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浅谈振兴长春电影文化的思考与建议

2019年03月29日 16:30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18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东北三省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明确提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摄图网_500284801

东北人民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东北人文化的自觉对于东北复兴至关重要,文化自觉也是对于自身生存空间、种群地位、历史、文化以及长远发展的积极自主的思考。国家(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精神内核是文化内省力,这也是一种强大的综合力。我们对于东北的历史文化需要一个颠覆性的东北本位的重新认识,要让文化复兴全方位、多角度地展开。从东胡、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洲到现代,东北原住民在历史上长期作为强势力量影响亚洲乃至世界,对中国的文化输出、疆域版图的确定乃至世界民族格局形成产生过巨大影响,这是东北人民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考古研究证明,在黑龙江北岸费力莫斯卡、乌斯季图地区早在大约175万年前就有远古人类生活。吉林省前郭县哈拉毛都镇发现的100万年前的早期文化遗存,同时期的目前全国仅有9处。1982年,在辽宁省阜新沙拉乡查海村发掘出测定距今已超过8000年的房址、陶器、玉器等遗迹、遗物,是目前东北地区也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时代最早、发展水平最高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84年,红山女神穿越历史与我们会面,辽宁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距今大约5500年前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和“金字塔”式建筑,东北文明的悠远足以让世界震惊,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被称为“东方文明的新曙光”。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是可以与古埃及金字塔、印度摩亨佐·达罗古文明相比的世界最璀璨的文化遗迹之一。

可东北人知道多少这些领先于世界的古文明呢?东北留不住人才,除了待遇、发展空间等原因外,还有我们不够认同东北文化这一文化心理的原因。文明的负累即是文明的非理性沉积,也正是因为东北古代文化传承较少,才驱使东北和西欧一样,不懂得取舍,文化曾经的光辉灿烂和后期的经常断续既给了我们独立判断的能力,又给了我们重生的轻松自由。对于文化断代要有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

精神的空虚并不是华丽的首饰、精美的食品这些可以填补的。大致持乐观态度的人都信奉一个结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美国薪水骤降、存款告急、股票猛跌,人们安逸平静的生活被这场危机瞬间打破,但是去看场电影就可以让人暂时忘却残酷的现实,或者让观众从故事中汲取力量,反观美国电影行业并无萧条,反而蓬勃发展,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经济不景气,娱乐有机会”。

经济越萧条、电影业越繁盛的规律,人们称为“口红效应”。这本指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却能大大增加。人们经常购买作为廉价消费品的口红来寻求心理安慰。电影业也一直是“口红效应”的受益者之一,大家也都知道看一场不算昂贵的电影可以带来两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的持续满足感。

我国电影文化市场日渐回暖,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依然势头强劲,在这种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实属宝贵。那么,只要我们能在以长影为代表的原有电影文化基础上打造长春电影文化特色品牌,这就不仅会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还能为长春营造鲜明的文化氛围。

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条,设立可持续性发展及科学管理的方法,依托好长春丰厚的电影资源,便是长春电影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推动长影创作和生产能力,保护长影文化品牌。长影厂要转变机制和转变观念才能提高竞争力。一是在影视创作上保持创意为核心驱动,提高影视项目的策划水平,以国内一流的影视策划中心为目标;二是要坚持和弘扬长影主旋律电影和小成本艺术电影风格与特色,打造主流电影文化品牌;三是进一步完善长影的大产业链建设,加快长春电影世纪城后期工程建设;四是在制片加工上以洗印来拉动,把长影洗印努力打造成为国内效益最好的洗印厂。

办好中国长春电影节这张长春电影的文化名片,突出中国长春电影节的特色。一是长春电影节要形成与国内其他电影节不同的差异化特色,就需要根据自己的文化基础和资金运作实力确立自身的准确定位。比如可以成为主推华语新锐导演为主的电影节,吸引尚未成名却具备一定资质的青年导演,让长春电影节成为他们事业走向成功的阶梯。不仅于此,在形成总体特色的基础上,建议每届都有一个不同主题。或是推介影视界的新锐导演,或是突出电影艺术特色;或是城市电影题材,或是乡村电影内容;或是体现风光电影,或是再现动物题材;或是历史题材的,或是现代都市风情的等等。柏林电影节突出的是“政治”,戛纳电影节体现的是“艺术”,威尼斯电影节钟情于“商业”。要突出和强调长春电影节的特点,既然比不了全面,不如专攻一个题材。以小成本制作的影片或是以短小精悍的影片为主。二是建议设立中国国际电影艺术成就奖项。将市场运作、企业加盟、院线联合,整合成电影艺术联合体,为发展电影文化,弘扬电影艺术发挥其主体功能作用。三是加大市场运作,以市场为导向来开辟多元投融资渠道办好每届电影节。此外,可以设立文化信贷,大力支持长春电影文化项目,设立长春电影文化微信公共账户,邀请国内外有识之士资助。

 

让电影文化主题活动百花齐放。可以举办德国电影周(或者德国文化节)。长春和德国颇有渊源,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是知名的国际三大电影节,是电影的圣殿,而一汽大众集团是长春的龙头企业,经济支柱。在万达国际电影城的支持下做展映,在长春开展德国电影周,必定会得到一汽大众集团的支持。长春对德国文化的认可,这也会让德国人对长春的经济投资更充满信心。二是举办“长春青年DV作品展”。每年10-11月份期间,在长春各大高等院校中举办“长春青年DV作品展”,每两年一次的长春电影节也可根据此活动专门设立奖项。制作专门的网站,在长春的高校学生,或者省内的高校学生(留学生)均可通过网站下载报名表格。设立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等不同类型的单元。活动期间组织研讨会,并建立专业的权威的评委组。

借鉴中国电影网、豆瓣网等深受广大受众喜爱的电影网站的经验,充分利用吉视影视频道、长影频道、长春影视频道的传播媒介与传播平台,打造国内最大的电影门户网站和全球最大的中文电影网站,宣传国内外及长春电影文化讯息;与全国的大专院校联合举办大学生电影艺术节;举办“新时代长春梦”、“我眼中最美丽的城市”、“长春四季”以及电影摄制专题座谈等主题活动,提高专业频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扩大影视文化的传播。采取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加强长春市内各高校的影视专业建设。设立各个国家的电影名片展映周专栏;举办全国影视原创作品展映活动。

在长春大力传扬“电影文化城”文化,将“电影文化城”文化注入城市血液。一方面,创作撰写专著,举办电影知识竞赛、电影歌曲演唱比赛等,形成全民关注电影文化的新高潮,进一步向来长春的宾客弘扬城市文化精神,深深凝聚市民的电影文化情结。在长春的繁华地段,择地摆放电影文化标志性城雕及雕塑群,“长春站前广场”、“龙嘉国际机场”、“市政府前广场”或“高速公路出口广场”皆为佳选,使其既表达电影文化城的生动,还能表达雕塑艺术城的亲和,在整个城市营造浓郁的电影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新媒体、电视广播、平面报刊设立常年标志性电影文化、电影产业专栏,在城市重要地点和醒目位置设立系列的主题路牌,广泛进行公益性普及和宣传。

长春作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有责任、有能力延续中国电影的新记忆和传承中国电影的历史。可以在长春建立中国电影明星馆,邀请田华、牛犇、李保田等老电影艺术家参与,他们经历了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数字化放映到3D银幕的流变,这些老电影人从未停止为中国电影鼓与呼。让闪耀在屏幕里的人物“走出来”、让电影文化在市民生活中“活起来”。

注重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主要是培养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技术人才和主创人才,预留艺术探索片的创作空间。借鉴影片《集结号》的市场营销模式,在协调国有厂之间进行主流商业大片的联合生产之时吸纳院线投资参加影片生产制作。合作进行大片生产,国有电影集团既可以采取成立相关联盟作为固定合作平台,每年专门进行大片生产的题材规划、融资协调、发行规划战略的制定,也可以寻找临时的合作伙伴。整合及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建议保留长影厂原厂址的建筑,改建成长春电影博物馆。培养和建立职业经理人式的纯粹的制片人队伍。借鉴华谊兄弟影业集团、中影集团和上影集团的模式,建立责、权、利相配套的独立制片人工作机制,根据国情与市场,积极发挥制片人的作用。坚持改革,积极探索符合中国电影市场化的运行模式,实现高投入高回报的战略目标。

提供政策支持促进长春电影市场的繁荣和健康发展。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瑞典政府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模式,免征电影院票房收入的娱乐业税收,让影院股东把票房收入的10%拨入新建立的电影基金会——瑞典电影学会,作为发展电影产业的保证金。瑞典政府为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发展电影业,将与电影有关的社会各方都纳入到电影学会理事中,每隔四年签署一份协议,为未来几年电影业发展制定总体规划,利用好一部分税收给企业以必要的扶持。应发挥长春文化城市的特色,建立电影艺术人才库以及艺术创作、影视生产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有重大突出贡献的艺术家、企业家的电影创作和生产提供必要的启动资金。

文化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它是一座城市里几代人不懈奋斗所凝聚的精气神,是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是对当代价值的集中反映,文化的氛围需要循序渐进去培养、去营造。

电影文化应该成为长春这座城市最具品牌价值的文化标记。因为电影文化更具有开放性,更符合长春城市实际,内涵与外延的关联性、发展性更好,由产业到生活的发展更长远;电影文化也更能表达全体市民心中的电影情结、电影消费意识的汇集;电影文化联系市民素质的提升,更能连接起长春的产业发展、社会发达、民生进步等城市价值元素,又连接文化产业态势。所以,我们提出:重塑长春电影文化精神,构筑“电影文化城”,既要重视改造提升,更要延续历史的文脉,注重彰显文化元素,在把握历史文脉中彰显长春城市特色,乘势打造独具长春特色的城市形象;进而凝心聚力,使长春人共同携手培育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争取长春“电影文化名城”的最佳例证,在新时代为长春的“城市梦”而拼搏。长春电影文化是过去的标本、也是现在的样本和未来的资本,更好地体会电影之美、艺术之美、生活之美,使长春成为充满吸引力的诗意栖居之地,努力把长春打造成为一座有文化、有传承、有故事的现代化城市。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610739169。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9/0329/10392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