤英雄烈士的言行予以严惩。这些,都在客观上收到了保护人格权的效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人格权”一词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并且与人身权、财产权并列放在一起,体现了我们党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是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的生动表达。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型人格不断涌现。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逐渐成为一项新型的人格利益。影视、声控、网络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声音具有取代指纹等个人特有标志的功能,并且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格标志。与此同时,复制、传播、模仿个人声音的方式方法越来越多,势必会侵害个人的人格利益及其财产安全。网络在传播信息中的无限放大作用,使得名誉、隐私、肖像、姓名等精神性人格权极易受到非法侵犯,且具有易扩散性和不可逆性。国家在加紧立法保护的同时,不断加大打击力度。自2016年以来,中国警方与东南亚和非洲等相关国家执法机关加强合作,先后29次赴境外开展侦查打击,捣毁跨境电信诈骗窝点180多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700多人,破案8000多起,涉案价值10亿元。针对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案件高发的情况,2018年2月,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一年的“净网2018”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破获刑事案件2万余起,抓获嫌疑人3万余名,清理各类违法犯罪信息156万余条,关停违法违规网络账号5万余个,指导境内互联网企业过滤违法犯罪网页2.04亿余个。愈加温馨安宁的生存环境,凸显出人格权保护的坚定与实效。
——人的价值越来越高出一筹。国家越强大,个人越自由。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民群众不但是历史的“剧中人”,还是历史的“剧作者”。作为社会生活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力量,决定着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的程度,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进程。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就是人民群众主人翁作用的充分发挥。设立经济特区、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启动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确立党的基本路线、推行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发展市场经济、正式加入WTO、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北京举办奥运会、废止农业税条例、打响脱贫攻坚战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城镇化建设、推进南海岛礁建设,杂交水稻、鲁棉一号、超算、神舟、天宫、蛟龙、嫦娥、天眼、悟空、墨子、量子、高铁、大飞机、航母等重大科技成果问世等等,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点成果,都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的结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更加彰显出人民的价值的弥足珍贵。“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历史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官民同源,根植于民。执政者只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发展的不竭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勤劳,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没有人民群众的成长壮大,就不会有今天中国之巨大变化。
——人的尊严越来越高人一等。人类社会发展基于这样一个简单事实:人们必须首先为解决吃、喝、住、穿而操劳,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饭碗里装着尊严。改革开放以来,以造福人民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有尊严地生活着。上世纪80年代满足了温饱;90年代电视、电脑、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开始普及;21世纪第一个十年住房、汽车作为家庭消费品开始进入千家万户;2010年以来通讯、旅游、休闲、娱乐、健身、异地养老、网购等一系列新兴消费爆发式成长。“钱袋子”鼓起来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5元增长到2017年的59660元,年均增长约9.5%,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而且每一分GDP都干干净净,没有殖民掠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343.4元、133.6元提高到2017年的36396元、13432元。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大幅度下降到2017年的3.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恩格尔系数降下来了:恩格尔系数反映购买食物的人均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是判断国民生活水平的国际标准。1990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4.2%和58.8%,到2000年首次低于50%,进入小康水平。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进入了联合国划分的20%-30%的富足区间。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之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住宅、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饭碗餐盘精起来了:40年来,人民“吃”的问题愈加不是问题,人均粮食消费量持续下降,肉、蛋、奶等的比重不断增加。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营养状况不断改善。衣着服饰靓起来了:在居民消费结构中,服装类、衣着类占比一直维持在10%左右,2017年化妆品类商品消费增长13.5%;如今,“一衣多季”“一衣多穿”等穿衣方式几近绝迹,人们穿着求新、求美,讲究舒适、大方,并逐步向中高档转变。各种服装展览会你方唱罢我登场,姹紫嫣红的时装潮,将社会装扮得五彩缤纷。文化程度高起来了:1982年,我国的文盲率高达24%,到2016年我国6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受教育率为94.3%,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约9.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高校毛入学率2017年达到45.7%,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各类老年大学一位难求。人均寿命长起来了:改革开放初,我国只有20%多的就业人口享有社会保障,现在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制度、基本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成,终结了数千年来农民没有社会保障的历史。各类民生保障服务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岁增加到2017年的76.7岁。旅游观光火起来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居民国内旅游人数2.4亿人次,90年代初出境游人数300万人次。到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48.8亿人次,同比增长10%;出境游人数为 1.27 亿人次,同比增长4%。追求有仪式感的生活成为一种时尚,中国人在国内骄傲自豪,在国外扬眉吐气。农民工不是“盲流”了:在一段时间内,农民工的别称是“盲流”。2017年全国进城务工者达2.87亿人。他们有的是“一线工人”,有的是“服务业者”,有的是“技术工人”,都是“城市建设者”,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党中央多次明确“农民工是产业劳动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身份,强调要维护其合法权益。如今,“农民工”被统称为“进城务工者”,让农民兄弟更有面子。海外遇险不担心了:2000年至今,我国先后组织多次成规模的撤侨或救援行动。祖国在第一时间,安全、高效地将同胞从战争、骚乱、自然灾害等地带撤出。“祖国万岁”一次次地响彻在营救现场,也让同陷险境的其他外国人羡慕不已。事实告诉我们:中国是所有中国人永远的家,有了危险和困难,祖国定拼尽全力接你回家!保卫你的安全!
——人的命运越来越高歌猛进。国运昌盛,人民幸福。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的强国之路上奋勇前行,傲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当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不是一马平川、高歌猛进的坦途,而是充满荆棘、彷徨、阵痛和曲折的试错之旅,是一个民族在点点滴滴的前进中战胜阵痛、超越自我、寻求救赎的抗争史。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人民经受了太多的风雨坎坷:边境自卫反击战、国内政治风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联合制裁、亚洲金融危机、98年大洪水、美军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世界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摩擦等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改革开放与风险挑战并行。凤凰涅盘,浴火重生。多难困苦,奋斗兴邦,苦难砺人,灾难赋予了国家和人民新的精神和灵魂内涵。我们始终要头脑清醒,目标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勇于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坚定维护独立自主、不怕鬼、不信邪、不接受讹诈、不惧怕施压的民族形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精诚团结,攻坚克难,跃过了一座座“火焰山”,突破了一道道“腊子口”,推动了改革开放健康发展。目前,中共党员总数增加到8900多万人,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也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决心与党同舟共济,共筑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事实启发我们:发展不会平静,道路充满曲折。国运联结家运人运,只有都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自觉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的平等越来越向高质量发展。平等是人们对社会、对时代精神诉求的永恒主题。坚持发展面前人人平等,让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发展的成果。改革开放中,我们党一直坚持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先后出台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等扶贫开发规划,开展了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着力保障基本民生。2015年11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役,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坚持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让各类人才大显身手,脱颖而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坚持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精简政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狠刹用人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培养和干事创业平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积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服务保障体系,推动公平正义与现代化建设相向而行,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014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经再审,撤销原判,判决18年前被判处死刑的呼格吉勒图无罪。冤案平反对个体而言是迟到的正义,对社会而言则是对法治原则的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突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发挥审判尤其是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公正裁判中的关键作用,这正是基于以往冤假错案的教训总结。深化司法体系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记录通报追责制和法官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都是对确保司法公正的制度性修护。针对一些地方“黑恶”势力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公平公正的情况,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深入。从2018年7月起,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分三轮对全国各省区市进行督导。近日落马的辽宁丹东原副市长刘胜军,罪行之一是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这说明扫黑除恶已打在“七寸”上。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指出,要坚决查处党内的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现在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清除害群之马,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重大战果,让人看到了公平正义的曙光。
——人的选择越来越高天厚地。选择权直接表现为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确实,伴随着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以及政治民主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选择越来越天地宽广了,每天都面临着很多选择,小到网购针头线脑,大到择偶、择业。在各种民主评议、选举中,老百姓手中“这一票”的含金量大了。在这方面,还要为村官“海选”点一个大大的赞。“海选”是吉林省梨树县梨树乡北老壕村在1986年换届选举时首创的。简单地说,就是“村官直选”。这种选举方式,不设门槛,不指定候选人,人人有机会,谁都可以参加,想选谁就可以提名谁,通过村民的自由选举与被选举,在茫茫人海中挑选符合特定条件的那个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村民当家作主。实践证明,中国农民在村民自治中创造的“海选”方式,有利于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官队伍,这是我国政治民主建设中的一大进步。民主权力不断加大,既增添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也增加了领导决策过程中的民意权重,让决策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人的自我实现越来越高顾遐视。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改革开放后,伴随经济体制不断变革,各种桎梏被彻底砸碎,神州大地春潮涌动,人们踏着自我实现的脚步,迎着市场经济的大潮铿锵前行。于是,打工仔、农民工、小商小贩、练摊、对缝、长途贩运、万元户、星期六工程师、辞官下海、下海经商、跳槽、炒鱿鱼、炒老板、洋倒、洋插队、合伙人、自主创业、自主择业、物流、“互联网+”、资源共享等新名词不断涌现,人们普遍感到经济活了,活法多了,活路广了。国有、集体企业不再是就业的主渠道,房地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业、新型食品业、旅游业、社会中介服务业、文化产业、服装业、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家政服务、高科技业、“互联网+”等个体、私营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安置就业的“排头兵”。昔日以固定工制为主、临时工制为辅的单一的用工制度,已经转变成合同工、全日制工、季节工、短期工、临时工、计时工、计件工、轮换工以及弹性工作制等灵活多样的工作形式,人力资源供给细分化、劳动用工专业化、就业渠道多样化、创业发展自主化成为趋势,做员工还是当老板主要看自己的本事,想在哪儿干不想在哪儿干主要凭自己的感受,劳动收入是高是低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贡献,人们自我实现的路途越走越宽广,并逐步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自己给自己当老板,在家里与世界做生意。实践证明,自我实现的本质是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愈加改善,社会愈会向前发展,人们愈能超越自然本能和功利欲求,愈是显示自由个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有创造力和行动力。唯有这样,人才能够创造出灿烂的生命意义。只要这样,中国社会必将更加活力四射、繁荣昌盛!
——人的异化越来越高墙铁壁。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的异化(马克思的发现,即人脱离人的本质,人不再为人),呈现出进一步催化、加速化和蔓延化的态势。世界是辩证的,世事也是辩证的。面对人的异化,自有回归的力量。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高筑拒腐防变的铜墙铁壁,注重运用信仰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民主的力量、法制的力量、传统的文化、公益的力量、艺术的力量等等,加以引导、教化、约束、自律、自悟及强制和反制,弘扬社会新风气正能量,推动个人和社会永葆初心,砥砺前行。坚持科学思想理论教导。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一系列相关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规律,提供了工作的基本遵循。各种形式的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注重在感情上抓投入,在问题上抓切入,在思想上抓进入,在工作上抓融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了政治上的坚定。坚持思想教育辅导。重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传统政治优势,并建立了完整的内容体系和工作机制。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宣传思想战线明确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让工作更加富有实效。坚持先进典型倡导。继张海迪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全国先进典型后,陈景润、鲁冠球、孔繁森、任长霞、郭明义等一大批英模人物的杰出代表陆续涌现,英模精神感染和激励了人民。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形式,确立烈士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弘扬核心价值观。坚持党员干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列,率先垂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党都注重明确好党员、好干部标准,借以砥砺品行、打造形象。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坚持建章立制训导。改革开放以来的7次中央六中全会,多次聚焦党风建设和精神文明,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一批纲领性指导文件,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监察监督体系建设等日臻完善,落实效果日益显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唯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动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把中国建成一个幸福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代化强国!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刘媛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1023/10217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