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才能和谐稳定繁荣发展
2019年02月25日 15:23
今天的中国,出行越来越放心,居家越来越安心。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社会治理“枫桥经验”创新发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平安中国”这张暖心的国家名片更加亮丽。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各地各部门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确保人民居家更安心、出行更放心、生活更舒心。
社会治理亟须顺势而为、奋发有为,人民群众不仅关注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还很关注社会公共安全。2018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黑恶势力是危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疾。从“打”到“扫”,一字之差,彰显决心、振奋人心。
根据中央部署,在此次专项斗争中,参与部门从过去的10多个增加到近30个,更加重视综合治理、齐抓共管;与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有机结合,深挖“保护伞”,更加强调源头治理、标本兼治。
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湖北广泛发动群众,将黑恶势力连根拔起;重庆坚持逐案过筛,对黑恶势力“零容忍”;广东把清理黑恶势力和清除黑恶滋生土壤结合起来……去年8月底9月初,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轮督导工作全面启动,以督导压实政治责任,保障依法规范开展,推进重难点问题解决,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引向深入,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群众最关心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群众最痛恨什么,我们就攻坚什么。人民群众不仅关注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而且更加关注社会公共安全;不仅要求自身人身权、财产权不受侵犯,而且期盼人格权得到充分尊重……
传统犯罪披上“网络”外衣,新型犯罪滋生蔓延,电信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令百姓深恶痛绝。全国法院系统不断加大对新型网络犯罪的惩治力度。最高检明确要求对电信诈骗犯罪坚持做到“三个一律”,即一律依法快捕快诉,一律组成专班集中办理,对重点整治地区,一律加大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的力度。公安机关坚持侦查打击、重点整治、防范治理三管齐下,取得显著成效。
“银行卡被盗刷”“血汗钱投入非法集资和传销血本无归”……当前,网络传销、非法集资、内幕交易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多发易发,防范金融风险是最突出的重大风险之一。对此,最高检充分发挥批捕、起诉职能,坚决查处兴风作浪的“金融大鳄”、搞权钱交易和利益输送的“内鬼”;公安部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强化经济金融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此外,各地各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反复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对涉众型经济犯罪不参与、能识别、敢揭发,不断筑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防火墙”。
狠抓机制改革,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当前,社会治理面临新的阶段性特征,既蕴含新机遇,也伴随新挑战。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各地政法机关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难题和短板,在症结点上出实招,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提高预防预测预警能力,不仅要看破了多少案,还要看预防减少多少案件事故。一方面是创新体制机制,从内部挖潜力;另一方面是深化技术应用,向科技要动力。近年来,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的深度应用,人力部署更科学了,打击犯罪更精准了,治安防控更高效了,社会治理正在发生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一名失踪女孩曾经牵动网友的心。女孩的父母在河北衡水火车站候车时打了个盹,醒来发现女儿不知所踪。警方第一时间立案侦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失踪信息,收到不少群众提供的线索。32个小时后失踪女孩成功获救。
通过新技术手段,全民打拐的良性互动正在形成。平台上线两年多来,截至去年9月15日,平台共发布失踪儿童信息3419条,找回儿童3367名,找回儿童比例为98.4%,其中解救被拐儿童53名。“智慧”正成为各地各部门的不懈追求……
念平安、盼平安、报平安,是老百姓的最大期盼,平安也是国家和老百姓共同的理想。无论是实现老百姓的“平安梦”,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天下平安,梦想才能起航。我们要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努力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一是要不断完善平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实现“问题发现在老百姓身边、解决在老百姓身边”的目标。二是要加快智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全面推进智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覆盖,让百姓一个电话就可以联系上所有相关的部门,确保网格全覆盖;三是要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便民服务建设,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单位集中化办公,各单位流水线作业,确保工作无缝隙;四是要全面推进网上预约、办事服务,百姓点开窗口就可以面对面和工作人员交流沟通,真正做到服务零距离;五是要打造全方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无死角、无漏洞管理。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一是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只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才能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平安是福,平安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二是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要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我们就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中国。三是建设平安中国,我们要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稳定问题、建设平安中国的重大方略和根本途径。
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着力建设平安中国。一是要大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鼓励更多的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平安中国建设,不断擦亮“西城大妈”“朝阳群众”等群防群治品牌,织密平安之网,牢筑平安之盾。二是要不断加强专项治理。依法严厉打击整治影响社会大局稳定、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各类违法犯罪,持续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断完善安全隐患滚动排查、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机制,形成常态化的安全监管机制,有力预防和减少重特大案事件,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三是要不断完善平安中国建设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安全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持续筑牢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整体效能。
感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要求,主动适应新形势,切实增强工作前瞻性,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积极推动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积极推动平安中国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为百姓安居乐业提供安全庇佑,为国家改革发展创造稳定环境,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例栏目投稿邮箱为:anli@71.cn,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9/0225/10351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