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恒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2019年11月13日 09:4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从根本上揭示了不忘初心的本质,就是永远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永远不忘人民、不负人民。党员干部要化初心为恒心、以恒心守初心,一辈子不忘入党时的庄严宣誓,一辈子践行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

(一)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革命烈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深情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第一次阐明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

为人民服务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在人类历史上,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彻底、全面地回答了谁是历史创造者的问题,创立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思想体系。这正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论源头。毛泽东同志从这一立场出发,提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群众观的价值指向,并精辟地概括为“为人民服务”。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升到党的唯一宗旨的高度,并将其载入党章延续至今。为人民服务宗旨思想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成为我们党最鲜亮的政治底色。

为人民服务的提出,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改造和升华。“民本”一词,最早见于《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就是国家的根本是人民,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安定太平。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当然,古代民本思想的本质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其阶级局限性十分明显。毛泽东同志将传统文化中“国以民为本”的思想以及“重民”“养民”“恤民”等观点升华为“立党为民”的建党学说,将传统政治中的“听政于民”升华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明确指出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共产党人要做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当官做老爷”,等等,这些都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并实现了质的飞跃。

为人民服务的提出,是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立场和使命的凝练和昭示。为人民服务,揭示和展现的是党最纯朴的感情、最真诚的态度、最鲜明的目的,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追求。98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根本宗旨,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证明,没有一种初心,比为人民服务更崇高;没有一种使命,比为人民造福更伟大。我们党依靠根本宗旨赢得最广大人民的信任、拥护、支持和爱戴,并最终夺取了政权。同样,要保持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确保党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

(二)

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个基本方略之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提出,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再强调、真坚持、新诠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永远不能变,变了就要变质、变色。习近平同志对此理解得最深、领悟得最透、践行得最彻底。他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共产党人处理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等等。这些重要论断,是习近平同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从政实践的一贯追求。习近平同志不管何时何地,不管在什么岗位,都始终践行党的宗旨,诚心诚意当好人民公仆。为民爱民、亲民重民、厚民靠民,是贯穿他从政实践的唯一主线。在正定工作时,他总是骑着自行车往乡下跑,同群众打成一片。在福建宁德,他推行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在福州,他倡导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四个万家”活动。这些早年的从政实践和亲民爱民情怀,日积月累锻造了习近平同志“服务人民”“奉献人民”“不负人民”的宝贵政治品格。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为民爱民亲民的真挚情怀。“人民”二字,在习近平同志心中重若千钧、重如泰山。他总是把自己看成是普通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对人民始终怀着真挚而深厚的情感。他曾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在回答关于“当选国家主席时什么心情”的提问时,他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些质朴的话语,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同志始终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为民情怀和博大胸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是习近平同志公仆情、群众情、民生情的自然流露,也是其为民情怀在思想理论上的提炼和升华。

(三)

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天职”。共产党人要履行好这一神圣天职,就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竭力为人民奉献,体现到日常生活里、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尤其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处理好民与我的关系,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清醒认清自己,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共产党人必须回答好的首要问题。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而我们只是天地之间的一粒尘埃,只是人民的勤务员。事实证明,只有我们把人民当亲人,人民才会把我们当作亲人;只有我们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才会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不到这些,就不可能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就可能把自己当成“官老爷”,就会在群众面前傲慢懒散、专横跋扈,甚至漠视群众疾苦、侵害群众利益。

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高度统一起来。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从来都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对党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对人民负责,就是对党负责。”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处理好对上与对下的关系提供了重要遵循。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做到对上负责,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对下负责,最根本的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高度统一,最根本的就是要持续改造思想、改进作风,坚持公心对上、真心对下,自觉为党分忧、为民谋利。

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变为实际行动。习近平同志指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对党的宗旨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真正将宗旨观念内化于心、入脑入心,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真心诚意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其次要坚持学以致用,真正把为民宗旨外化于行、落到实处,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处理好始与终的关系,把为人民服务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作为自觉追求。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路再长,使命不能变;事再难,初心不能改。作为共产党人,要坚持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一以贯之、矢志不渝,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作为终身奋斗追求的价值目标。

(作者系海南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9/1113/10663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