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化博览 人文专辑 节日专题 2019年元宵节专题 宣讲家网策划

十五之前都是年,元宵节前老北京人还要干这些事儿

2019年02月18日 13:43

相信虽说大家春节假期的余额用完了,但心中还是留着一波儿过年的兴奋劲儿,毕竟元宵节还没过呢不是~!

有句老话说得好:“十五之前都是年!”不出正月十五都是在年里,这个年还没算过完呢!按照咱们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来讲,每年春节的热闹欢庆都会持续到正月十五之后才算收场,人们那颗过年的心才算收住喽。

眼看着离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越来越近了,大家来抓住这春节的尾巴,感受一把元宵节前仅存的“年味”吧!

在老北京人的过节习俗中,过了正月十一,人们不光逛庙会吃喝了,又开始隆重地准备庆祝元宵节,满北京地转悠,开始选购、寻找符合自己家的灯笼,邻街大买卖家儿也开始雇人搭盖门前的灯棚。当年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依然不减当年。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一直热闹到“正月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

正月十二 买灯笼 搭灯棚

明、清时,灯市口是北京最大的灯市,此街也因灯得名。大街两侧店铺、酒楼首尾相连,平日里就游人不断。灯节期间白日为市,晚间放灯,连绵二里。街道两旁搭起大灯棚,挂起各种彩灯。彩灯大多用纱绢制作,也有用玻璃做的。更有令大人孩子都喜爱的还能自行旋转的“走马灯”。别出心裁者,将灯扎成后,泼水冻成晶莹透明的“冰灯”。

在老北京内城“前朝后市”的地安门外,一排排的大买卖家儿,钢灰色鱼鳞瓦的房檐下,一大溜儿生铁铸的铁钩子,间隔半米左右排列在那儿,弯弯翘着老式古朴的造型,这就是当年正月十五买卖家儿挂灯笼用的。从过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各式各样的灯笼挂满了一条街,以示自己家买卖非同一般的大。

以前在老北京,挂灯笼最多的街道,是大栅栏和灯市口,地安门外这条老街辉煌的时候,曾经一点儿不亚于大栅栏和灯市口,因为它是皇城里的脸面。

自从有了灯节就有了灯市。灯与市是两个概念:灯指“张灯”,从晚挂到早;市指“市场”,从早开到晚。明代灯市从东华门向东绵延二里。各种物品摆放在“东安门外迤北大街”,那个位置叫灯市口。到了清代,灯与市分开了,市场移到琉璃厂,张挂灯的地点改在前门和地安门一带。

农历正月十三,相传这一天还是“海龙王”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沿海渔民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祭海活动,祈盼全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按照传统习俗,供桌上摆好了祭品,猪头、鲤鱼、大馒头等。人们焚香化纸,纷纷朝向大海行叩拜礼,震耳的鞭炮声响彻天地,璀璨的烟花更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正月十四 试花灯 旺禽舍

正月十四前后,北京城里街两边儿的酒楼店铺、宅门儿住户,也大都自行挂灯,买卖家儿开始搭灯棚,挂起自家早已准备好的各种彩灯;这些挂在自家买卖铺子前的花灯,迫不及待点着吸引过路的人,这统称为“试灯”,也就是看看自家灯的亮度,灯面儿上画着各种画儿,以此来显露出与众不同,或更希望更多人赞美自家门口的灯。

燃灯之俗始于汉代,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建了道教,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此俗历代相沿,到了隋朝时,每年要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各国使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成为“灯节”,到唐代中期已成定俗。

老年间,到了正月十四,虽然第二天就是正月十五了,但“旺禽舍”的习俗依然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儿。这一天要给宅门儿里添个大牲口,或买个大骡子、大马的都会前往“牲口市”。

北京东城区东四路口往南没多远儿的地方,有一条四九城里颇有名气的胡同,叫礼士胡同。礼士胡同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提起它的名字,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礼贤下士”这个成语,听起来倒挺文雅,其实跟“礼贤下士”没什么关系,早先这里不过是卖驴的“牲口市”,叫“驴市胡同”。后来觉得这名字实在不雅,因此借谐音儿改为礼士胡同了。清朝《帝京舆图》上,这条胡同的标示就是“驴市胡同”。同样是清朝的《顺天府志》上则说:驴市胡同亦称“骡市”。由此可见,当时这里是驴和骡子的交易市场。

直至清末宣统年间,这儿的牲口市场才被废除,人们觉得再叫“驴市”胡同不太好听,这才巧妙地按谐音改称“礼士”胡同。你别看这么个牲口市,照样儿出过不少名人,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清乾隆年间大学士、有“宰相刘罗锅”之称的刘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9/0218/10343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