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陕西十项举措推动民法典实施
2020年08月10日 15:33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象征着新中国法治建设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2020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讲清楚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
为了认真贯彻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推动民法典实施,近日,陕西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委宣传部、省委普法办、省司法厅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出了学习宣传民法典十项举措,推动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热潮。这十项举措是:一是组织召开全省学习宣传民法典工作视频会议,邀请国家级专家来陕讲学;二是将民法典列入今年党委政府领导班子集体学法的主要内容;三是启动“陕西律师齐动员,上门宣讲民法典”活动,组建律师民法典巡讲团;四是各级宣传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构在全省开展“宪法九进”宣传活动;五是开展“民法典进学校”活动,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序列,在高校法治文化节和中小学秋季开学进行集中宣传;六是省委普法办、省司法厅在法治陕西网、省司法厅门户网站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专栏”,对全省民法典学习情况进行实时动态报道;七是邀请法学专家推出民法典系列讲座,录制《民法典在法治体系中逻辑地位》等12个专题讲座;八是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厅分别邀请省内法学专家给机关全体人员作专题辅导;九是省委普法办将民法典列为今年7月即将举行的全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内容;十是整合司法行政部门各级普法讲师团、法学会、新闻媒体优势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法典宣传活动。《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从讲政治和全局高度出发,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要求,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要创新宣传形式,发挥“报网微端屏”作用,扎实开展具有陕西地方文化特色的学习宣传活动;要提高宣传实效,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专项检查指导,结合“七五”普法总结和检查验收工作,对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进行督导。
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商事法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先后制定或修订了一大批民事商事法律,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把编纂民法典摆上重要日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编纂民法典作出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经过5年多工作,民法典终于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上述事件介绍中,陕西省推动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掀起学习宣传热潮的十项具体举措,很有借鉴意义。那么,在推动实施民法典过程中,要把握好哪些要求呢?
一要将其作为当下全党、全国人民一项重要任务加以全面有效执行。各级党和国家机关要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全党同志要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修养和法律素养,学以致用,更好的指导实践。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基层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要充分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聚焦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需要,把握好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阐释好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
三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媒体和宣传部门要创新手段,打造平台,大张旗鼓地宣传民法典,大力营造学习民法典,运用民法典的浓厚社会舆论氛围,积极培育文明理性的法治环境。加强对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尽快构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有效实施民法典、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0810/10969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