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 让组织工作实起来

2018年11月02日 10:43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组织工作是一门科学,专业性很强,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组织部门首先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时代组织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涉及面广,任何一方面工作都不能单兵独进、封闭运行。组织工作项目化管理就是深入研究和遵循组织工作的客观规律,将抓经济工作的先进理念、科学方法运用到组织工作中,形成一个有力、有效的抓手,达到纲举目张、统筹兼顾的效果。

近年来,大部分市县围绕“常规工作上水平、创新工作树品牌、考核工作争先进”,实行组织工作项目化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工程化推进、系统化运作、项目化实施,不断提高新时代组织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是有助提升组织工作绩效。项目化管理注重前期策划,通过科学研判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对项目整体和项目个体的动态控制、节点掌握,使得各项工作推进更为有序、更为平衡,从而确保基层党建和组织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二是有效破解组织工作难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难题,以难题的破解带动任务的落实,以难题的破解推动了工作的创新。目前,通过项目化管理,有效实施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星级创评工作、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独秀英才”四大行动计划等一批组织工作创优创新成果。

三是有力转变组工干部作风。项目化管理,让组工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通过抓好项目前期、中期和后期各项工作的落实,体现组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这就促使组工干部保持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同时也能提升组工干部的创新能力。

 

2

实行组织工作项目化管理,是提升组织工作水平、破解组织工作难题、增强组织工作活力的有效方法,也是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本质要求。

一要科学确定项目,变“软任务”为“硬指标”。项目化管理注重前期策划,只要通过科学研判,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按照“围绕得紧、服务得好”的要求,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就如何更好地开展组织工作,广泛征求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梳理汇总,为确定好项目打下基础。要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根据组织工作要点,突出抓主抓重、创新创优,科学确定项目,做到工作项目、工作内容、完成时限、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四明确”,使工作任务从定性到定量、从笼统到具体。要对实施的项目进行台账式管理,并根据新任务、新要求,及时调整和补充项目,使组织工作各项任务能够更加及时有效的落实。

二要精心组织实施,变“无形抓”为“有形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工作关键在于落实,没有落实,一切都是空谈。要坚持“谁立项,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制定项目实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做到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实现组织工作有板有眼、有处可抓。为解决项目实施中“不敢抓、不会抓、抓不好”的问题,可以通过工作例会的方式,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明确具体推进举措;实行跟踪督办制度,通过听取汇报、谈心交流等方式,动态了解相关科室承办项目的进展情况,根据实际提出针对性、实效性的指导要求,确保项目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难题,不断提升组工干部的破解难题、开拓创新的能力水平。

三要严格考核奖惩,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考核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对于促进工作落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一年一总结”,采取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社会评价等方式进行对标考核验收,做好相关记实。不断开展年度优秀项目评选活动,对优秀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并对责任科室和责任人予以表彰,这样能够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要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将项目实施情况与干部年度考核相挂钩,作为评先评优、提拔晋级的重要依据,激发组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力求通过项目化管理,让组工干部不仅在干而且在行,从而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例栏目投稿邮箱为:anli@71.cn,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1102/10227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