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化博览 人文专辑 节日专题 2019年教师节专题 教师节•师者说

于漪: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2019年09月02日 15:51

从教67年,上了近2000节公开课,写下4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她的名字和语文、和基础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师生。“站上讲台,就是我的生命在歌唱!”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用一生实践写就了这句话。

于漪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语文教师。1951年,她大学毕业走上讲台,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在教学上,于漪从来不重复自己,为了备好一堂课,她常常花上十几个小时。一位青年教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了于漪的3000多节语文课。她最深切的感受是, 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于漪也绝对不讲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

在教育界,于漪被公认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标志性人物。从1951年站上讲台,她始终在探索中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方法。“在我的课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发光体”,于漪率先倡导将“我讲你听”式的线性教学结构改为网络式、辐射性的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产生广泛影响。1978年,于漪提出“教文育人”思想,即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构建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语文教学课堂。1996年,她倡导“弘扬人文”的主张,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语文性质观的反思,促进了语文学科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步入新世纪,于漪又提出语文学科要“德智融合”,即充分挖掘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将其与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相融合,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加强教师的育德能力,得到全国教育界高度认可。

“教书除了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最重要的是熏陶思想。老师要站在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高点上,将平凡的工作和孩子的今天、祖国的明天联系在一起。今天的学生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更是后天的民族竞争力。”于漪常常对青年教师这样说。

于漪非常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了教师与教师间的师徒“带教”方法。为了系统地培养青年教师,她成立了“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于漪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来自全市各区县的几百名年轻教师,在于漪的帮助下成为教学骨干。“我很骄傲,我带出了年龄跨度达三代人的特级教师”,于漪说,“我老了,做不了太多事情了,而教育事业是常青的,中青年教师的手里掌握着国家的未来”。

六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于漪留下了无数经典教案和闪烁着智慧与人格魅力的教育思想,有着难以计数的各种荣誉,但在心底,她最喜欢的还是被学生亲切地叫上一声“于老师”。她说,讲台是她这辈子最舍不得、最牵挂的地方,令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在闪光。

刊于《教育家》2019年3月刊 总第165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9/0902/10568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