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在治理能力建设中躬身笃行

2020年01月09日 13:33

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不断催生并推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攀上新“高地”。在攀登前行的奋进之路上,我们既要有“荡胸生层云”的豪迈气概,也要不断思考和渴求科学严谨的治理之规;既要有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也要不断在实践中笃行。

充分发挥实践中的能动性和协同性。作为领导干部,行使公权力和管理公共事务,必须以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理念为支撑。公益性和排他性的强弱,是衡量公共服务的出发点。从事公共服务的人员首先是找准自身定位。如果把公共部门比喻成一部严密的机器,我们都是其中的一个螺丝钉,或者带领一个群体、成为这部机器中的一个零部件。应该说,公共部门的价值导向就应该是我们个人的行为导向,把握好了,我们的行为才不会扭曲和异化,公共政策才不至于出现大的偏差。同时,人又不同于机器,按照马克思的著名论断,“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那么最活跃的因素,当然要树立最正确的价值取向,需要在新的起点上统筹谋划,协同推进。面对我国社会治理需求多样化、利益多样化、价值多样化的现实,政府对公共政策制定的难度大大高于从前。对此,就要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出发点,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防止政出多门、政策效应相互抵消。

强化正确的实践导向。搞好国家治理需要正本清源,优化政府职责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一直秉持着转变政府职能的目标,近几年更是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基层便民服务和政务公开,降低新开办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这些举措,都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及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具体体现。在国家治理的链条中,绩效目标影响治理行为,治理决定战略、战略决定绩效,绩效管理要基于公共价值而创建。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和政府作用关系,需要甄别哪些是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以此确定是由政府供给、市场供给或混合供给。由此来看,公共政策的目标的确应该回归本源,必须定位清晰准确。

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从依赖发挥“人口红利”向依靠提高“人口素质红利”转变,从依赖“低环境成本推动模式”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模式”转变,从依赖发挥“开放效应”向依靠提升“改革效应”和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转变。立足这一国情,我们要不断探索完善、躬身笃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一班学员〕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0109/10730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