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搭建“一站三联”平台 创新党建服务模式

2018年10月31日 10:16

 

1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近年来,湖北省宣恩县以农村党组织网格化建设为契机,全县普遍推行“一站三联”山区农村党组织网格化创建模式(“一站”即农村党组织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三联”即平安联创、服务联动、发展联手),整合农村综治维稳工作站、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等资源,建立网格化便民服务管理工作站,着力构建农村平安、服务、发展三大重点工作一体实施的格局,探索出农村社会治理新机制,搭建了服务群众、促进和谐、推进发展的良好平台。

整合服务资源,建设党群平台。“三站合一”搭平台,整合村综治工作站、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等资源,建立农村党组织网格服务管理站,搭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构建和谐、促进发展的综合平台。“三个统一”夯实基础。统一由村支部书记担任管理站站长,村两委成员任副站长或工作管理员,明确业务受理员负责办理服务群众具体事项。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上,统一设置便民服务大厅,通过大厅开放型服务窗口办理群众事宜;统一办公设备统,为每个站配备电脑,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及宽带网络。

整合服务手段,推动平安联创。壮大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力量,聚合“两种能力”,利用农村党员队伍、村医村教等优势力量,全面收集社情民意,汇集到农村党支部,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预警、早处置;充分利用“农村网格员”力量,及时调解发现的矛盾,采用便民“1+3+X”调解机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发挥“双向优势”,将网格内相邻农户划分为党小组单元,推选党小组长,发挥其上传民情、下达政意、调解纠纷、组织联防等作用。整合服务内容,推进服务联动。构建三大体系,建好政务服务体系,组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简化群众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建好党务服务体系,采取集中办公、代理代办、上门服务等方式,为党员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政策咨询等服务。建好商务服务体系,建立便民商务“超市”,方便群众日常生活缴费,办理金融服务。开展三项服务,定期坐班,办理行政事务、商务服务、信访接待等事项;定期走访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收集意见、建议信息,化解相互间纠纷;开展全程代理服务,为群众代办代送手续、证件,提供法律、法规、政策、致富信息等咨询和服务。

整合服务方式,助推旅游发展。 “支部+产业链”助推旅游发展,持续延伸产业链触角,强化“党支部+旅游产业链”的建设模式,突出“凝炼民族文化规划,坚持景点标准建设”理念,建成5000余栋特色民居,全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业。“支部+扶贫开发”助推综合发展,探索“党支部+扶贫开发”工作模式,通过整村推进项目,完善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快速协调发展,达到真正提升“造血”功能的目标。

 

2

农村党组织网格化管理在服务群众的基础上,解决了五个“急需”的问题: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急需化解;干部群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渠道急需构建;大量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急需关爱;特殊人群急需帮扶救助;一些地方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急需整治;农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上级惠民政策、便民服务措施急需落实,构建起了“纵到底、横到边”的农村服务体系,农村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坚持党的领导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站三联”模式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改以往政府唱独角戏的局面,通过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实现党政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推动官民共同参与、共同协作,实现多元化、多角度的管理,基本实现了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发展优势,达到了党建引领社会协同共治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健全服务体系是服务农村发展的必要举措。转型时期的农村,探索建立适合现状、有利于促进农村与农业发展、实现和满足农民利益的公共服务体系势在必行。“一站三联”通过整合分配服务资源,将各方面固定的资产资源聚集起来,充分发挥其在农村治理中的社会作用,尤其是在公众的利益诉求日益增多、与政府沟通互动的渴望不断增长的社会转型期,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健全服务体系,让大量的利益诉求在一线产生、在一线反映、在一线化解,有利于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服务体系。这是推进农村均等化服务方面的有效探索。

发挥精英作用是推进社会治理的务实之举。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群众对身边有能力、水平高、办事公道、热心公益的人都心中有数,乡村社会精英具有广泛联系群众、紧密贴近群众、直接服务群众的特点,可以在政府与个人之间建立一条“缓冲带”,从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一站三联”强化网格员、治调两委、农村党员、治安中心户长、十户联防户长、村安全员、义务巡逻队、党员志愿者“八支队伍”建设,充实了服务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同时,也减少民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能够更好的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社会更加和谐。

(作者系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委党建办)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例栏目投稿邮箱为:anli@71.cn,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1031/10224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