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经典明析

从“平‘语’近人”看“右玉精神”

2018年11月30日 14:50

 

央视自开播《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以来,笔者可谓集集未落下,集集受教益,集集特感动,集集有体会!尤其是在学习观看其第七集《绝知此事要躬行》时,恰好已连续观赏了央视一台播出的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二十来集,于是当时即有了“要写点什么”之念想。

随着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第三十八集(大结局)的播出,荧屏上蓦地映现出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高度概括的“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熠熠生辉的题词。此时,要写点什么的念想不仅在自己的脑海中愈来愈清晰,而且《从“平‘语’近人”看“右玉精神”》之标题亦呼之即出。于是,这就有了如下有感而发地所思、所想、所悟。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旨在推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其中,第七集《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集中巧妙地选取习总书记近年常用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典故,不仅从“尚行——言胜于行、敏行——明辨善行、力行——身体力行”这三个维度生动而又深刻地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以“行胜于言”为其主要特征的笃行之实践观,而且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继承发展的对接点上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笃行”之论述。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七集中展示的“笃行”(即“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去实践”)之意,不仅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引用过的“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古典名句,以及他在青年时期就引用过的“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这句马克思名言相合相融,而且与他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讲过的“幸福不会从天降”“撸起袖子加油干”等“金句”,以及他对深寓“行胜于言”之意的笃行实践观的全面、形象、生动之诠释,皆可谓完全相融。而这种“相融”,确实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数十年如一日“平‘语’近人”的从政生涯中所保持的笃行之本色,亦完全是合拍的。例如,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于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所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文章里,还是他早于1992年就撰写出版的名为《摆脱贫困》的书中,诸如实践、行动这样的字眼,皆随处可见。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主持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座谈会并与学员畅谈交流“县委书记经”时,特别讲到的一个关于山西右玉历届县委带领人民群众治沙造林的故事,更是他对深寓“行胜于言”之意的笃行实践观的全面、形象、生动之诠释。当时习近平总书记讲这个“右玉治沙”的故事,即旨在要求各位学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接着一棒干下去。因为,如果要切实干好,就必须得久久为功;大凡通过实践、行动而大获成功之例,即皆在于坚持到底。

故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任何事除了要有只争朝夕之干劲,还应有久久为功之韧劲。

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这个“右玉治沙”的故事,即颇有此说服力。

位于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山西省右玉县,向来是大风口,自然条件恶劣:既风大沙烈,又少树无绿;既缺水少苗,又水土流失。其土地沙化异常严重,解放初期全县林木覆盖率还不到0.3%,系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

曾饱受其苦的外国专家断言,这里不适宜人类居住,建议举县搬迁。“扎根还是搬离?”这是60多年前即摆在右玉县委第一任书记张荣怀(即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中的首任书记梁怀远的原型)面前的一张严格的考卷。

“要想风沙住,就得多种树”——张荣怀和当地干部群众经过深入调研、深思熟虑之后,如此作答。

于是,自张荣怀起,右玉二十任县委书记持续展开了“绿色接力”。

于是,右玉的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不懈地率领全县干部群众植树造林、治水治沙60多年,其久久为功之奇效愈来愈彰显——右玉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3%提高到了如今的54%,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平均多出了30多毫米,沙尘天数亦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减少了一大半。

于是,右玉县荒芜的近2000平方公里的“塞上高原”不仅奇迹般变成了绿色生态之海洋、中国西部远近闻名的“塞上绿洲”,而且其绿化所彰显的生态效益亦产生了“右玉老百姓的生活愈过愈好”的显著经济效益。

于是,右玉县于2010年被联合国授予了“最佳宜居生态县”之称号。尔后,右玉县的历任县委书记群体又当之无愧地荣获了“2010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人物营造秀美山河特别奖”。

于是,这就有了前面已提到的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年9月对“右玉精神”所作的发人深省的三十五个字的重要批示。

于是,就有了我们应该思考的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从“平‘语’近人”中看“右玉精神”,让我们到底领悟到了什么?

 

其一,让我们真切领悟到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个传统金句出自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对我们的教诲。此即告诉我们:干什么都贵在坚持,要不懈奋斗。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的发人深省的三十五个字的“右玉精神”,堪称是新时代的“金句”,因为其同样在教诲我们:只有贵在坚持,不懈奋斗,方能收到“久久为功、利在长远”之奇效。事实,的确如此——

右玉县的历任县委书记们,带领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与全县人民群众一道,通过他们60多年的接续努力,终于创造了不毛之地的生态奇迹。

进入新时代,在为共圆伟大中国梦而须持续努力的岁月里,不正需要这种“贵在坚持、不懈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吗?

其二,让我们深切领悟到了什么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引用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这句话,出自中国儒家经典重要著作《尚书·周书》,其原意为:要想建大业,定要立大志。其实这与笃行和实干之意在于勤奋、勤勉、下大功夫地去付诸实施、在于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去做,可谓一脉相承。

事实亦如此。例如,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定状况下,我们要实现美丽中国梦,要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确实仍是任重而道远,仍需要每一位中国人继续为之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而在这方面,作为既是有实干精神的战略家,又是有战略意志的实干家的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很多论述中强调笃行和实干,而且通过他多年来一直深入调研的笃行、实干之作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早年毛泽东同志曾反复强调过的“实践出真知”就一直非常崇尚。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而对此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习总书记这些年来一直强调的精准扶贫,就是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走遍了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情况之后提出来的。

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多年奉行的笃行与毛泽东同志早年曾反复强调过的“实践出真知”确实是一脉相承的。

笃行与在实干中分辨认知的对与错,同样是一脉相承的。例如,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中引用的“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这个“积”字,讲的正好就是实,就是成功即在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去做。而这方面,“右玉精神”即是最好的佐证。

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挥锹挖下第一个树坑,为右玉60多年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拉开序幕。但那时,头一天栽下的树,第二天就被风刮出了根。到第四任县委书记马禄元,上千人栽了两年的树也只能活几棵。巨大的打击没有吓退右玉人,经反复实验,马禄元带领全县人民总结出种树种草、先固风沙、后连林带、逐步控制、多年成片等植树办法,推广了一系列植树造林模式。几经奋战,右玉终于让风沙止步、山川披绿。到了上世纪80年代,担任县委书记的常禄被人们称为“树痴”,他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精力都投在林业上,出门下乡随身总带着三件东西:修树的剪子、量树的卷尺和观树的望远镜。在常禄担任县委书记的8年间,他带领科研人员改良原有树种,使右玉成为山西省人工造林最多的县。从第一任到第二十任县委班子,右玉的绿色“接力赛”一棒一棒往下传,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最终将右玉这个原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

可见,通过“右玉治沙”而延伸出的“右玉精神”这个故事,也充分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指出的“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之真谛所在。

的确,“干部的执政能力要靠实践来体现,执政水平要靠实践来检验”。党员干部应该具备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崇高境界,如此才能做到“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合理的、符合实际的、符合老百姓愿望的,就要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接着一棒地干下去”。此正符合“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与笃行、实干之意皆在于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去做的这一脉相承!

故此,即应是“功崇惟,业广惟勤”给我们的深刻启迪吧!

故此,即应是我们通过“平‘语’近人”看“右玉精神”,而从中切实领悟到的真谛所在吧!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人大常委会)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1130/10260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