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教育

教育精准扶贫要培育家庭教育的内生动力

2020年08月28日 13:47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教育扶贫,我们不仅要在学校教育方面下功夫,更要注重家庭对于儿童个体成长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部在《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发挥好家庭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传承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秀传统,注重扶贫先扶智,不断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追溯历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家庭是培养人的教育主体,进入现代社会,学校承担起了与人的发展相关的主要教育任务。然而,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是人们接受社会化最基本的文化环境和最早的单位,是儿童时期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力量,他们对于成人的行为也有重要的影响。正因为家庭是我们所遇到的最初的社会化主体,它对于个体人格的塑造有着核心作用,因此,社会学家库利将家庭称为“人类本性的培养所”。儿童正是在家庭中建立起最亲密的感情联系,并将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

贫困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生存资源和物质财富的匮乏,而实质和根源,是这个人、这个家庭、这个地区内在资源、精神财富的萎缩。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不能通过教育而激发家庭成员的内在潜力和精神动力,那么即使有外在条件的改变,有“资源输入型扶贫”,扶贫效果也是难以持久的,因为“贫”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当前,贫困地区家庭教育需求还较低,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性知识的涌入,如果贫困家庭和乡村社会缺乏与现代教育对接的文化孕育,那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将发生断裂,学生文化适应和掌握科学知识技能将非常困难。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学生通常会选择外出务工或回到自己原来的乡村,贫困代际传递也就很难有效避免。因此,教育精准扶贫要重视家庭教育,把目光放到更广阔的视野之中,基于对人、家庭成长的规律和家庭教育功能进行科学分析,置家庭于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之中,培育家庭教育的内生力量,帮助贫困地区家庭探索教育脱贫的有效方式。

第一,增强家庭教育的观念意识,注重家庭教育的双向示范效应——文化传递与文化反哺。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第一责任人,首先要接受教育,率先更新教育观念。村(社区)要向贫困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支持与服务,可以把当地通过读书改变贫困面貌的家庭召集起来,与贫困群众进行经验交流,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家庭教育模范评选,表彰学习型家庭、文明型家庭。开办“家长学校”“家长课堂”,采取现场授课和“互联网+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对家长进行专业化培训,避免家庭教育实践中的盲目性。教育能力的提升在家庭文化传递过程中增强了榜样的激励和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中奠定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另一方面,面对时代的更新与变迁,由于子辈(受教育者)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更强,他们向传统的施教者(长辈)传递知识的“反向社会化”现象也开始出现。现阶段的教育扶贫模式创新鼓励贫困地区的学校师生积极参与,通过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开放式、远程教育培训等,将新知识、新技能反哺给上一代,填补文化鸿沟,实现家庭教育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第二,滋养文化热土,重视乡村人文环境与家庭美德建设,全面加强对儿童成长自然善好的守护。任何教育都是发生在一定的场域中,家庭教育需要通过支撑乡村精神的传统文化、乡村文化来打通教育生活与个人日常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从而保持教育生活与日常生活的亲和性,促进个体生命的展开与个体精神的活泼建构。在乡村推广“家庭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典诵读、经典传承。学校、社会组织、公益组织都可以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向家庭赠送优秀经典图书、文化读本,组织儿童诵读,并鼓励儿童带动父母在家庭共读。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可以与学术研究者、乡土文化热爱者、乡村教师和贫困家庭共同合作,开发以乡土文化为课程资源的指导性家庭教育教材,使乡村儿童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家乡文化,在快速变迁的社会发展浪潮中积极进行心理调适、文化适应。儿童在向家乡学习、向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发现家乡,更可以发现自己,进而以家乡文化为自己的成长资源,激发内心积极向上的情感,努力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第三,实践家校合作,促进社会共育,以家庭内在力量的生长助力贫困地区儿童健康成长。在新时代,要让家庭和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之中,共享发展成果,共同提升协同育人的质量。通过家长委员会、家校合作联合体、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等多种方式,推进学校与家庭协同育人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到学校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参与式观察,课后邀请家长进行评课、议课、反馈,了解学生的教育需求,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棘手问题,使学校和家庭向学生提出一致的要求,保持同样的原则,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构建社会共育机制,激励家庭、学校、社会为协同育人出策出力,联系本地宣传、民政、文化、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组织部门,发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先进教师以及模范人物的作用,搭建社会育人平台,整合教育资源,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儿童的自我认识和社会参与度,逐步改变贫困家庭代际传递中所固有的理念、价值观、心理反应—互动模式和环境暗示模式,从而提升家庭的社会参与能力,增强贫困儿童置身于社会的生存自信,以家庭内在力量的生长助力贫困地区儿童健康成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0828/10988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