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学习心得

基层年轻干部锤炼“五言法则”

2019年06月24日 16:18

《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对侍臣说:“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意思是,言语对君子来说及其重要,说话并非易事。基层年轻干部,往往是出“家门”入“校门”,出“校门”入“机关门”的“三门”干部,于他们而言,说话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有的理论知识丰富,讲起理论来头头是道,但与群众沟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顺畅,总有一种“各说各话”的尴尬,沟通效率和效果并不理想。

在基层,语言沟通是干群之间常用的方式,也是保持良好干群关系的关键一环。然而在干群沟通中却存在一些干部的“雷语”让人觉得不合时宜、啼笑皆非。有“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的推诿式沟通,也有“还没上班,谁叫你来这么早?”的官僚式问话,更有“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的对立性沟通……如此种种,既丢了干部形象,也损了群众信任。

良好的干群沟通,所体现的不仅是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体现的是干部的综合素养,因此,把话说好,说到群众心里去,既是一种工作方式,也是一种基本能力,干部学会说话本身就是一门“学问”。笔者认为,基层年轻干部不妨从这样几方面来锻炼“说话能力”,用好干群沟通的“五言法则”。

重视语言积累。“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与群众沟通最为首要的就在于有话可说,这种语言源自平时工作的积累,而这种积累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实践中累积,二是在文献典籍中获取。具体而言,一方面,要了解群众说话的方式,善于运用群众常用的俚语、歇后语,比如:毛泽东同志讲“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邓小平同志讲“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这些语言鲜活、生动,群众听后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要向古人和中外优秀语言家学习,了解他们与人沟通的方式方法,进而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敢于就事论事。“一言不实,百事皆虚。”和群众沟通要把握沟通的关键点,围绕所讨论的事情来沟通,绝不能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一方面,我们常说干部脚下有泥,群众心里才有底。干部要到群众中去了解实情,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帮助群众找到适用的政策办法,因此,干群有效沟通的前提就是要把准事实;另一方面,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直面问题、就事论事,不报虚情、不说假话、空话,拒绝“拔高式”总结、“跃进式”汇报,公道正派说话、真心实意做事。

饱含真情实感。“动人心莫先于情。”在干群沟通过程中,语言应该是干部内心的真情表达,情真才能意切。还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一开口就说“让大家久等了”;在走访云南鲁甸灾区群众时,吃饭、补助、收入等都问得十分仔细,还摸棉被问“暖和不暖和”。这些话语里,都透出的是总书记的真情实感,让人听后倍感亲切和温暖,这些朴实的话语最能浸润人心。因此,在与群众沟通的过程中,要把群众当作亲人、朋友,带着感情去沟通,只有这样群众也才能回馈以真情、道出实情。工作中暂时难以解决的困难,也容易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群众的理解。

善用管用语言。“为官避事平生耻。”时下一些干部在与群众沟通过程中,话语里多是些官话、套话,既没有针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也没有能够促成问题解决的实质性办法,让群众听完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这样的干群沟通很显然是一种无效沟通,很容易引起群众反感。因此,在与群众沟通中,应有敢担当的勇气和智慧,既要有问题的原因分析,做到一针见血,也要善于谋划对策、切中要害,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沟通的实质性效果。

保持底线思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干部与群众沟通,要以政治意识和规矩意识为准则,弄清楚良好沟通的大前提,才能确保这种沟通效果不偏离法制轨道。近几年,因“祸从口出”而落马的官员和名人也不在少数,他们往往是没有区分说话的对象、场合、主题,而成为众矢之的。因此,在说话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底线思维,把握好说话的“度”,决不能妄议中央大政方针,处理好“能说会道”和“能不能说”的关系,确保说话有理有据、有礼有节。

古人云:一言可以丧邦,一言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在与群众沟通的过程中,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学会换位思考,在与群众的良性互动中知民情、晓民意,认真倾听百姓诉求,妥善化解基层矛盾,用良性沟通与互动架起干群连心桥、画出干群同心圆!(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624/1048164.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人民政府)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9/0624/10481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