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

2018年11月28日 10:24

 

1

XxjpsgC000855_20181024_TPPFN0A001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时强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快看,中国结!”当巴士驶近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段,车上的乘客都会兴奋地相互提醒。宽阔的海面上,一对“中国结”造型的索塔巍然耸立,撑起一条巨龙,蜿蜒向海天之际。

自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这对全桥最高、最有特色的索塔,成为旅客拍照留念的宠儿。它所彰显的力量,还有象征三地同心、共创美好的独特造型,让这片以“伶仃”命名的水域充满暖意与生机。

大湾区建设迎突破

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珠海举行。消息迅速传遍四海,大桥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去年7月1日,适逢香港回归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考察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建设工地。时隔一年,大桥通车之际,习近平亲自宣布大桥开通并巡览大桥,对建设成就给予高度肯定。

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由香港行车至珠海、澳门从3个多小时缩短至45分钟左右。行车时间的大幅缩短,意味着运输、时间成本的下降,便利了区域内物流、人流乃至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

港澳繁荣前景光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承担了打造国家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使命,也是港澳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契机。对于正在寻求经济增长新空间的香港和努力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的澳门,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恰逢其时。

其实,陆路货运量下跌,恰如香港经济增长空间变化的缩影。改革开放40年来,与香港陆地相连的珠江东岸承接了大量来自香港的投资和产业转移,也是香港重要的港口腹地,奠定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枢纽的地位。但近几年,随着珠江东岸步入产业升级阶段,环境容量渐趋饱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以港口兴起的香港急需更广阔的腹地。

民心桥联结三地民众

自24日上午正式通车运营以来,港珠澳大桥受到内地、香港和澳门居民热捧,三地口岸快捷的通关模式更是赢得赞誉。据香港入境处统计,大桥开通仅7小时,就有2.3万人次经大桥进出香港。这既体现了大桥的高人气,也表明了人们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期待。

 

2

港珠澳大桥,顾名思义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大桥,是一条跨境大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血管”,是打通湾区内部交通网络的关键性工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有力推动大湾区的建设,促进该区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有力推动该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也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打造国际高水平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圆梦之桥。随着香港、澳门的陆续回归,香港、澳门与内地之间的陆地运输通道虽不断完善,但香港与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的交通联系因伶仃洋的阻隔而受到限制,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和民间往来。上世纪90年代末,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认为有必要尽快建设连接港珠澳三地的跨海通道,以发挥港澳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三地民间交往的日益紧密,人民群众对修建港珠澳大桥的呼声不断高涨。为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梦,港珠澳大桥开工建设。今天,这座圆梦之桥成通车,极大缩短三地间的时空距离,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往来,为人民群众圆梦未来插上飞翔的翅膀。

同心之桥。手牵手,心连心,携手走进新时代。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今天,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就是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在难度最大岛隧工程项目建设中,在和一家荷兰公司多次谈判未果的情况下,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带领团队自主攻关,解决了多个世界难题,最终实现了工程设计零借鉴、安装零失误。大桥通车的背后是广大建设者齐心协力,发挥聪明才智,克服了许多世界级难题,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可以说这是一座同心之桥。

自信之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大桥管理和施工等方面的代表时指出:“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该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这不仅代表我国桥梁先进水平,更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这座“自信之桥”,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自信。

复兴之桥。“我们要有自主创新的骨气和志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不能受制于人,要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港珠澳大桥集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生动实践。这是一座复兴之桥,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例栏目投稿邮箱为:anli@71.cn,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1128/10257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