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其他

马克思的初心

2020年01月21日 16:01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道:“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可以说,马克思的初心就是为人类自由解放而奋斗。马克思不只是在青年时期就明确了自己为人类自由解放而奋斗的初心,而且一生都在追寻艰苦的革命道路,在理论创作和革命实践中坚守初心,矢志不渝。

树立为人类自由解放而奋斗的初心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能够选择自己的职业,能够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幸福。马克思认为,这种选择是人比其他动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人类一定要珍视这种幸福,同时也要严肃地对待这种权利。

马克思认为在选择职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从这篇作文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有了宽广的胸怀,树立了为人类造福的目的而献身的远大理想和初心。

在理论斗争中坚守初心

一是人类解放首先要实现真正的自由。马克思的学说从一开始就尊重自由,自由是马克思哲学学说的最初出发点。马克思通过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进一步找到了束缚自由的原因。他认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但“异化劳动”却使人偏离了自己的本质,通俗地说,人开始变得不是“人”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工的产生,既是私有制的根源,又是异化劳动的根源,私有制加剧了异化劳动。人类社会只有通过共产主义社会来实现人的解放、异化劳动的克服,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是只有用实践来改变世界,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出现之前,人们在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中,思想始终是第一位的。马克思用实践的原则代替了思辨的原则,而实践是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真正的基石和活的灵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指出它们的矛盾及其运动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社会生产实践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三是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与无产阶级的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即“两个必然”理论。同时,也阐明了单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马克思认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消灭两极分化,从而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前提下,实现人的平等,才能解决人的异化问题,从而让人性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因此,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在创造巨大生产力和改变旧有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在不断制造经济危机和压榨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

1872年,时隔接近25年后,马克思为《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再版写了一篇序言,他认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的话表明他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时时刻刻与时代发展条件相结合,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四是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法则。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且指明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体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和思想家的崇高精神境界。

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坚守初心

马克思不仅为工人阶级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而且亲身投入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斗争中。从创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共产主义者同盟,到参加1848—1849年欧洲革命;从领导国际工人协会的工作,到支持巴黎公社革命;从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团结和壮大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到支持被压迫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运动。马克思把各个国家的工人运动统一起来,竭力把各种非无产阶级的即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主义纳入共同行动的轨道,并同所有这些派别和学派理论的错误倾向进行斗争,从而为各个国家的工人阶级制定了统一的无产阶级斗争策略。马克思始终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前沿,为实现自己为“人类自由解放而奋斗”的初心,矢志不渝。

在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会议(即第一国际)成立时,马克思出席了这次会议,并被选入领导机构临时委员会。他是国际工人协会的灵魂和实际领导者。在协会内部领导了反对工联主义、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引导各国工人积极支持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并结合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进一步广泛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第一国际时期,马克思把各国的工人运动凝聚成了团结一致的革命力量,有力地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时培养了一批无产阶级的先进战士,为后来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准备了骨干力量。

在艰难困苦生活中坚守初心。马克思坚守自己的初心,为实现人类自由解放而奋斗的人生目标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因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被比利时政府驱逐出境,被迫开始流亡之路,马克思的人生陷入了最低谷的一段时期,但是他完全没有被生活击垮,仍然以极大的热情坚持研究和学习,他的初心始终没有动摇过。

在从事理论创造的进程中,马克思一再遇到贫穷和疾病的困扰,加上反动派无休无止的迫害,使得本来已经极为复杂的研究工作更加举步维艰。在马克思撰写《资本论》过程中,他经历了经济拮据、妻子病倒、身体病痛、三个孩子夭折等各种人间痛苦,但是,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迎接挑战,在承担指导工人运动重任的同时,夜以继日地从事《资本论》的创作,始终一丝不苟,反复斟酌,一再修改。马克思花了20多年时间写《资本论》,他从黑发写到白发,从青年写到中年,可以说为《资本论》的创作付出了毕生心血。

马克思在给齐·迈耶尔的信中写道:“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为了它,我已经牺牲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长期紧张劳累的工作,严重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马克思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饱受多种疾病的困扰,但是他仍然以惊人的毅力投身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创作了《哥达纲领批判》,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理论。马克思晚年还研究了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和现状,对俄国革命发展的前景作了科学预测,分析东方国家的经济和文化特征,关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写下了《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两部笔记。可以说,马克思从未停止过创作和研究,在坚守初心的道路上终其一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0121/107458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