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风雨不动安如山

2019年03月18日 09:3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一诗句出自杜甫晚年所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达了诗圣高尚的人文主义情怀。

唐肃宗上元二年春,为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在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第二年,“八月秋高风怒号”“雨脚如麻未断绝”。正如诗中所言,大风破屋,卷走“屋上三重茅”不说,更使得“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在如此动荡社会环境和恶劣自然环境之下,诗人表现的不是自己的身世之苦,而是感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情感,这与后来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高度一致。

这种情怀一以贯之,亦为今天优秀的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它已经不是过去几个“士大夫”的感慨和志向,更上升到一个政党的宗旨,洋溢在每名党员及其所影响的先进分子脑海中。如果说历史上那些仁人志士只是在内外所困之际才发出此高尚情怀,那么对于“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的理想信仰,则表现为对整个人类发展来龙去脉的深刻自觉洞察。

作为共产党人,应树立明确的志向,即“立志”。王阳明讲,“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如果没有坚定的志向,天底下什么事也做不成,“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而此“志”若小,成之事亦不大,所以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这句话尽管侧重于道德修养方面,但借用在立志上也完全合适:只有志向远大,并将志向“立”定了,那些外在的、看起来气势汹汹的“风浪”才不能动摇之。在传统社会中,除了极少数宣扬“大同社会”理想的政治家、思想家之外,一般统治集团仅止于满足“风调雨顺”“天下太平”或至多是盛世的“民富国强”而已,很难再有更大突破。直到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才在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武装下,将美好的社会理想加以赓续和发扬。

理想信仰的远大,源于时间长河中一系列阶段性目标的集合与组成。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它既包含共产主义这个中国人称之为“大同世界”的最高理想目标,同时又存在于当下任务之中,需要建立共同理想,步步趋近,方能最终实现。那些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仅仅将之看作是未来一种制度实现的想法,并没有完全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革命的“历史运动”的真正含义,即向最终目的的进发、前行,本身就在“道”上,如果南辕北辙,或是偏离了这个“道”,就永远也达不到那个遥远的终点。

此外,共产主义政党团体的旗帜和主义,使一代代共产党人接力奋斗,超越了个人生命的局限性,使之不断积累,趋向理想的最终实现。一个政党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树立和坚守自身的理想与奋斗目标;一个人入了党,也要将党的理想信仰变成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以此激励自己、约束自己。政党团体只有与个人目标高度一致,才不至于落空。如果众多党员抛弃信仰,尤其是领袖集团出了大的问题,政党的瓦解是早晚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党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执政能力建设的首位,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首要任务的原因。

理想信念是伟大的,但通往理想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着坎坷和荆棘、考验和危险、挫折和失败。“宜守不移之志,以成可大之功”,志向和理想一旦确定,就要坚定不移,才能最终获得成功。相较于“风雨”的外在考验,内心的煎熬、意志的磨炼则更显非同寻常。自我革命比社会革命更加不易,“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的强化则更加重要。

“风雨不动安如山”,若要稳如泰山,必以修身为本。只有为“内圣”的修为打下基石,“外王”的社会事业才能顺利展开。

(作者:朱康有,系国防大学教授)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9/0318/10374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