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文化

从《黄帝内经》看养生

2019年12月30日 16:25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渊薮。《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81篇。

《黄帝内经》之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该书以黄帝和岐伯等人对话的形式写成,作者似乎就是黄帝和岐伯等人。但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云:“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所以黄帝、岐伯等显系托名。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内经》非一人所作而是集体、多人长期努力的结晶。它也不是初创之作,而是经过编纂的作品。成编时间大约从春秋战国至两汉之间。《内经》的内容不局限于医学,而是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密切相关,是一部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著作。从医学来说,《内经》涵盖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全部内容,包括:养生、阴阳五行、脏腑(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针刺、五运六气等。

天人合一的人体理论

无论何种医学总是要以某种关于人体生理、病理为其理论基础的。现代医学是建立在以解剖学、生理学为基础的现代生命科学之上。中医学也不例外,也有自己的人体学理论。《内经》医理是已经成熟的医学理论,其产生要远早于《内经》成编时代,所以中医人体学理论至少诞生于2000多年之前。在那个时代,还不可能产生以精细的解剖、生理学为基础的系统人体科学理论,只可能有些简单的关于人体生命的理论知识。但是临床实践却需要完整的人体生命科学理论指导。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我们的祖先非常有智慧,他们绕开了以解剖、生理学方法来精细研究人体生命现象的思路,根据天人合一的理念,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建立人体生命学理论。

《内经》脏腑(藏象)、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的人体生命理论。这一理论是古人依据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基本解剖、生理知识,再结合精气论的哲学思想和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建立的。脏腑,即五脏六腑。古人通过解剖观察发现,人体内的众多器官可以分为以胃肠系统为主的六腑系统和心、肝、脾、肺、肾五脏系统。脏与腑的分类体现了深刻的古代哲学思想。首先,脏腑(古作:藏府)之名是取外部建筑“藏府”而来。藏与府是古代两种不同功用的建筑,藏是存贮国家珍贵宝物或典籍的地方,如“宝藏”。“藏”一般是静止的关闭不开的,属阴。“府”是存储民众上交的布帛、粮食等物资之处,这里的物资经常出入,府是活动的开张的,属阳。古人发现,六腑是中空的器官,而且其中的存储之物是经常流动出入的。五脏中的存储之物,如心中的血、肺中的气等,乃至很难确定其中到底存有何物的脾、肾,这些东西是静止的,不能随意出入。因而古人认为“藏”中存储的是精气。这种思想的形成是哲学思想指导的结果,古人认为精气是生成万物的基础,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本质。所以形成了五脏储藏精气以供给生命活动的思想。取象比类外部建筑的“藏”储藏宝藏、静止不动的特点而把心、肝、脾、肺、肾命名为属阴的五脏;同样,把以胃肠系统和膀胱为主的活动的空腔器官命名为属阳的六腑。至于五脏六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也是根据,阴阳五行、四时阴阳变化的理论,结合对疾病现象的观察而形成的。

经络是运行气血,沟通上下内外,传递信息的网络系统。经络即经脉、络脉的简称。人体血脉系统是形成经络概念的基础。脉的概念取象于自然界的河流,河流从源头发出后形成不同的支流,称为“派”。“脉”的另一种写法是“脈”,是同源字。河的支流为“派”,人体广布的血脉如同自然界的河流,取象比类,故称“脉”。人体纵向行走的脉称为“经”,分支别行的脉称为“络”,这取象于纺织的经纬。纵向的称为经线,横向的称为纬线。人体正经是12条,称为12经脉,这取象于1年的12个月。另外,还有奇经八脉,奇经与正经相对,正经好比主干水渠,奇经好比湖泊。经络在内与脏腑相互络属,在外与肢体官窍联系,这样就构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结构。这样就可以来阐明生理、病理变化,指导临床实践了。

养重于治的医学目的

一般人可能会以为发生疾病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治愈疾病就是高明的医学了。但《内经》认为最高明的治疗是通过积极的养生措施,不生病,才是至善的医学目的。这就是“治未病”。因为疾病是对人健康的伤害,即便能够治愈也不如不生病。《内经》认为发生疾病才去治疗,就如同口渴了才去挖井、发生了战斗才去制造兵器,不是太晚了吗?所以高明的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里体现了中国古人共同的至善追求。《孙子兵法》认为百战百胜并不是兵法的最高境界,最高的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军事为例,韩信在取得破赵之战胜利后,采用广武君的建议以外交攻势迫使齐、燕两国投降。

至于在医学上,采取积极的养生方法,减少疾病特别是危害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的发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内经》把论述养生的《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等篇章放在全书的最前面是颇具深意的。《内经》认为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不外乎自然界的异常气候,所谓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自身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异常以及饮食失节、劳逸失度三大方面。对外界的异常气候应该“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情志异常可能造成的伤害,应该加强修养,提高认识水平,构建起强大的心灵防护体系;在饮食方面应该节制食欲,达到五味中和,营养平衡;既不过劳也不过逸,适宜劳作。依据以上原则生活,就能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内经》告诫我们:“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意思是说,生病是由于我们自己过度使用自己的身体,这是普遍的规律,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是负有责任的。

因势重人的治疗原则

采用物理的(如按摩理疗)化学的(中西药物)以及其他各种可能的方法治疗疾病是医学上普遍的做法。在这些可见的治疗方法之后还蕴含着不可见的深层次的治疗原则。这决定于不同的医学思想体系。《内经》确立了中医治疗学的两大基本原则:因顺疾病的自然之势与重视病人在治疗中的主观能动性,简称因势重人。疾病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趋势,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趋势和规律,只有顺从这种趋势和规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如在表的疾病,就可以根据其病邪在表这一特性而采用发汗法祛除病邪;在上的疾病,根据其在上的特点采用涌吐法,吐出病邪;在下的疾病,根据其在下的特点而采取泻下法泻除病邪。此外,还要根据疾病发生的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人群而采用不同的治法。这叫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因治疗。

一般认为,疾病治愈的关键在于医术高明的医生,这固然不错。但《内经》认为疾病治愈的首要根据是发挥病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内经》说:“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在克服疾病的战斗中,病人是第一位的因素,医生是第二位的,如果病人与医生不能非常好地协调配合,是不能治愈疾病的。这不是医生推卸自己的责任而是客观事实。人之所以能够健康无病,根本上是自身有一套维系健康的自稳系统,疾病就是自稳态遭到破坏而暂时失常。治疗是恢复人体的自稳机制,这其中病人自己处于关键的地位,医生仅仅起到辅助作用。《内经》的这种认识是非常科学的,运用这种理念,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9/1230/10720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