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艰苦奋斗思想永远不能丢

2019年03月22日 13:44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讲话时指出,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是成事之本,奋斗是胜利之基。艰苦奋斗是一种崇尚简朴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是一种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唯有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凝聚起团结前进的强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一个时期以来,在少数机关、部分党员干部之中滋长了一股奢靡之风,他们追求山珍海味,尝不惯百姓的粗茶淡饭;追求灯红酒绿,无法与百姓打成一片;追求安逸享受,不愿与百姓同甘共苦。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容易引发腐败,削弱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杜绝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用好“杀手锏”,从关键点入手,向关键处用力。

摄图网_500911621_wx

 

一是用好“教育”这个“净化器”。抵制和克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基础在教育。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对于“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意义,人们容易达成共识。但是,在和平建设时期,要充分认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危害却并非易事。我们党对人民生活的改善,一贯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相协调,非常重视教育和引导社会成员坚持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而享乐主义就是一种心无他人、腐败堕落、作害四方的“独乐乐”,与我们党提倡的与民同乐的“众乐乐”差之千里。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是“一体共生”的,一旦“给享乐松绑”,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其结果必然使整个社会陷于信仰坍塌、物欲横流的境地。因此,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国为民的责任意识,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筑牢克服享乐主义的思想基础。党员干部不是苦行僧,不是清教徒,应当享受正当的物质利益和生活待遇。但是,决不能以权谋私,决不能违反政策法规,决不能违反党章党规。要牢记党章和公务员法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时刻牢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都是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作风的具体体现。党员干部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二是用好“制度”这个“权力笼”。遏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滋生、蔓延,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不易为的保障机制。要把制度建设的重点放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上,放到对公务消费的监督制约上。一是完善公务经费管理制度。各行业、单位、部门都要从各自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公务费用使用制度,核定公务经费标准,规范公务经费使用审批程序,核定部门、单位“三公”经费总额,纳入预算管理。二是建立超预算惩处制度。要制定财政预算、公共预算、企业财务预算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超预算的各种情形,制定明确的惩处规定。三是实行财务收支两条线制度。要对各种行政事业收费和行政罚款,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制度,加强财务审计,防止将超额公务接待费用划入其它科目,让挥霍浪费公款无处入手、无处落脚。四是建立勤俭节约考核制度。要把勤俭节约指标纳入单位、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加强考评、考核,强化考核兑现,对经费超支的部门、单位对照绩效考核办法进行评议、处罚。

三是用好“公开”这个“消毒剂”无论什么东西,捂在不见阳光的角落都容易发霉的,这就需要经常让“阳光”来“消毒一下。同理,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实行暗箱操作,最容易滋生腐败,最容易侵犯群众利益。因为只有公开,才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少犯错误,所以公开就成了最好的“消毒剂”。消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也必须用好公开这种消毒剂。公开重点包括:重大决策、重大财务开支、重大的人事变动、重大法规政策等,尤其是要搞好财务公开,因为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盛行离不开公共财力的付出,财力的付出必然会在财务账目上有所体现。杜绝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监督检查力度,并将监督检查情况以适当的方式及时披露和通报。敢于暴露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对问题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利于问题解决。就当前而言,杜绝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选择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找准靶子,抓住要害,有的放矢,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无藏身之地。

四是用好“审计”这个“评估器”。党员干部一旦染上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需要巨额花销和开支,仅靠单位的正当开支和个人的合法收入远远不够。因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常常与领导干部的经济错误相联系,加强审计就能够发现这些问题与错误。近几年来,我们在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任中审计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因为缺乏经常化、规范化的任中审计,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经济犯罪得以产生。因此,除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之外,更应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任中审计。任中审计可以对领导干部则起到防微杜渐,亡羊补牢的警示和保护作用,避免领导干部多年不审、一审就犯大错误的悲剧一再重演。另外,领导干部的经济错误大多是以国家资产损失为代价,挽救干部,也减少国家资财的损失。通过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性及遵守财经纪律情况的审计,就能够及时发现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部门)有无重大损失、浪费等违纪违规现象,是否存在追求物质享受,甚至纵情声色犬马,讲排场、摆阔气等奢靡之风。

五是织好“监督”这个“约束网”。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回答黄炎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隐忧时说,“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今天,改进作风也要让人人都起来“负责”,让内部监督与社会监督一起发力,这样转作风就能获得长久不懈的动力。一是增加行政的透明度,为群众监督创造条件。权力监督的基本前提是必须让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如果政务不清、规则不明,透明度不高,随意性大,人民群众不知情,那么,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充分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力。只有增加用权力运行的透明度,由“暗箱操作”变为“阳光行动”,群众监督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二是突出群众监督重点,提高群众监督的针对性。群众监督的重点是领导干部,监督的主要内容是领导干部运用权力的情况。三是创新群众监督形式,确保监督效果。要进一步完善群众举报制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网络举报中心,通过举报网站、电子邮件等手段,方便公民举报,提高信访举报的效率和质量。要大力宣传有关信访监督的规章制度,公布受理机关的地点和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建立领导现场办公等制度,使群众监督有章可循。四是强化群众监督的保护机制,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要采取措施,切实保护群众的监督权利。制定严格的信访处理程序,严守信访秘密,切实防止由于工作环节的疏漏而使监督者受到歧视、刁难和打击报复。五是建立群众监督的激励机制,调动群众的监督的热情。要制定奖励监督有功人员办法,形成对群众监督的支持机制。进一步发挥社会舆论、大众传媒等作用,使群众监督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有力支持。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查,严格处理,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监督网络,使享乐主义没有藏身之地。

六是用好“惩处”这把“手术刀”。建立健全有利于厉行节约、不能铺张浪费、不敢肆意挥霍的制度体系,是杜绝奢靡之风的关键。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在于它的科学性、权威性。为此,制度设计要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直指奢靡之风的要害;制度安排要互相衔接,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不能因制度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导致制度失效。制度一经制定,必须严格执行,以维护制度的权威性。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是对制度权威的公然蔑视和挑战,一旦发生绝不能轻易放过。无论是群众监督发现的问题,还是经济审计发现的问题,都要按照规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纵容。对犯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错误的党员干部,轻者教育批评;重者开除党籍,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只有敢于和舍得对犯错的党员干部“动刀”,才能去除党的肌体上的“病毒”与“肿瘤”,确保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也只有这样,才能警示和教育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322/1037998.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招远市委党校)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9/0322/10379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