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系列微专题 战“疫”一线党旗红 北京在行动

非中高风险地区进返京不需核酸证明

2020年07月13日 08:49

1594485953431

截至7月10日,北京连续5天实现零新增确诊病例,治愈出院人数不断增加,中风险地区数不断减少。

在继续加强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不放松的前提下,在常态化防控下,除全国中高风险地区进返京人员需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其他人员持绿码可有序流动,不需在进返京时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7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8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当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北京疫情持续向好。在继续加强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不放松的前提下,在常态化防控下,除全国中高风险地区进返京人员需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其他人员持绿码可有序流动,不需在进返京时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最大限度服务人员便利出行,更好服务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工作大局。

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2例

徐和建介绍,7月10日,北京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治愈出院病例12例。

6月11日0时至7月10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35例,在院251例,治愈出院84例。尚在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2例。

截至7月10日,北京已经连续5天实现零新增确诊病例,治愈出院人数不断增加,中风险地区数不断减少。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此次不平凡的抗疫历程获得中外赞誉

徐和建说,“今天是7月11日,距离6月11日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整整一个月。这一个月是北京全城抗疫、全民抗疫的一个月,是确诊病例全力救治的一个月。此次不平凡的抗疫历程获得中外赞誉,必将载入北京史册。”

徐和建说,北京第一时间拉响警报,仅用22小时就确定新发地为流调溯源的重点。第一时间关闭新发地市场、第一时间精准锁定高危人群。北京精准有效开展疫情防控,争分夺秒开展排查、检测、流调溯源等工作。该确诊的按规定确诊,该集中观察的严格执行集中观察,该封闭的严格封闭,该消杀的严格消杀,在全市织密疫情防控网。

“北京持续加强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对重点人群做好健康监测、实现闭环管理。北京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仅仅用不到1个月时间就对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做到了有效控制。”徐和建说,北京全力以赴做到保供稳价,切实保障家门口菜篮子的安全,满足市民生活需求。

宣武医院披露新发地首个病例检测过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张国君披露了新发地疫情首个病例的检测过程。

张国君介绍,6月10日下午,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唐先生因间断性发热到宣武医院发热门诊就诊。该患者自称近2周无出京史,无外来人员接触史,无与发热、呼吸道症状患者接触史,无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史。按照诊疗规范及流程,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咽拭子采集并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对其查体,进行血常规和肺部CT检查。

当晚,唐先生的样本在宣武医院经过双试剂检测,均为阳性,CT显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结果出来后,医院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检测团队第一时间回溯整个检验过程,排除污染的可能后,给出了核酸检测阳性的诊断结果,经过复核,该病例在6月11日确诊。

张国君说,自该患者进入发热诊室后,都在医院的服务管理中,整个过程严格规范,为准确判断首个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的确诊病例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控制疫情赢得了时间。

释疑1

如何对公共场所的病毒进行检测?

主要有检测核酸和病毒培养两种途径

在常态化防控疫情的情况下,如何对公共场所的病毒进行检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介绍,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人员频繁流动场所的病毒污染情况,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是有利的。但要发现这些场所中的病毒,主要是靠检测。

张流波说,目前对环境中病毒进行检测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检测核酸,检测核酸比较快,几个小时可以出结果,做起来也简单。但这种方式不能判定病毒的死活,不管病毒是死的还是活的,都可能显示阳性,消完毒也可能显示阳性。这种方式多用于高危的场所。二是直接做病毒培养,这种方式整个过程比较繁琐,检出率比较低。如果有阳性,并不能全面地发现,这种方式更多用在溯源和现场研究。

释疑2

新发地市场消毒工作进展如何?

新发地市场环境已达到完全无害化状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介绍了新发地市场终末消毒工作的情况。

“首先告诉大家,到现在为止,新发地市场的消毒已经完成了。我见证了整个消毒处理过程。”张流波说,新发地批发市场的消毒是在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整个消毒工作是科学、有序、严谨、全面的。

张流波说,中疾控、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一起对新发地消毒方案提出了意见。消毒对象为市场内可能被污染的所有物品,包括蔬菜、牛羊肉,污水、水产水池的内外表面,还有车辆、各种室内暴露的物品。消毒严格进行过程控制,保证整个过程不留死角,确保消毒效果。

张流波说,整个消毒过程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布点,选择了383个点位,涵盖所有消毒类别。这些点位在所有消毒工作结束后进行微生物培养,已经全部合格。“应该说,新发地市场的环境在终末消毒后,已经达到完全无害化状态,原有的污染已经封闭消除了。”张流波说,目前,根据溯源的要求,牛羊肉大厅等还要关闭一段时间。

■ 案例

不戴口罩串门、公厕污染引发聚集性疫情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了一起因确诊病例污染居住场所公共环境和相互串门接触而引发的聚集性疫情。

据介绍,该首发病例,男,57岁,为个体经营人员,每日到新发地市场进货,居住于海淀区永定路某小区楼,6月10日晚出现畏寒等症状,确诊前有同楼层邻居串门,且均未佩戴口罩。6月13日患者由120救护车转运至海淀医院就诊,6月14日确诊。首发病例确诊后,该楼中又有5名居民相继确诊,另有2名曾到该楼如厕的外来人员先后确诊。上述8名确诊病例中又有3人将病毒传播给5名家庭成员。至此,该起聚集性疫情共有13人确诊。

经疾控人员调查发现,该楼共5层,每层20多户,首发病例居住于3层,有3例居住于2层,2例居住于5层,2名外来人员曾到3层如厕。调查发现各户在楼道搭简易炉灶,各层的水房、厕所均为公共使用,并且各层住户之间存在共用厕所的情况;住户之间存在相互串门且不佩戴口罩的现象。市疾控中心采集检测该楼环境样本,发现公共厕所环境样本核酸呈阳性。综合病例流行病学史和环境调查结果,判定此次疫情为与新发地市场有关的综合性聚集性疫情,既有人员相互接触导致的感染,也有厕所环境引发的感染。

庞星火说,这起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再次提醒我们,被污染的公共环境有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

■ 提醒

●疫情期间或有传染病传播风险时,要注意公共环境清洁消毒,并加大频次。

●不要扎堆聊天,减少串门,确需串门要戴好口罩,回家后要先洗手。

●共同使用厕所、厨房等生活区域的居民,要注意开窗通风,科学消毒。

●社区要加强对多户居住一个单元、共用生活设施的管理和健康指导。

●上完厕所要及时洗手,保持手卫生。手不干净时,避免触碰口鼻和眼睛。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0713/10927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