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补齐制度短板,彻底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2020年05月14日 15:39
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决定》明确规定,凡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必须严格禁止。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
《决定》规定了严厉惩治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对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加重处罚。对本决定增加的非法食用和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野生动物的行为,参照适用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关于同类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进行处罚。
对于鸽、兔等人工养殖、利用时间长、技术成熟,人民群众已广泛接受的人工饲养的动物,《决定》规定,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属于家畜家禽,适用畜牧法的规定。
《决定》还规定,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况,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非食用性利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国务院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制定、完善野生动物非食用性利用的审批和检疫检验等规定,并严格执行。
《决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健全执法管理体制,明确执法责任主体,落实执法管理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严格查处违反本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对违法经营场所和违法经营者,依法予以取缔或者查封、关闭。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依据本决定和有关法律,制定、调整相关名录和配套规定。
我国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重在野生动物的保护,禁食的法律规范限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没有合法来源、未经检疫合格的其他保护类野生动物。对“三有”类野生动物(即“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和其他非保护类陆生野生动物是否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法律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为了补齐这个短板和漏洞。《决定》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为导向,扩大法律调整范围,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决定》的出台和施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决定》有效实施。要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广泛宣传、正确理解决定出台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大力普及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为决定的贯彻实施创造良好环境。要依据《决定》和有关法律,制定、调整相关名录和配套规定,细化落实决定的各项要求。《决定》的出台实施,可能会给部分饲养动物的农户带来一些经济损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指导、帮助受影响的农户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补偿。要健全执法管理体制,明确执法责任主体,落实执法管理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严格查处违反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对违法经营场所和违法经营者,依法予以取缔或者查封、关闭。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更广泛地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倡导保护新理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发动人民群众关注、支持保护执法行动,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一) 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刻不容缓。2月27日上午,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讲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21世纪出现的三次冠状病毒感染,第一次是SARS,第二次是MERS,第三次是新冠病毒。这三次冠状病毒感染都与动物有关。人与动物的关系越密切,动物自身携带的病毒通过变异传染给人的机会越大。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来袭,引发了我们对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度思索。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刻不容缓。对滥食野生动物的突出问题及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的重大隐患,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食用野生动物风险很大,但“野味产业”依然规模庞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对完善相关立法、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等重大任务提出了要求,作出重要部署。
(二)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市场监管、林业、农业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实施了最为严格的野生动物管控系列措施,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禁止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最高检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检察机关把好刑法打击的入口关,对于构成犯罪的要坚决打击,特别是对于非法捕杀、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源头”犯罪,坚决从重打击。近期,公安部统一部署打击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各地公安机关采取坚决有力措施,网上网下联动,深挖彻查,强化破案攻坚,依法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打出了声威,迅速形成了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严打震慑态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了贡献。
如果仅从道德层面约束人们不要食用野生动物,效果有限,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必须从法律法规的层面补齐制度的漏洞和短板,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
(三)全体社会成员都要自觉增强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决定》的出台和施行恰逢其时,对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滥食野生动物问题,既要依法严厉打击,又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全体社会成员都要自觉增强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0514/10859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