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百姓宣讲 宣讲文稿

北京市“我与改革开放”百姓宣讲首场报告会宣讲稿

2018年12月07日 14:50

 

12月7日下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委讲师团主办的"我与改革开放"故事征集活动首场百姓宣讲报告会在北京市委报告厅举行。报告会上,来自各个行业的7名宣讲员分别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活变迁和奋斗故事,生动展现了40年来首都的变化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以下为宣讲稿内容。

非遗网红是怎样炼成的

大家好!我叫李克文,是市级非遗项目平谷调大鼓第五代传人,我今天宣讲的题目是《非遗网红是怎样炼成的》。

从小我就喜欢文艺。经常参加各类文艺比赛。1995年,我被平谷区粮食局歌舞团特招为歌唱演员,2002年国企改革,粮食局解散了歌舞团,我下岗了。之后我卖过粮油饲料,跑过保险,当过婚礼主持人,下乡演出,这么说吧:只要能挣钱不犯法,我都干。

一次演出,认识多年的杜润起老师唱起了大鼓,他高亢明亮的嗓音,曲调悠扬的鼓曲,太好听了!原来这是平谷调,演出结束后我追上去问:“杜老师,您收徒弟吗?”“谁学呀”“我学!行不行啊?”“行、忒行了!我早就看上你了,都不敢跟你说,怕你嫌大鼓太苦不和我学!这回可好啦!”看着师傅眼中的泪花,我赶紧说:“我不怕苦,肯定好好跟您学”。2014年6月24日,在区文化馆老师和师叔们的见证下,师傅同时收了我们五位弟子,并单独给了我一个长长的袋子,打开一看,是一副手工制作的鼓架子。师叔告诉我,原来师傅骑着自行车到十几里之外的山上,去了四五趟,才找到白蜡干树枝,回家亲手制作的这套鼓架子。要知道我师父都六十多岁了!我暗暗地告诫自己:绝对不能让师傅失望!

有人说:“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还学唱大鼓,那都是从小学的,你半路出家能学会吗?学习大鼓确实不容易,白天演出,我就晚上骑着电动车,到二十多里地的师傅家里去学,风雨无阻,练习鸳鸯板把手指撑得生疼,手上全都是铜锈,吃饭时都不敢伸出来——怕人笑话!鸳鸯板练好就能加上右手打鼓了,这可把我难坏了,左右手配合总是不协调,不是左手板打多了,就是右手鼓打错了,要不就是跟不上伴奏,把自己气得偷偷掉眼泪。可是,看到师傅亲手给我做的鼓架子,咬咬牙再次拿起了鼓板!

平谷调大鼓分平谷调和平谷老调。平谷调是张士诚于1904年唱腔,3/4拍,适合女生演唱,全国会唱平谷调的人不少,而平谷老调是祖师爷王宪章1880年的唱腔,把平谷调大鼓的历史足足提前了24年,要求“高音不燥低音不呜”适合男生演唱,女生演唱对嗓音条件要求更高,会唱平谷老调的只有我师傅一个,经过抢救性的传承,我和师姐都学会了老调,而我更是学会了创作,家乡的山水、桃花都是我创作的源泉。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也成就了我的作品。您听(唱:改革开放形势变,脱贫致富把身翻……)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就是传承,怎么能让年轻人接触到平谷调、喜欢平谷调呢?

2017年6月,一家直播公司找到我,要我在直播平台展示才艺,看直播的大部分是年轻人,我赶紧问:“能唱平谷调大鼓吗?”直播公司的负责人说:“当然可以,传统文化我们更会大力推广!”这不就是宣传平谷调的好方法吗?我在直播间里传唱平谷调,介绍平谷的十六景、土特产,邀请平谷榜样到我的直播间讲述他们的故事。关注我的粉丝有七万多,其中一位小伙子是留学回来的大学生,非要拜我为师,知道我在天津比赛,开车来看我,赛后他拿出自己买的鸳鸯板,向我展示他的练习成果。我觉得他天赋和人品都不错,就收下了这第一个入门弟子,平谷调不但能让年轻人喜欢,还出了一位八零后的传人啦!

师傅经常说,咱民间艺人过去最没地位了,曾被人称为下九流!根本就登不上大雅之堂!现在我不但登上了大剧场,就连曲艺人梦寐以求的天桥剧场也响起了我的唱段。当师傅拿着我获奖节目展演的邀请卡,坐在台下和身边的观众自豪地说“这是我徒弟,她赶上好时候啦”的时候,我们都看到了他脸上流下的泪水!

我的直播间越来越有名气,报纸、电视、网络纷纷来采访,说我唱着百年老调成了网红。我觉得,是口传身授150年、历经五代人的民间鼓曲文化,是首都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成了网红。传唱了百年的平谷调一定会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河中重新泛起璀璨的浪花!

谢谢大家!

唱响幸福新生活

大家好,我叫王凤岐,来自朝阳门街道竹竿社区。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唱响幸福新生活》。

我今年62岁,四十年前我才22岁,刚参加工作在东华门副食店当售货员。那个年代,售货员就是牛啊,因为商品紧缺,计划经济凭本凭票,买东西的时候都得求着售货员。售货员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等着,着什么急!”记得商店每天八点上班,还没开门就排起了长队。每当我给顾客称麻酱的时候总听到顾客讲:“师傅,您多给点,行不?这每月一人一两不够吃。这大夏天的吃个凉面就是麻酱费。站在旁边一位老大爷说:您是不知道,我都不敢让孙子来买,他要来了到家都快吃没了。”商店规定每月25号盘点,一糕点组剩下的点心渣,员工每人一斤2毛5,我买回家,给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吃,那叫一个香,因为只花了2毛5就吃上几十种点心味道!这要是谁家赶上娶媳妇可就更难了,托人买花生瓜子,每人半斤花生油,六口人三斤根本不够,怎么办?一大早就起来去大肉组排队买猪油,回家炼出油榨出汁,孩子们把撒上盐的油渣夹在窝头里吃的倍儿香。那个年代啊,家家都这样。

1978年改革开放了,什么是改革开放我们老百姓不太懂,但政府说了一句接地气的话: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句话我记住了,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今儿我就从听音乐这件小事儿说起吧。

1980年,我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当妈妈。我们家那口子别提多高兴了,当时就跟我说,你想要什么,我立马给你买去!我琢磨着想让肚子里的孩子听听音乐,就跟他说我想要台录音机,爱人一口就答应了。第二天我们俩来到花市百货商店,那会儿啊录音机还是个稀罕物,所以卖录音机的柜台前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我看了半天挑中了一台燕舞牌双卡带便携式录音机,标价600元!我让售货员帮忙试试音,就听见“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音乐一响我们俩周围一下子就围满了人,人群中还时不时地发出羡慕的声音:“嚯,这燕舞牌录音机声音真好听!”“是好听,这价钱也够贵的。”那会儿啊一般家庭月收入也就几十块钱,我爱人因为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下海经商,一个月能收入大概200块钱,这录音机600块钱,我们这不吃不喝也得攒三个月才能买下来啊。当时我就有些心疼了,没想到我爱人特别爽快地就答应了,立马开票付钱,围观的人群里立刻响起了掌声。

录音机买回家后,我成了邻居眼中的红人,他们建议我把录音机拿到院子里放,不少邻居还专程跑到我们家里点歌。记得那会儿邓丽君的歌特别流行,我买了很多邓丽君的磁带放给大伙听。

一天妹妹来我们家跟我说:“姐,咱们说好了明天去爬香山,让姐夫一定要带着录音机”。第二天,我们四个提着录音机走进香山公园大门,马上我们就成了游客眼中的红人,一边爬山,一边放音乐,后面还跟着许多人,当我们坐下休息时,大家围着歌儿高声唱。那个场面至今好像还在我眼前。

90年代末,小巧轻便的随身听走入人们的生活,我给自己和儿子一人买了一台,他每天都用这个小随身听复习英语,成绩一直很优秀,后来还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这随身听啊真是立了大功。

2000年以后,mp3播放器开始流行起来,磁带和光盘逐渐被取代,我也收获了一件礼物,就是儿子送我的mp3播放器,它不光体积小,携带方便,容量还大,可以凭着喜好挑选和替换里面的歌曲,这让我深深体会到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退休以后,我成了朝阳门街道的文艺骨干,我自编自导自演的相声、小品、快板曾多次参加市区文艺比赛,荣获多次奖励,我自创小品《楼上楼下》在北京电视台播放;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反对家庭暴力,我自创的小品《妇联也是我娘家》获得了全国妇联颁发的特等奖!排练的时候我的小孙子就站在我旁边,他拿着蓝牙音响为我们伴奏。

从燕舞牌双卡带录音机到小巧的随身听,再到mp3和蓝牙音响,生活的改变让我发现了更多的美好,也引领着我走上文艺创作这条路,我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歌颂咱们的幸福生活。最后,我用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来结束今天的宣讲:

过去生活实在苦,工资只有三十五;

凭本凭票不够吃,托人就为买腔骨;

回顾改革变化大,凭本凭票去掉它;

不愁吃来不愁喝,现在工资几千多;

改革开放四十年,带来生活幸福篇!

 

小公厕 大变化

大家好,我叫许全华,是海淀环卫中心四队的一名公厕保洁员,我宣讲的题目是《小公厕 大变化》

一提我的工作,也许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脏、臭。这并不奇怪,因为早先的老公厕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这样的,那可是老黄历了。我现在保洁的中关村西区公厕绝对超乎你的想象,我第一次去那儿,就被它给镇住了。

首先,这银灰色的外观简约大方,和中关村内的高楼大厦融为一体,气质不凡。如果没有这醒目的公厕标识,我都想不到这会是公厕。

走进公厕,我听到了舒缓的音乐声。伴着这音乐我把整座公厕转了个遍,这儿的设施可真牛啊!空气质量智能监测、红外线感应控制灯光、低位排风空气置换,就连公厕里所有的地漏都是采用了科技含量很高的防臭装置。出于职业习惯,我踩了一脚蹲坑的冲水节门,水真够大的,这么有力。我的同事跟我说,水流大并不代表用水量大,这里采用了气水冲技术,不仅冲水有力,而且十分省水!更加神奇的是,大厅里的那两块镜子竟然能播放公益广告,后来我才知道这叫多媒体面镜,是宣传文明北京的窗口之一。

这么多先进的公厕设施足以改变你对以往公厕的看法了吧!别急,还有,假如你来到这里需要手纸的话,走廊里的那台取纸“神器”会帮你解决问题。有一天,一位大爷急匆匆地找到我说:“师傅,你这儿有手纸吗?”“有,请来这边刷一下脸!”大爷疑惑地看了我一眼,跟我来到机器前,我让他按照机器的指令面对机器站在黄色区域,3秒钟之后,从机器的下方吐出手纸来。我扯下手纸递给还在愣神的大爷,“大爷,行啦!”“啊!这就行啦,它是怎么出来的?我再试一下。”说完,他又回到黄色区域,可是不管他怎么移动也吐不出手纸来。我在一旁笑着说:“大爷,您别试了,刚才你己经刷过一次脸了,十分钟之内它是不会再认您的,不可能再吐出手纸来,目的就是避免浪费!”“好家伙,你们这儿还真够先进的,平时我买东西要刷卡,来你们这儿上趟厕所却要刷脸,够牛!”

大爷这句风趣的话逗得我们直乐。不光是这位大爷好奇,就连天天和公厕打交道的我怎么也想不到会有这么新科技用在我们这小小的公厕里。想想二十年前我刚来北京时保洁的那些公厕,和现在比起来变化可真大啊!那时的公厕外观陈旧,内部设施非常简陋,一个大沟槽上做上几对脚印形的蹲台,蹲台间没有任何遮挡,如厕人更没有什么隐私可言,厕内空气浑浊,十分难闻。后来,随着首都的发展,这些公厕都被逐步改造成了像现在大街上普遍开放使用的水冲公厕。厕内设施和如厕环境都得到了改善,但是公厕“臭”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完美解决。现在,中关村西区公厕用上了新技术,公厕的“臭名”终于可以摘除啦。前不久,它还代表北京市参加了国际环卫、环保设施展,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成为了业界同行争相学习的标杆。

一位外地的专家来这里观摩考察时问我:“师傅,你能跟我讲讲这里为什么闻不到臭味吗?”我推开一扇隔间的门,指着蹲坑后墙下方和天花板上的两个小圆孔对他说:这里面装了一套先进的除臭系统,臭气从下面的小孔被直接排出,新鲜空气从上面的小孔不断地补充进来,这叫做空气置换,这样不停地置换,臭气在公厕里就不会停留,所以就闻不到臭味啦!随后,我又把他带到公厕大厅,指着墙上的液晶显示仪对他说:“这上面显示的就是现在公厕里的空气状况,你看,氨气、硫化氢的浓度一目了然,臭不臭你不用闻就知道了。”这位专家在听完我的解释之后感叹道:“现在的科技啊真是无处不在。”

从当年那种沟槽式的公厕,到现在集“智能、环保、生态、舒适”为一体的中关村西区公厕亮相街头。多年来,我见证了公厕的变迁,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正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后,会有十座、百座、更多座这样的公厕出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我相信,随着公厕革命的推进,我们的公厕会越建越好,大家用起来会越来越舒适。我也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的生活会过得更加美好!

儿童血友病有了中国方案

大家好!我叫吴润晖,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我宣讲的题目是《儿童血友病有了中国方案》。

前段时间有部热播电影叫《我不是药神》,它讲述了白血病人为了活命千方百计谋求廉价药的故事,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今天我给大家讲述另一个更真实的故事。

作为从医20多年的儿童血液病医生,我遇到过许许多多血友病孩子,但第一次见到9岁子昱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他是坐着轮椅被推到我面前的,我还记得他眼巴巴地对我说:“阿姨,我想上学!”

上学对于一个健康孩子来说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但对于血友病孩子来说,却可能是天方夜谭。由于先天凝血因子缺乏,血流没有“开关”,他们一旦出血,血就会像水龙头里的水一样倾泻不止。如果没钱治疗,最容易受伤的关节就会反复出血,最终致残,终生以床为伴。

我们不能看着血友病孩子一步步走向残疾、成为家庭乃至社会的负担。然而,过去国内对血友病认知不足、缺医少药,很多孩子来到医院时已经成了残疾人,我们医生也无能为力。后来,受组织派遣,我两次远赴法国学习相关知识,在那里,我了解到定期为病人注射缺乏的凝血因子开展预防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

然而,按照国际推荐的治疗方案,一个血友病孩子每年花费近百万,一般家庭根本治不起!我们必须找到适合中国的治疗方案!

我们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剂量预防治疗探索。小剂量预防治疗并非减少药物剂量这么简单。子昱就是最早参加治疗的孩子。他从一周用药2次调整为一周3次甚至隔日给药,还是不能控制所有出血。怎么办?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如何给药、如何康复甚至于颅内出血如何处理……一个又一个问题像大山一样向我们压来。得益于医院的大力支持,我们成立了全国首家涵盖心理、康复理疗、药学等多学科的儿童血友病综合关怀团队,大家一起反复研究,最终克服了所有困难,找到了最佳治疗方案。这也就意味着,过去一年药费一百万的子昱,现在只用二十几万就能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看到这个结果,我和我的团队兴奋不已,继而在更多孩子身上反复尝试。就这样,用不到四分之一的国际推荐剂量,我们让中国血友病孩子关节出血减少了80%以上!要知道,在我们国家,有数千名像子昱一样需要终身依靠药物治疗的血友病孩子,计算下来,减少的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啊!

逐渐地,“中国方案”被国内同行认可和采纳,如今,我和全国儿科同行们已经帮助上千名像子昱一样的孩子告别轮椅,重返校园。

2016年,儿童血友病治疗的“中国方案”正式被世界血友病联盟承认,并推荐在亚洲、非洲等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使用。我当年在法国学习时的老师专门找到我,她说“润晖,我为你骄傲”。而在我心里,更为祖国骄傲,是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了血友病孩子们获得治疗的机会。

2017年夏天,一个高高大大的孩子走进了血友病门诊,是子昱!他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熊抱”,告诉我:“吴阿姨,高考成绩出来啦,我考上大学啦!”现在子昱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还是儿童血友病综合关怀团队的志愿者,只要有空,他就会来到血友病门诊,热情地帮助和鼓励其他血友病孩子。

2018年4月,血友病孩子们迎来了好消息,比电影《我不是药神》结局更好,“儿童血友病预防治疗”被正式纳入医保!有了充分的医疗保障,血友病孩子们渴望奔跑不再是奇迹!

中国儿童血友病治疗从缺医少药到有了“中国方案”,我们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在短短十年间有了神奇的缩短。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越来越多的进口药、特效药被纳入医保,许多过去治不了、治不起的“不治之症”得到救治。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惠及更多的病人,让他们远离病痛,拥抱美好的人生! 谢谢大家!

 

奥运宝宝眼中的新农村

大家好!我是王思睿,来自昌平区郑各庄小学。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奥运宝宝眼中的新农村》。

我是一个奥运宝宝,听妈妈说,我满月那天,正好是奥运圣火在村子里传递的那天。这可是唯一一个传递过奥运圣火的村庄。说到村庄,我还是有些不太习惯,为这个我还跟妈妈辩论过这个问题。

记得有一天,妈妈兴奋地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些我不认识的字。妈妈对我说,这是你的入学通知书,从现在开始你就是郑各庄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啦。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听到“郑各庄”这几个字。

我问妈妈“郑各庄”在哪儿?妈妈笑着说道:郑各庄就是咱们生活的这个村庄呀。我满脸疑惑,这里不是叫宏福苑小区吗?怎么成了农村啦。因为我去过农村的亲戚家,跟这里一点都不一样,这里有高楼,公园,超市,电影院……这儿怎么可能是农村呢?

妈妈说:这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从那以后,我的小脑袋里就有的一个疑问,既然这是新农村,那么,那个旧农村去哪儿啦?它长什么样儿?   

后来,我经常问来接我放学的姥爷,郑各庄村以前是什么样的?姥爷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穷”。我真的不理解什么叫穷。把姥爷问烦了,姥爷就说:“穷就是你想吃什么、穿什么、玩儿什么都没钱。”

没钱!那就是您的责任了,您为什么没钱,难道您年轻时没有好好工作吗?您不努力工作当然挣不到钱!您没钱就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难怪妈妈经常对我说,要好好珍惜,妈妈小的时候喜欢画画,却连一支水彩笔也买不起。原来这些都是因为姥爷没钱!

但这也不能怪我,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宏福苑小区,爸爸妈妈每天认真工作,让我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每到假日,爸爸都会开车带上全家去旅游,他带我不是去大河名川,而是去那些农村。每次看见那些低矮的小房子,走在坑坑洼洼的小路上,姥姥姥爷就会特别激动,说什么:“你看这儿跟咱们村以前一样。”“你看那个学校,多像闺女小时候的学校。”

一开始,我还觉得挺新鲜的,但是这种心情马上就被踩了一脚的羊粪给整没了。这些还可以忍,但是那里的厕所却叫我忍无可忍。记得第一次在一个小村庄里上厕所,我往里一探头就立马跑了出来,妈妈好像早就知道了结果,看着我狼狈逃窜的样子竟和爸爸一起大笑起来。姥爷说:“农村都这样,将就点吧。”我说:“才不是,我们家也是农村,我们那儿环境多美呀,多干净呀。”

只听我妈妈说到:“当然啦,咱们郑各庄村是北京最美乡村,全国最具魅力的乡村。但是,孩子,你要记住,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当然知道啦,学校的老师们经常教育我们说: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任何好的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付出和努力。我现在是学生,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作贡献,为习爷爷分忧!”爸爸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说得没错,闺女,好样的,有志气!少年强则中国强。”车子在山村小路上颠簸而行,这让我更加思念我们学校门前的那条路。

这条路叫宏福大道,它传递过奥运圣火,接待过世界友人。

每次我背着书包走出学校的大门,都要站在这条宽宽的、平平的路旁仔细看上一会儿。姥爷在旁边一再催促我:“快点回家写作业。我这才恋恋不舍离开。这条路好美呀!可是,每当我和姥爷说起这条路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姥爷总会湿了眼眶。”

那天,我又兴致勃勃说起了这条路,姥爷沉默地看着我兴奋的小脸儿,我轻轻地攥着姥爷的手:“姥爷您怎么了。” 

姥爷慢慢地低下头看着我说:“孩子,你妈妈上学的时候走的也是这条路。那时候,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啊。你们赶上了好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年,咱们村的带头人带着大伙儿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有咱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呀!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我们享受着改革开放、国家富强给我们带来的安定、美好、幸福的生活,要心存感恩啊!”

我望着姥爷噙满泪花的双眼说到:“姥爷,自从妈妈带我到昌平革命烈士陵园,告诉我纪念碑上那位叫‘李万和’的烈士就是您的大哥时,我就明白了。您放心吧,您和妈妈已经帮助我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一定会心存感恩,努力学习,长大为国家作贡献!”

第一书记老季

大家好,我叫季景书,是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张泉村第一书记,同时,我还是北京工业大学的一名老师。我宣讲的题目是《第一书记老季》。

2016年11月26号,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看到张泉的情景。海拔600米的山上,满山积雪,石头房子,房子里没有上下水,也没有暖气。全村84户就有54户低收入,15户低保,24名残疾人,60岁以上的老人70人,18到60岁的劳动力也就50个(还有一半在外面打工)。

面对这些,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村里的赵大爷更是直截了当跟我说:“你是来镀金的吧!你一个当老师的到我们这穷山沟里来能干啥呀?要是企业的来了,还能给我们些钱呢!”

我明白,要想让老百姓信得过,就得干出个样儿来!

村里通往村外只有一条10公里长的山路,因为没有防洪护坝墙,每年都被山洪冲毁一些。老百姓想要买个油盐酱醋,就得走这条10公里的山路。为了方便老百姓、也为了拉近和老百姓的距离,我主动当起了摆渡车司机。有一次,赵大爷在车上无意中说了句:“啥时候能有条像样的路就好喽!”

“啥时候能有条像样的路!”这句话一下子提醒了我。对啊!要想富先修路,必须修一条像样的路。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村里的赵书记三天两头往镇里区里跑,反映我们要修路的诉求,直到有一天领导打电话说:“老季啊,你们要修路的事儿,就别再跑啦,放心吧!天儿一暖和就动工。”我这颗悬着的心啊终于落了下来。

后来,路修好了,公交也通了。大爷大妈们走在新修的柏油路上,看着那厚厚防洪护坝墙,拉着我的手说:“行啊老季,你这个第一书记还真有两下子!”可我却高兴不起来,路是修好了,这钱袋子啥时候能鼓起来啊?

我们村里只有核桃、板栗、山楂,我算了笔账,即使按市场上双倍的价格把这些全卖了,也挣不了几个钱。

我们党支部几个人就整天琢磨着,这要是能把村里的农产品深加工了,肯定能挣大钱!

我和赵书记商量着只有“借船出海”的法子能行,后来还有人笑我说,你呀,这叫空手套白狼,反正一个意思,就是没钱也得把老百姓的事儿先干好了。

好,说干就干,我放下面子,低下头,调动了所有资源。最终,河北的、山西的、浙江的企业分别帮我们加工出了板栗仁、山楂养身茶、没有添加剂的山楂汁饮料等一系列产品。但是没有品牌,根本打不开市场。后来我们决定,干脆,我们自己注册一个集体企业,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注册个什么样的企业呢?那段时间,我碰到谁都问,帮我想个名字吧!

记得是个周末,我刚到家,媳妇儿就跟我聊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我嘴上没说,心里想,我哪儿有心思和你聊电视剧啊!媳妇儿见我爱搭不理的,还生气了,冲我说:“哼,你快了,你快成李达康了!”

“达康?达到小康!”嘿,我的梦想不就是带领老百姓达到小康吗?!对,就叫达康!2017年5月,我们成功注册了“北京张泉达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那一刻别提有多高兴了。

现在,我们有了“张泉达康”品牌套装产品,在座的各位,你们从早到晚都可以吃张泉达康没有添加剂的绿色食品。

2018年2月,我们集体拿出部分利润,给每个老百姓分红,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2018年4月,市委领导到我们张泉调研,当面肯定我们党建扎实,集体企业发展得好,精准帮扶有成效。

现在你再来我们张泉啊,就能感受不一样的张泉:我们有高端民宿,山顶上有观景步道。春天,您看满山的绿;夏天,您避暑纳凉;秋天,您吃核桃板栗南瓜宴;冬天,您坐在炕上静观雪景。

张泉的老乡,已在奔向小康的路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现在,我们的老百姓已经忘了我是个“第一书记”,但是,他们多了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有事儿啊,您找我们老季!”

 中国桥 通世界

大家好,我叫张晔,来自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中国桥,通世界》。

说起公规院,也许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您知道吗?咱新中国的五横七纵交通网、第一条进藏公路、第一条高速公路、全世界第一座主跨超千米的斜拉桥, 还有被英国《卫报》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都是由我们设计完成的。如此辉煌的成绩,离不开那些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人们。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并向全世界宣布了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大桥全长55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最严、设计标准最高的工程。这座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投资超千亿,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大项目,犹如登山界的珠穆朗玛峰。可最初设计时我们国家在该项工程成败的关键部分——海底沉管隧道领域的技术水平还仅仅是个小学生,让小学生去登珠峰?这简直想都不敢想。所以当时我们想到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请外援。我们选择了欧洲的一家公司,对方答应派出二十多人来进行技术指导,但张口就要15亿元人民币,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预算,总设计师反复和他们协商:“我们只要最基础的部分,给你们三亿,行不行?”“No!”没想到对方非常干净利落地拒绝了我们,笑了笑说:“送给你们一首歌吧,歌的名字叫《祈祷》。”什么意思?难道是让我们祈祷上帝吗?难道是让我们去做梦吗?难道离开他们我们就不行了吗?箭在弦上,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只有一条——自主创新,我们只能靠自己!随即,院里派出六十多位设计师常驻现场,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7年没有假期,同3000多名工人一同奋战。

2017年5月2日凌晨,我有幸亲历大桥海底隧道的合龙现场,目睹了这举世瞩目的历史一刻。最终接头安装现场是一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甲板距离水面至少有20多米,相当于七层楼这么高,我们每六个人一组,站在一个不到2平米、没有护栏圆板的外圈,下面是深不可测的大海,我们的安全只能靠死死抓住圆板中间的麻绳,就这样被晃晃悠悠的吊了上去。有恐高症的我心里特别紧张,看着身边的同事,突然特别心疼他们,这7年来不知他们每天都要这样被吊上吊下多少次。

大桥最后接头的安装被业界比喻为海底穿针,而这根针是一个长12米,重量超过6000吨的巨大楔形结构。我们要把它放到水下30米的两截沉管之间,高低差必须控制在15毫米以内。

当天有一百多家媒体在现场进行直播,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随着指挥船开工令的宣布,迎着朝阳,这个六千吨的大家伙缓缓下降。上千人的甲板上竟鸦雀无声只能听见轰隆隆的作业声。我也紧张地屏住呼吸,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那一刻,那种不想辜负国家上千亿的投入,不想辜负那么多人民对我们的关注和企盼、我们想要争那口自主创新的志气、更有想要对得起无数战友们7年来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这些一股脑的都冲入了我的脑海。我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只是一直在等着、等着,期盼着、期盼着……突然,指挥船传来了“合龙成功”的喜讯,瞬时间礼花腾空而起,所有媒体的镜头一下对准了我们,而我们早已顾不得这些,大家抱在一起,高声地呐喊着,激动的泪水在无声诉说着我们那些不为人知的执着和坚守!要知道,同样是海底沉管合龙,沿用欧洲方式,至少要四个月,而我们只用了一天!并且最大误差仅仅只有2.6毫米,这是全世界最小的误差,史无前例!除此之外,大桥更是为世界沉管贡献了64项技术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标准!

七百多年前,南宋诗人文天祥正是在这里感叹国运衰落,写下了“零丁洋里叹零丁”这样的爱国诗篇。今天,数千名辛勤工作的建设者同样在这里见证着全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诞生,见证着进入新时代伟大中国的繁荣富强!

这一刻,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一走出校门就能亲历港珠澳大桥这样的世纪工程,参与到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桥梁已完成了从追赶到领跑世界的华丽转身,在全世界架起了联通世界、联通民心的纽带。就在上个月,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和马尔代夫总统达成共识的一带一路重点工程——马累机场岛跨海大桥正式贯通,为感谢该桥对马尔代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意义,总统亲自将大桥的名字改为“中马友谊大桥”。

每一座大桥的建成通车,都擦亮着“中国制造”的光芒。“中国桥”跨越天堑、联通世界,已成为“中国创造”的践行者、先行者。“中国桥”正在成为一张张闪亮的中国新名片!

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1207/10269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