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

2018年11月09日 11:04

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贸易就能打通血脉;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

——习近平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中国的国粹中医里有这样的认知,“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通”与“活”总是同开放联系在一起的。开放则通,开放则活。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与世界的历史经验教训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开放包容,涵养了开阔的盛唐气象;闭关锁国,则招致近代中国前所未有的苦难。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沉痛地钩沉历史:从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大概是一百年时间,是工业革命发轫和蓬勃发展的时期,而当时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失去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导致我国经济技术进步大大落后于世界发展步伐。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大概又是一百年时间,在西方坚船利炮攻击下,我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列强侵略、政府腐败,长期战火连绵、动荡不宁、民不聊生,根本没有条件进行国家建设,也根本没有条件赶上时代前进步伐。

与错失的200年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奋起直追。1978年底,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打开了国门,从深圳“001”号引资协议,迈出中国寻求加入全球产业链的第一步,到开发浦东,沿海、沿江、内陆开发开放;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到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40年,对外开放的破晓之光,照亮中国探索现代化进程的独特道路;40年,对外开放的巨大成就,证明开放是国家和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法宝。

如期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五大洲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对接洽谈……规模空前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同于一般展会,大背景凸显大手笔,大手笔创造大市场,大胸怀彰显大担当,可谓一展汇世界,一展惠全球。它释放的是中国反对保护主义,建设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明确信号;它表明的,是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它驱散的,是以贸易保护主义为重要特征的“逆全球化”阴霾。

“世界上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说其是历史大势,就是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道出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有句话说得好,“一棵树挡不住风沙,一片森林却能够改变气候”。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不是哪个国家能够改变的,因此我们都应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口,中国领导人推动进一步开放的宣示掷地有声,进一步促进贸易全球化的决心坚定不移,对有利于持久和平、包容增长、共同繁荣的事情,无论困难多大都尽力去做。中国“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形象,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发展的良好机遇,也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中国已经站上了对外开放的历史高点,也因此获得了“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开阔视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不会停滞”如同阳光穿透乌云,照亮了世界的期待。遵循“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历史逻辑和规律,新时代的大国开放姿态令人振奋,同心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举世瞩目。迈向更高层次的开放中国,将不断带给我们勇气和定力,也将不断带给世界惊喜与希望。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1109/10236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