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北京专题 2020北京两会专题 专家谈两会

听两会上“北京共治”好声音

2020年01月06日 10:41

民声汇聚城市最高议事平台,折射出共治理念扎根北京的生动实践。对于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而言,共治不仅是一种以人民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治理姿态,更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治理选择。当越来越多具体而微的梦想诉求在这个平台寻找到“最大公约数”,势必将最大程度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共识,凝聚起全市上下共同奋斗的合力。

晚上8点,夜幕降临,北京两会的会场却是灯火通明、人气十足。“车场挪出是第一步,场没了、站还在,有关部门的规划、管理等后续工作要跟上。”“居民乘坐电梯后要进家门还得再爬半层,这对于老年人及坐轮椅的居民来说是很大的障碍。”当天会议议程结束后,一场“履职新时代”集体采访接棒举行,几位代表委员立足本职,共同支招城市精细化治理。

行走在北京两会的会场,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接受采访,代表委员踊跃建言献策、回应关切。即便休息时间,餐厅里、甬道上,都能见到三三两两的代表委员热烈讨论。大家深知自己职责所在,要把基层声音充分带上会,积极反映、求取共识。疏解腾退空间的再利用方案,老旧小区“准物业”模式的经费来源,东城“共生院”的试点实践……他们所关注的,都是当前北京发展的现实命题,深入到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两会上的好声音,已然更加落小落细,延伸到大街小巷,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民声汇聚城市最高议事平台,折射出共治理念扎根北京的生动实践。对于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而言,共治不仅是一种以人民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治理姿态,更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治理选择。拆除违建后,空地是留白增绿,还是建便民店?规范胡同停车,是花钱买服务,还是居民成立管委会?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不是政府部门拍脑门就可以回答的,置身其中的老百姓最有发言权。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政府部门才能把工作做到市民心坎儿里。近些年,“老街坊议事会”“居民议事厅”“社区群言堂”等组织在京城遍地开花,大家不光坐下来谈,给城市治理献计献策,还积极走出去,在劝导拆违、帮扶邻里、维护环境等行动中发挥正能量。政府与市民的互动中,问题得以解决,关系愈发热络,可谓一举两得。

会场外,共治实践如火如荼;会场内,制度化共治平台高效运转。很多代表委员来自基层,议案提案来自一线,一字一句中凝结的都是民生诉求。比如,怀柔团人大代表彭兴利关心的是怎么提高满族村民俗户的接待档次,他在工作中发现,缺资金、缺人才是两大掣肘,希望在会上替乡亲们争取政策。反映基层实际问题也变得有的放矢。比如杨朝霞委员的另一个身份是石景山区信访办主任委员,不少源于信访工作的线索最终汇聚成了她的提案。某种意义上,代表委员就是上传下达的“枢纽”。得益于“两会”平台,民之所呼有了更顺畅的表达通道,政之所应有了更明确的着力之处。纷繁多元的民情、民意、民声在此汇合,城市共治就有了最坚实的制度支撑。

今天的北京,日新月异、生机勃勃。治理好这个偌大的城市是履行首都功能的基础,也关系着每个北京人的幸福指数。面对更加纷繁复杂的课题,应当如何理顺治理链条?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别,意味着从垂直到扁平、从单向到体系、从一元主体到多元合作的质变。每一位市民都不是单向度的“被管理者”,而是参与治理的“主人翁”。而“两会”作为“中国式民主”的具体表现,就是要把民众的声音反映上来,推动重要政策落实下去,与人民心声同频共振。当越来越多具体而微的梦想诉求在这个平台寻找到“最大公约数”,势必将最大程度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共识,凝聚起全市上下共同奋斗的合力。

关注北京两会,就是关注这座城市和每位市民的未来。短暂的会期,不可能一揽子解决所有难题,但充分交流、聚力“共治”,这次在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两会,必将成为北京前进路上的加速器。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0106/10726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