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挖掘道德精神“富矿” 构筑中国精神

2019年08月09日 16:13

“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德”是立身之本,兴国之基,中华民族向来就有着崇德尚道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就加强道德建设数次强调:“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道德问题是做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要“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古人常说,“罪莫大于无道,怨莫大于无德”。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是催人奋进的引行灯。道德品行修养,古往今来都被人们看作是立身之本、治国之要,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修养素质,关乎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关乎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亦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意识和道德责任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那么,如何加强道德修养?有人主张“个人自扫门前雪”的“弱德”说,有人推崇“绌身而就群”的“群德”说。窃以为,无论“弱德”还是“群德”,都应该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  

首先要明确,德,本身就意味着“真、善、美”,“弱德”不是自私的个人主义,而是一种“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的高度自律、自爱,是“不倚外物而反求诸己”的坚忍、谦卑、内敛,但坚守原则、以退为进、充满力量的智慧和美丽情操。无论以修身齐家、达观处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还是以诚实守信、奉规守约为代表的现代规则,处处都有“弱德”的影子。“弱德”强调“慎独”和“自省”,强调行使权利、主张诉求应有边界意识,不以个人举止打扰别人权利,不因自我存在妨碍他人自由。“弱德”不是无为,而是内向修身有所为,慎独慎微慎初,外向克己有所不为,达成的是群己权界的和而不同,正所谓“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群德”代表广泛群体的社会“公德”和“大德”,为集体利益积极作为,是一种性情中的奉献、大爱。当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冲突时,应选择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看淡个人得失,关怀公共、守卫群体,“群德”所托举的,是包含自我权益在内的公共利益、共同福祉。它的核心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报国之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为民之情,“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修身之要”。白求恩、刘胡兰、雷锋、杨善洲……一个个普通而充满力量的名字,是“群德之善”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体现出的完美注脚。

相较“弱德”的内向坚守,“群德”侧重向善而为、见义敢为,达成的是公益众利的和合共进。“弱德”与“群德”,一个突出主动修身,一个突出主动为善,一个强调“独乐”,一个强调“众乐”,唯有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奏出最美的文明和声,在“大德”“公德”面前“做好自己”。

“群德”是目标,是纲领,是旗帜,为“弱德”提供生长的优良环境和共同奋斗的方向。“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之一,“集体主义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道德建设最怕形成“破窗效应”,即一个窗户打坏了没人管,其他窗户也随之相继毁坏。如果社会公德遭到了践踏和破坏,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就可能会瓦解,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将被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一个国家想要和谐稳定,必然离不开公德的建设和发扬,也需要用法律、纪律、制度,严守道德底线,使人们对道德底线有敬畏之心,牢固确立道德底线不能触碰、道德红线不能逾越的观念。

“弱德”是基石,是源头,是根本,强化“群德”,必须先提高社会成员的个人品德为其提供源头活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无论是提高社会公德、加强职业道德和弘扬家庭美德,都离不开加强个人品德也即“弱德”建设。高楼大厦也需一砖一瓦建成。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没有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就谈不上公德心、责任感和荣辱观,道德建设离不开“以人为本”的原则。“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只有重视个人品德教育,人人讲道德,人人重修养,人人促和谐,做到“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使道德外化于行,成为亿万人民的实践,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才能落到实处。

纵观改革开放40多年来,虽然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文明、理性正成为时代底色。但是在社会道德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诸如 “三鹿奶粉”、“长春长生疫苗事件”、高学历博士高铁“霸座”、错过一站演变成错过一生的公交车悲剧以及有些医院以药养医,有些医生收受红包;有些教师教学时课上不讲、课外讲;有些媒体利欲熏心制作虚假广告,赚取眼球炒作假新闻;执法人员吃拿卡要,不秉公办事等等,一系列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之类事件格外刺目,不断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挑战着社会的公序良俗,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社会转型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道德建设依旧任重而道远。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挖掘道德精神“富矿”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严以修身、严以律己,见贤思齐、明德惟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争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809/1053831.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陕西省府谷县文旅局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9/0809/10538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