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党建引领织密社区“防疫网”

2020年08月12日 15:35

 

1

社区稳则城市稳,社区胜则城市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中,社区防疫是重点和难点。当前,国内抗击疫情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群策群力,构筑起社区防疫的党建网络,建立起齐抓共管、心齐气顺的钢铁长城。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上海市松江区基层党组织推动社区防疫工作做到整齐划一、严整有序、循序推进,充分体现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一)严守关口,周密细致

社区防疫,最重要的是面对境外居民特别是疫区居民返回的防控。上海松江九里亭街道贝尚湾居民区常住人口约7800人,根据信息登记共有外籍人员245人,其中韩国籍202人,占整个九里亭街道韩国人数的35%。如何对境外人员进行防控、与外籍人员进行沟通,如何解决他们在隔离期间生活上的不便?贝尚湾采用了“六个一”管控措施,即一份电子健康信息表、一份告知书、一份隔离承诺书,一张14天健康监测表、一份居家隔离生活服务清单、一个云网络。所有的信息登记核实完成,境外人士才能进入。

为了管控小区居民外出,小区门岗处有保安、志愿者等共有五人同时工作,发放检查通行证,核实车辆信息,审查人脸识别系统。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号召下,社区中有外语特长的党员积极担任防控志愿者,配合居委会做好翻译交流沟通工作,讲解防疫政策。此外,一些党员志愿者充当“跑腿员”,拿快递、拿外卖、买菜、买生活用品、倒垃圾等,满足隔离居民的需要。贝尚湾的口号是:“守护家园的最后一道关口,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家、不漏一人、不漏一车”。依靠党总支的积极动员,社区党员行动起来了,社区群众志愿者行动起来了,口号落到了实处,关口紧紧扎牢。

(二)靠前指挥,创新思路

对于体量大、外来人员多的综合性社区,防疫工作复杂繁重,基层党组织的靠前指挥和创新思维就显得特别重要。上海松江广富林街道保利西子湾小区有3359户居民、社区配套商业178家。为了缓解大家的心理压力,党总支书记带头参加门岗执勤、人员登记、测量体温、人员管控等工作。在党总支的带领下,小区的党员群众、居委会干部、物业、业委会等各方力量团结起来,凝心聚力,从严从实从细做好各项工作,筑起了社区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

在基层党组织的靠前指挥中,由于最了解基层,最清楚群众的所思所想,也就最容易收集到群众的智慧。为了严格落实居家隔离人员管控措施,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党总支成立了“1+4”工作小专班,将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医生、社区民警进行统一调配。为了让居民了解疫情防控的基本要素,党总支梳理了居家隔离人员便民“七件套”:告知书、承诺书、体温计、消毒片、黄色专用垃圾袋、温馨提示和便民联系电话,由工作小专班上门发放到户。创新快速分类处置的色条标识法,设定红色为应急色,黄色为预警色,白色为安全色。在社区党总支面前,再复杂繁重的工作也难不倒。

(三)分段值守,秩序井然

社区疫情防控,需要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严防死守。没有基层党组织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上海松江岳阳街道长桥社区不断探索新举措,作了很好的表率。长桥居民区面积0.23平方公里,共有3772人,其中,在册外来人口1668人。虽然面积不大,但结构复杂而且分散,社区里既有1116家门店,又有8个小区,而且其中还有不少小区缺乏配套物业管理。随着返程潮的来临,党总支巧用微信定位功能确定居家隔离人员的动态,用社区智慧公安系统引导返沪人员主动登记,运用线上智慧实现云签到和主动报到。

党总支书记带领大家设计了24小时值守表,居委会工作人员、市区志愿者、平安志愿者、“娘家人”志愿者等各司其职,分时段把守,实现了资源利益的最大化。这整张表的主体是由一张表形圆盘构成。如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打卡时段为8:00-17:00,市、区志愿者8:30-16:30,“娘家人”志愿者7:00-19:00,特保与联防队员17:00-7:00。打卡时段重叠的地方显示此时段疫情防控工作量大,如7:00-8:30,16:00-19:00,特点是人员进入多,工作量大。这张24小时疫情防控值守表,既做到了疫情防控力量24小时无间隙,同时也优化了重点时段疫情防控力量布局,提高了社区防控的有效性、针对性。

 

2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日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社区防疫作为一个重要阵地,为其他领域的防疫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对于这次防疫阻击战中取得的一些宝贵经验,我们要系统梳理、认真总结。

(一)这次疫情“大考”,考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的力量源于基层。基层是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党的执政根基和力量源泉。党最坚实的力量支撑来自基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俗话说:“万夫一力,天下无敌”。面对疫情,全国上下步调一致、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汇聚起疫情防控的磅礴伟力。在重大危险和困难面前,基层党组织体现了超强的凝聚力。

综观整个防疫全局,抗击疫情主要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的阵地,另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在前一个阵地,全国医疗队、志愿者等支援湖北,成为最美丽的逆行者。广大医务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任务,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在后一个阵地,参与社区防疫的党员干部、广大志愿者等真诚奉献、不辞辛劳,他们和医院防疫、道口检查、公共交通、驰援湖北、复工复产等各个领域的党员们一道,成为最动人的坚守者,共同组成了抗击疫情的坚强方阵。与以上各个领域的防疫相比,社区防疫尤其具有面广量大的特点,更需要动用全社区的力量严防死守。在这一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充分展现了统筹各方的凝聚力,善于发动群众、团结群众,在短时间内迅速调集各方力量,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二)这次疫情“大考”,考出了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生命力,是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层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执行力反映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如何,能综合反映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的实现。提升执行力的目的,在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准确、客观地落到实处。同样的决策部署和工作任务,不同的领导方法和执行能力,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狠抓落实、善抓落实和一折不扣、完全到位的执行力,是新时代破解各种难题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中央明确的要求、坚定的决心、有力的部署,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了战斗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增加了前进动力。号角已经吹响,关键是干字当头。广大基层党组织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唯实唯干、克难奋进的精神状态在实际行动中践行核心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看齐意识,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重大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实践证明,基层社区干部是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坚强队伍。

(三)这次疫情“大考”,考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新时代面对重大任务和重大困难,仅靠一般性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难以达到优质高效的目标。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在把握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特点、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优化管理服务手段,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尤其是新媒体开展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与时代同频共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响应基层党组织的号召,社区干部身先士卒,“我是党员我先上”“战斗不能没有我”等铮铮誓言不绝于耳,积极投身防控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社区党员不仅有勇气,而且有智慧,他们结合各自所在社区工作的实际,积极备战,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手段,创造出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方法。其中很多方法迅速在全区、全市推广普及开来,经过实践证明非常有效。基层干部的作风是过硬的,精神是可敬的,本领是超群的。他们凭借着党性,凭借着丰富的基层经验,持续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源源不断贡献新力量。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0812/10969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