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治“管卡压”仍需向内部“特权”开刀

2019年11月18日 14:52

据媒体报道,因“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层层设限,导致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引进困难重重”,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近日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发文通报批评。

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高层次人才引进难,是制约甘肃发展的瓶颈。对此,甘肃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于今年2月28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22号文件”),将引进高层次人才由过去的事前审批改为事后备案,给用人主体放权。可1个月后,甘肃省人社厅就出台文件为人才引进设卡,将“22号文件”要求的事后备案变相改为多重前置审批,使甘肃高层次人才引进陷入困境。有媒体解读为“放管服”变成了“管卡压”。显然,这是“放管服”改革走样的典型案例,由此揭示了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政府职能转变仍需下功夫补“短板”。众所周知,“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 “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22号文件”的“事后备案”核心要义就是要简政放权,降低人才准入的门槛,以破解多年来人才引进上的难题。人社部门将“22号文件”要求的事后备案变相改为多重前置审批,不论是什么原因,明显给人一种迷恋审批权的印象。坚持“多重前置审批”与“放管服”改革相悖,也由此使“放管服”改革无法落地,这绝非小事一桩,而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短板”,应该成为反面典型,让更多地方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审视整改,尽快补上“短板”,防止复燃。

政府职能转变重点仍然是自我削权。我们常说,“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这是对“放管服”重要意义在认识上的一种说法。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措施,“放管服”改革成效有目共睹。但也要清醒看到,“放管服”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一些领域的审批程序仍然繁琐、环节依然较多;一些已决定取消的收费项目仍改换名目照收不误;还有个别地区“上面打一下、下面才动一下”,消极应对,主动改、创新做的意识不强。从甘肃这个案例看,除了迷恋审批权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害怕承担备案而可能出现的责任,想以前置审批来规避本部门的责任。这就是当下群众反应强烈的责任约束之下“不作为”或“慢作为”的现象,实质上是缺乏担当作为的表现,也是一种错误的权力观使然,仍然需要从解决政治站位和思想作风入手,认真整改,切实在自我削权、强化服务上有一个重大转变。

纠治“管卡压”需强化初心意识。“放管服”改革本质上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让群众获得感更强。承担“放管服”改革任务的所有部门都应该守住这个初心,正视并纠治推进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担起简政放权促进事业发展的使命。要以简政放权、“放管服”为基础,把服务意识、服务理念贯彻到政策制定、政策执行的各个环节之中,真正将政府打造成“服务型政府”。要对内挖潜,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将服务事项更加简化。要顺应事业发展需要,营造有利于激发人才竞争的环境;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聚焦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难点、痛点和堵点,有针对性地提供群众所需的公共服务,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和群众获得更多便捷优质的公共产品。(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1118/1067230.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民政局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9/1118/10672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