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北京要闻

朝阳 前进中的服务贸易大区

2020年09月07日 09:05

“9月,我在服贸会等你!”这一句约定,让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主会场,北京朝阳区天辰东路7号国家会议中心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此次服贸会,朝阳区既组织参与了多项活动,又承担着重要的服务保障工作。近年来,朝阳区牢牢把握着“国际一流的商务中心区”功能定位,不断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高效能的全球优势资源要素供需体系,在金融、商务、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构建起更高层次的发展模式。全力以赴,只争朝夕。随着服务贸易领域更加全面、深入、多元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创新发展得到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朝阳区正在建设服务贸易大区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服务业带来经济发展核心动力

在2020年这个不平凡的年份里,朝阳区迎来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第五个年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阶段性成绩单,取得了一批创新性、可复制的开放成果,经济发展得到有力推动。2019年朝阳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616.7亿元,比试点前的2014年增加2627.4亿元,年均增速1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3.0%,比北京市平均水平(83.5%)高9.5个百分点。服务业已成为支撑朝阳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朝阳区持续挖掘“涉外第一区”的外事资源禀赋优势,充分把握全球化快速推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周期,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系列历史进程,围绕着首都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要求,承担落实了支撑首都功能实现的各项分工定位,铸就了极具特色的资源禀赋、打造了全球知名的国际商务区、营造了成熟高端的产业发展氛围,形成了显著的外向型发展特征。2015年至2019年,朝阳区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309.3亿美元,占北京市累计实际利用外稳居全市第一。

在过去几年里,朝阳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的足迹坚实而有力。2016年5月,朝阳区成为首批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制定完成《朝阳区创建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实施方案》,落实81项重点任务。2017年9月,制定实施《朝阳区落实<深化改革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实施方案》,落实了54项重点任务,吸引日本最大的唱片公司爱贝克思(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朝阳区设立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全市率先施行工商登记外贸领域“十五证合一”办理模式。2018年,前两轮135项试点任务的圆满完成,推动落地了全国首家相互制寿险机构——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等17项新业态,形成“外籍人才出入境新十条”等10项体制机制创新成果,并推出两批共53个典型示范点,试点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5月,率先推出《朝阳区全面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建设率先行动方案》,吸引宝马中国投、戴姆勒商用车中国投、ABB中国投等一批国际投资性公司落户。截至目前,又有鲲鹏联合创新中心、中信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23个项目相继落地,朝阳区服务业扩大开放事业一派欣欣向荣。今年,朝阳区出台《促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配套总部企业、商务服务业、外向型经济、消费升级四项支持办法,通过深化扩大开放、集聚国际资源、引领消费转型、完善设施布局、提升服务品质、优化营商环境,将朝阳区打造成首都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枢纽。

商务金融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商务和金融领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朝阳区充分发挥国际化特色和优势,聚焦优势领域,大幅放宽外资准入,促成了一批国际要素、经济主体、品牌活动的落地,极大地促进了区域资源配置的提升。作为朝阳区主导产业之一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始终牢固占据全市第一的位置,行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超过50%。朝阳区拥有着国内较为齐全的审计、会计、法律、咨询等各类全球知名商务服务企业,管理决策、市场营销、商务咨询等功能不断强化。标普、穆迪、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德勤、普华永道等知名咨询机构齐聚朝阳,高端化集聚发展优势更加凸显。目前,朝阳区已汇聚了200余家世界级高端商务服务业企业,密布着全球高端的酒店、会展、商业楼宇等各类国际商务设施,成为国际商务交流交互中心。截至上半年,朝阳区累计吸引外商投资企业上万家,共实现实际利用外资近700亿美元,外资企业数量和吸引外资规模均位于全市首位,成为全国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之一。进出口贸易保持稳定增长,占全市比重40%以上,为全市国际贸易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一直以来,朝阳区鼓励总部企业集聚国际化要素,不断突破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近两年,佳能医疗、安道麦、拉法基豪瑞等全市新增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纷纷落户朝阳,全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126家,占全市70%。

多年来,朝阳区金融产业始终保持着平稳健康繁荣的发展态势。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北京CBD国际金融为龙头,以奥运功能区国际金融组织聚集、大望京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为支撑的区域金融体系。截至2020年8月,朝阳区共有金融机构2600多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359家。全市100%的外资汽车金融公司、100%的外资再保险公司、80%的外资及合资保险公司、78%的外资法人银行、70%的国际证券交易所代表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等国际金融组织均设在朝阳。

今年以来,新落户朝阳区的外资金融机构中,OAKTREE(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外商独资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全球最大的不良债权投资机构橡树资本在华子公司;中信保诚资管是2020年第一家在京落户的合资保险公司的全资资管子公司;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于6月入驻奥林匹克功能区……中外金融机构集中入驻朝阳,显示了朝阳区对国际金融资源的强大“磁性效应”。下一步,朝阳区将全面落实推进国家关于金融业扩大开放的政策举措,结合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的推进,积极探索进取,进一步提升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科技创新始终是第一生产力。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朝阳区持续加大对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营收和税收的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提升,对全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今年在疫情影响下,1至7月,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累计实现区级收入21.76亿元,同比增长11.04%;软件信息服务业累计实现区级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15.22%。

近些年来,朝阳区先后吸引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北京鲲鹏联合创新中心等功能性项目落地,为高精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朝阳区各类创新要素齐备,区内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985家,占全市的14.5%,位列全市第二。区内拥有高等院校19家、科研院所89家、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3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占比均超过全市1/5。朝阳区培育“独角兽”企业24家,占全市总数近3成,还拥有各类孵化机构115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6家,市级孵化器6家,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19家,北京市级备案众创空间51家,在孵企业数量6000余家。

今年6月,“新基建产业独角兽TOP100”对外发布。从地域分布上来看,有83%的上榜企业将总部设立在一线城市。其中,尤以北京为重,有45家北京企业上榜。朝阳区共有12家企业上榜,占北京上榜总数的26.7%,主要分布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日前,朝阳区在全市率先发布《朝阳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和《朝阳区加快新场景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到2022年,基本建成网络基础完备、数据智能融合、产业生态优越、平台创新活跃、智慧应用丰富、安全可信可控,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朝阳特色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推动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创新技术与城市管理、政务服务、“科技冬奥”、智慧交通、线上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促进爆发潜力企业的高速成长,培育新的朝阳经济增长点。

“产业+园区”打造开放新高地

进入新世纪,朝阳区围绕“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功能定位,紧紧抓住首都城市空间扩张的重大机遇,先后建设了CBD、奥运、中关村朝阳园、国家文创实验区四大重点功能区,以高品质商务空间承载带动了国际高端要素的植入,初步构建了朝阳国际化产业生态的空间格局。伴随第四使馆区的规划建设,朝阳区将全面推进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的发展,打造国际交往中心的新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朝阳区采用“产业开放+园区开放”模式,以四大功能区为承载,强化国际金融、总部经济国际交往和文化创新功能,建设起改革开放新高地。

北京CBD功能区已迈入全球顶级商务中心前列,成为全球资本、贸易、技术、人才要素交互流动的重要通道和节点。在国际金融机构、跨国公司总部持续集聚过程中,提升了双向投资中的资本配置能力,形成了资本融通的枢纽优势;在专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建立了以国际贸易为主体的高效平台,成为了国际商品与服务的集散通道。在国际组织、商协会的持续集聚过程中,叠加国际传媒领域的优势,不仅形成了快速链接全球资源的能力,同时也形成了信息渠道的枢纽地位。

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是规划第四使馆区所在地,毗邻首都机场、城市副中心和北京CBD,是服务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新兴承载地,未来在发展服务贸易、国际化高端商务服务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空间和潜力。园区结合第四使馆区建设,围绕集聚国际组织、接驳国际机场、打造国际社区等方面推动重点项目落地。

中关村朝阳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科技服务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稳步推进“三国际一未来”项目建设,推动了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极限人工智能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全面提升了链接全球科技资源的能力。

奥运功能区聚焦国际金融机构、体育赛事及文化交流活动等项目引入,着力推动国际金融及文化领域的交流,亚投行总部暨亚洲金融大厦已经竣工交付,国家速滑馆等冬奥场馆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聚焦文化传媒、创意设计、文化贸易领域的发展,以“文创四板”正式投入运营,填补了文化企业资本市场支持机制的空白;掌阅科技、漫奇妙等11家企业和英国普罗派乐卫视等7个项目入围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了文化领域的双向开放。

朝阳区将聚焦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开放+园区开放”模式,推动朝阳区“云团式”产业链集群开放。立足重点区域的发展特征与资源禀赋,以提升服务业开放的承载能力为核心,以北京CBD为依托,打造国际金融开放前沿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高端商务服务集聚区。以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为基础,打造服务贸易示范区、数字贸易实验区及国际组织集聚区。以中关村朝阳园为依托,提升链接全球科技创新能力。以奥运功能区为承载地,打造高标准国际交往功能承载区。以国家文创实验区为依托,打造数字内容示范区,支持文化创新发展。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拥抱世界

营商环境是朝阳国际化优势的重要基础。朝阳区连续三年在北京市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一。作为首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在商务、金融、科技、信息、文化等重点领域持续放宽外资准入,形成了多个全国领先、北京首创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开放创新成果。同时,朝阳区着力优化政务服务,构建了基于数字化、网络化的行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综合窗口改革,打造了“朝我说”、“朝好办”、“朝企家”等“朝”系列政务服务品牌。政务服务全市首创朝阳模式,并全力打造出朝阳标准。

在“全环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面,实现新办企业最快20分钟可领取营业执照的“极速”朝阳模式,并在全市予以推广;不动产登记一窗办理,办理时限压缩至45分钟以内。

在“全路径”企业融资环境方面,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续贷窗口,逐步破解小微企业续贷业务“不会办、办不好”的难题。

在“全维度”国际人才保障方面,在全市率先设立外籍人才一站式政务工作站;全力推进“三国际一未来”重点项目,营造“类海外”人才发展环境。

在“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建立全市首家文创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分中心;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促进高价值专利产出;在全市设立了首个商标受理窗口,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与创业中心也落地朝阳。

在“全流程”通关便利化改革方面,通过制定北京朝阳海关7×24小时预约通关、对部分产品简化检疫流程等措施,切实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在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方面,进一步整合市场监管领域执法力量,率先实现了全区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

多年来,朝阳区以“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为主攻方向,走出一条减量发展、生态宜居的发展之路。围绕“开放促改革,改革优环境,环境促发展”这条主线,深耕服务业扩大开放工作,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后,朝阳区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围绕构建与国际高标准投资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开放体系以及国际化的现代服务氛围,打造朝阳区开放“新高地、新引擎、新品质、新机制”四新优势。聚焦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建设先行优势。增进全球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为目标,在金融、商务服务、科技、文化等领域争取国家级、市级重点项目与政策先行。聚焦“自贸试验区+”,构建制度型开放优势。对标自贸区、自贸港政策与制度,推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实现更高水平的投资便利、贸易便利、资金往来便利、要素供给便利。聚焦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开放+园区开放”模式,推动朝阳区“云团式”产业链集群开放。聚焦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经贸合作网络。逐步构建服务“一带一路”产业生态,全面释放发展潜力,构建形成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将全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商务中心区、国际科技文化体育交流区、各类国际化社区的承载地、创新引领的首都文化窗口区、大尺度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和高水平城市化综合改革先行区,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建成更具凝聚力的服务贸易“双循环”枢纽。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0907/10996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