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化博览 人文专辑 节日专题 2019年重阳节专题 重阳怀想

登高望远话重阳

2019年09月18日 15:41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女儿节、茱萸节、老年节等,各地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吃重阳糕等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不断延展丰富,成为留存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全国法定的“老年节”,为重阳节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重阳文化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出哪些民族精神?如何挖掘更丰富的节日形式,让这个古老的节日与时代、与社会、与百姓生活结合得更紧密?就此,记者采访了多位文化界人士和民俗专家,共同探讨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悠久重阳文化

从中华文明历史深处走来

“踏着金秋的脚步,感受诗歌的韵律。让我们以情感作酒,以诗歌当杯,共赴一场流光溢彩的诗歌盛宴……”10月15日,“浓情敬老、诗意浭阳”重阳节主题诗会在唐山市丰润区福源老年公寓院内举行。随着主持人的诗意开场,由丰润本土诗人创作的《七律·九日登松林山》《五律·重阳有寄》《我的亲生爹娘》等十余首原创诗歌陆续呈现。“以诗寄情”延续着千百年来重阳节的古老习俗,体现着中华儿女对重阳节的文化认同。

“‘重阳’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学者刘海霞介绍,历史上对于重阳的记载众多。《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等活动。早期的重阳文化,反映的是中国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广泛流传的是源于东汉的‘登高避祸说’。相传重阳这天登上高山可祈福保平安。”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绍本说,关于重阳节的起源传说,还与古人祭祀“大火”的仪式有关。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在农历九月隐退,这也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古人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祀仪式。这也是重阳节相关仪式、信仰的民间表现。

重阳节作为国家官方法定节日始于何时呢?据记载,正式将农历九月九日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是在唐德宗李适年间(780年-785年),因大臣李泌上书奏请,官方才布告天下,将重阳节列为“三令节”之一。传说,真武大帝(玄武神)生于三月三,卒于九月九,于是九月九日便成了避邪、延寿之日。其实,按照天地日月运行规律,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间争相趋之的重要民俗事象。

刘海霞认为,不论是祭祀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百姓文化认同感,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因此,承载着诸多民俗和历史内容的重阳节,便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源,以其独有的魅力,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丰厚文化内涵

展现重阳节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

我国传统节日大多都有着极为丰富的节俗娱乐活动形式,重阳节也不例外。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经有了饮酒、赏菊等习俗。随着时代变迁,不同的节俗逐渐融入其中,赋予了重阳节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和迭代更新的旺盛生命力。

“历经漫长的演化和升华,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耦合了众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在我国众多传统节日中独树一帜,别具价值和风采。”省民协主席郑一民介绍称,重阳节不只包含敬老爱老的文化内涵,其他民俗活动众多,文化内涵相当丰富。比如登高望远,是对大自然的礼赞和生命的敬重。农历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五谷入仓的季节,人们感念大自然一年的眷顾和恩赐,邀亲聚友以郊游、野宴和登高的形式“辞青”“迎冬”,既是欣赏自然、赞美自然、崇拜自然、敬畏自然、感恩自然情感的隆重表达,也是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动写照。插茱萸等古俗则是民间驱邪祈福的行为。郑一民认为,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们用天然药物茱萸等调整体魄健康,使其适应自然气候变化,这是历代先人在实践中的发明和创造,是中华智慧的结晶。消灾祛病,健康长寿,对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

重阳节习俗中,有不少内容与菊花相关,如赏菊、咏菊、画菊、饮菊花酒等。“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和菊崇拜。”郑一民认为,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神奇药效而受到崇拜,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翻阅史册,历代赞菊颂菊之诗篇多达千余首,既赞美它的绚丽多彩,更颂扬它傲霜绽放所展现的那种不畏秋风寒霜的精神。正是在这种年复一年赏菊赞菊的文化熏陶中,中华民族养成了不畏强暴和不惧困难、敢于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和强敌的品格,敢于担当和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

此外,中华民族自古以农业立国,由此产生的各种节气风俗,无不带着鲜明的农耕文明印记。重阳节做糕食糕点的习俗不仅反映了农耕社会自然生态变化的规律,也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期盼的表达。“重阳糕”,意在取汉语谐音字“高”,于是它便成了重阳佳节寄托人们成长、向上、进步的象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中就体现了重阳节兄弟之间的彼此挂念。“重阳节也是一个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节日。”在刘绍本看来,重阳节是一个对亲人、对社会都给予温馨祝福的节日,包含着文明、和谐、友善等诸多文化内涵,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陶冶情操、滋养心灵起到了积极作用。多角度挖掘这些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全社会形成文化共识,有助于涵养民族文化自信。

双“九”还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之意。自汉代起,中国民间便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因此,重阳节被赋予了敬老孝亲的内涵。

“敬老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在现代社会敬老与爱幼一样也是人权文明的标志。”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梁勇从源头解析重阳节敬老习俗的文化内涵称,中华民族具有敬老爱幼的优秀文化传统。《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提倡尊老敬老的美德,每年仲秋之月,要“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颁发养老令,汉文帝再颁养老诏,明确规定不同年龄段的老人享有不同的福利。正是由于历史悠久的敬老传统美德,在中国产生了百龄眉寿、长命百岁、长命富贵、龟鹤遐寿、寿比南山、万寿无疆等吉祥词语。

创新节日形式

传承弘扬重阳节的时代价值

在两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重阳节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世代流传,“祈寿”主题逐渐和中国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发展出了敬老爱老的浓浓深情和不惧困难的民族精神。如今,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设为法定“老年节”,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进一步激活历史传统,唤醒文化记忆,使重阳节更显迷人魅力与时代光彩。

“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在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意义重大。”刘海霞认为,把重阳节定为老年节不仅仅是单纯的敬老孝老,更是融合代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之举。因此非常有必要创造一个全民表达“敬老、爱老”情感的环境和氛围,鼓励社会全民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让重阳节更好地与当代社会生活相融合,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发扬光大,促进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每逢重阳节,我省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敬老爱老活动,不断深化大众对重阳节的认识,推动了整个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和重视。

省文明办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有关通知精神,全省各地以“崇老敬老、厚德仁爱”为主题广泛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志愿服务、登高赏菊和广场舞、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弘扬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丰富了广大城乡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重阳节文化氛围。

随着时代的发展,源于农耕社会的重阳节文化内涵及民俗事象也在不断发生演变。有关专家学者认为,只有不断创新节日形式和手段,才能让重阳节这个世代传承的古老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

“节日是人民创造的,也要让人民共同分享。”郑一民认为,应发掘重阳节的地域特色文化元素,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振兴中,让节日成为城乡一道亮丽风景线。开展重阳节进校园活动,从青少年抓起,使重阳节成为青少年传承民族记忆的活动载体。应在大中小学校组织优秀传统文化讲座,组织多种形式的缅祖、思乡、念亲活动,或郊游登山或开展进村入户访老问贤活动、孝亲感恩活动等。利用重阳节这一节庆节点,在城乡举办诗歌朗诵会,讴歌时代、英雄和先贤;创办农产品尝新尝鲜大集,让人们在享受五谷百果的香甜中生发保护环境、爱护自然、敬重农村农业农人的情愫,助力乡村振兴。

“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发展态势,为重阳节注入了新的时代价值。首先,鼓励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大自然的美好情景中登高赏秋,让人与自然更加亲近。其次,重阳节也给我们提供了人与人之间表达相亲和谐的情感机会。”刘绍本认为,传统节日更集中地体现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重阳节也不例外。要注重加强重阳节传统美德与现实意义的学习、宣传、引导,更广泛地传播节日中蕴含的文明、和谐、友善等文化内涵,使这些优秀的价值观念植根于人们内心深处,涵养大众精神家园。

刘海霞建议,针对老年人,要以“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宗旨,设计一些普适老人的文化活动,通过一些特定的仪式彰显人生晚年桑榆未晚的价值观,激发起千百万中国老年人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情怀,焕发他们的青春、活力、勇气。鼓励老年人共同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体验美好人生,也是重阳文化的另一种诠释。(记者 曹 铮 刘 萍)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9/0918/10593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