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公安“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8年10月31日 10:23

 

1

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句话、十六个字”即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具体行动,是“四张清单一张网”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务服务网改革的再深化、再推进,是“放管服”改革的探索、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是对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新要求新部署。四川省沐川县公安局在“放管服”改革中按照“国家有要求,群众有需求,我们要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勇于突破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工作思路,开展“接力最后一公里、群众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体系改革。

“放管服”改革以来,沐川县公安局要求凡是不能下放的事项,都要一一说明理由,并列出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清单,实现到公安机关办事“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截至目前,县公安局已梳理事项共38项,除5项未能实现“跑一次”,其余已实现“只需跑一次”,其中推行临时身份证、边境通行证等15项业务直接派出所办理,出入境窗口开通快递邮寄服务极大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再造办事指南,推出快递送达服务。对窗口受理的事项进行多次梳理,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印制“一张清单”、“办事指南”,让群众一目了然、明白办事。因现有网络平台尚不具备内外网信息转换功能,窗口积极与邮政EMS合作,将“快递跑腿”作为“数据跑腿”的有效补充,待事项办结后由窗口工作人员负责将证件统一寄出,免去群众再次跑腿取证的麻烦,用心做好审批服务“最后一公里”。

下放审批权力,方便群众当场取件。按照“能放则放、权责一致、重心下移、减少层级”的原则,对需上报审批的事项尽可能下放权力,打通“内关节”当场审批办结,切实让群众享受“少跑腿、快办事”服务。如未成年人首次变更姓名等事项,原需逐级上报至分管局领导审批,中心专人专机系统操作,8个工作日办结;现在城区由中心负责人审批后当场办理,农村由派出所负责人审批,通过微信上传材料至中心办理后,群众即可当场取件。

打破权限制约,实现派出所就近办理。改变原有需要到政务中心或交警大队办理业务模式,将临时身份证、边境区通行证、交通违法简易程序处理等15项权限下放派出所,让“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惠及群众。

创新收费改革,推出手机便捷支付。为满足群众的切身需求,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到实处,积极推行支付方式革新,全面实现户籍业务办理支付宝、微信收费服务。群众只需用手机扫描办理业务对应的二维码,填写基本信息,即可轻松完成支付。手机支付顺应了当前群众“外出不带现金、不带卡,只带手机”的生活习惯,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赢得了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设立综合窗口,拓宽渠道集成服务。按照“程序上从简、时限上从短、服务上从优”的原则,设立公安服务综合窗口,统一受理、流转、送达由县公安局其他科室现场勘验、审核审批的行政许可事项,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集中服务新模式。同时为群众提供首问接待、业务引导、资料填写等贴心服务,拓宽渠道,抓实抓细,确保“最多跑一次”改革跑进群众心里。

融入“互联网+”,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沐川县公安局紧紧依托微信服务网平台、“平安沐川”微信群等方式,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办理指南等信息,开通非涉密、非涉枪涉爆事项网上受理、审核审批、在线咨询、网上预约等服务举措,实现群众“零上门”办事。

 

2

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放管服”容不得半点懈怠和虚与委蛇。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推进改革、做好公安工作,就是要为公、唯实、利民。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难就难在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万难不辞、万险不避。

公安在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具体操作细则有待明确,“接力最后一公里、群众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施,各区县还需要省、市针对各项行政审批事项出台具体操作细则和指导意见。信息孤岛现象有待改善,数据信息在部门之间横向流转存在较大的阻力,前端审批的资料往往后端无法获取和认可,存在重复提交材料、“二次录入”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改进,部分硬件设施陈旧等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和窗口办事效率。改革宣传工作有待加强,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一些群众对要准备好相应材料等前提条件不甚了解,存在因材料不全,而跑多次现象。要真正实现“减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总体要求,就必须牢牢坚持以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将改革进行到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群众的需求与政府的服务实现无缝对接。

进一步加强宣传互动,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要聚焦“便民便企、提速增效”的要求,以群众的获得感为衡量尺度,在“减”少审批、“简”化流程上下足功夫。坚持以群众满意度为检验标准,推进“最多跑一次”宣传。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科学宣讲“最多跑一次”的概念内涵,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对“最多跑一次”事项范围、材料清单、办理流程、审批要求、示范样板等通过网络、社区等多种途径进行告知,以便群众在办理审批事项前就能了解全部手续程序、所需材料和填报内容,提前做好准备,真正做到只跑一次。

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工作部署到位。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坚持破除思想壁垒和技术障碍双管齐下,整合政府各信息平台,全面推进部门间,市和区、县(市)间政务电子信息共享。通过智慧手段做到让数据多跑路、多办事,让百姓少跑腿、少等待。运用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公文等技术,以电子化运作取代纸质化操作,缩减并消除窗口间来回。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持办事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实现制度保障到位。建立容错保障机制,有效解决干部干事创新的后顾之忧,调动干部在“放管服”改革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干部队伍办事能力,确保群众顺利快速有效办事。要及时进行“人随事转”调整,扩大授权提高效率,实现业务量与工作力量的动态平衡。要加强现有人员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精、技能熟、态度好的队伍,为“接力最后一公里、群众最多跑一次”提供必要的人员保障。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例栏目投稿邮箱为:anli@71.cn,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1031/10224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