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国家安全

改革开放40年与科技兴军

2018年11月29日 09:47

40年来,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科技兴军事业砥砺前行、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要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吹响了科技兴军的时代号角,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了科学指南。

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军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从“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和“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历史进程,国防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强军兴军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

武器装备水平大幅跃升。没有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就没有军队的现代化。我军武器装备发展历程,本质上是科技创新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科技兴军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加强战略前沿技术,加强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的重大技术研究和新概念武器装备攻关,一大批“杀手锏”装备和信息化作战平台、电子对抗装备相继列装,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实现整体跨越,在一些战略必争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涌现出一批跻身世界先进、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成果,显著提高了我军的威慑和实战能力。

战斗力生成模式加快转变。提高战斗力是军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为我军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注入新的活力,信息能力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主导作用日益显现。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充分发挥战斗力标准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紧贴实战、服务部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使科技创新同部队发展接好轨、对好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加速推进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体系作战能力不断提升。现代战争是体系和体系的对抗。我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建设牢固确立信息主导、体系建设的思想,以对作战体系的贡献率为标准推进各项建设,统筹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统筹各战区、军兵种建设,统筹作战力量、支援保障力量建设。牢牢扭住网络信息体系这个抓手,推动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和全域作战能力作为根本着力点,在提高新质战斗力上求突破,努力打造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军事力量体系,推动我军体系作战能力加速发展。

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创新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40年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的机遇,立足国情军情实际,在更宽视野、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加速推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努力探索科技兴军的方法路径,新思想、新战略、新方法、新举措不断涌现,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坚持科技兴军的正确方向。40年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在强军兴军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又进一步强调:“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全面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把握发展大势的前瞻眼光、战略胆识与正确决策。

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世界经验和我国实践都深刻表明,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有钱也买不来。唯有牢牢扭住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大幅提高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增强军队战斗力与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军针对一些容易受制于人的领域,集中力量实施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将创新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以能打仗打胜仗为根本指向。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充分发挥作战需求的牵引作用。根据未来打什么仗、怎么打仗、跟谁打仗来统筹考虑和安排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体系、规模、结构,确保研发和生产的武器装备适应打赢未来战争的要求,推动新装备成建制成系统,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

坚持以军民融合发展为着力点。军民融合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也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标志。只有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才能形成全面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整体合力。

坚持以改革释放创新动力。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我军发展壮大、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863计划”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体制机制上的重大创新。当前,我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科技成果向战斗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依然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改革破除一切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

谱写新时代科技兴军的新篇章

实施科技兴军战略,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来推动、科学的方向重点来指引,而且需要良好的体制机制、优秀的人才队伍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做保证。

大力推进观念创新。当今时代,人类战争实践已经从自然空间拓展到技术空间、认知空间,理论与技术呼应,战略与工具协同,思想与行动并进是新军事革命的鲜明特征。科学技术既是工具,又是方法,更是文化。我们理解、把握和实践科技兴军,就是要注重让科学技术与战斗力对接、与作战理论对接、与编制体制对接、与战略规划对接。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创新、崇尚创新,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全军的自觉行动。

大力推动理论创新。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当今时代,各军事大国普遍注重加强理论创新,引导军队转型,引领战争实践,如近年来提出的“算法战争”“蜂群战术”“作战云”等智能化作战思想。未来战场技术密集、情况复杂,尤其在太空、网络和无人等缺乏实战经验的新型战场,没有相当的专业技术背景和知识积累,要提出和构建科学的战争理论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基于科技的战争理论设计,倡导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视角研究探索未来战争理论。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灵魂和战略基点。要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加大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交叉、微纳材料等领域的攻关力度,强化源头储备。密切跟踪世界科技发展动向,提高科技敏锐度和认知力,主动发现、培育、运用改变未来战争“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抢占军事科技发展制高点。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重点发展克敌软肋、使敌害怕的“一招鲜”,着力构建“杀手锏”武器装备体系,加快推进战略力量和非对称制衡力量建设,不断提高有效慑敌制敌战略能力。

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形成激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和文化土壤,盘活创新资源、释放创新主体的活力,比获得具体科技创新成果更重要。要把我军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科研成果向战斗力转化的评价激励体系,把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纳入评价指标,进一步激发科研单位和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积极营造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厚植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土壤,形成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把提高官兵科技素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为科技兴军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1129/10258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