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北京要闻

社会意识:媒介舆论引导的重要研究维度

2020年09月07日 11:26

《社会意识视域中的媒介舆论引导理论研究》,许海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舆论是一种独特的现象。在对当今时代的诸多描述中,媒体时代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是唯物史观的实质内容。在社会意识视域中考察媒介舆论引导,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前线》杂志社许海同志的新著《社会意识视域中的媒介舆论引导理论研究》,就是系统研究社会意识、社会舆论和舆情、媒介报道和引导之间辩证关系的拓荒之作。

从源头立论,揭示舆论的独有内涵和特点

舆论是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和社会意识的其他表现形式一样,都不是凭空而生的。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舆论也是以社会存在作为自己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终极根源的。由此出发,作者论述了舆论在社会意识中的地位,总结了舆论的特点。作者指出,意识是人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总和;社会意识是人作为社会主体在社会生活、社会行为和社会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意识;社会意识体系包括社会心理、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社会心理表现为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倾向等,它是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是低水平、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意识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它是对社会存在抽象的和自觉的反映,是系统的、定型的、经过组织的社会意识,是高水平、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是自觉地、直接地、系统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经济政治利益的思想体系。在作出了这样的界定的基础上,作者指出,在社会意识体系中,舆论处于社会心理和意识形式的结合部,既具有社会意识的一般性特点,也兼具社会心理和意识形式的复杂特点,更有着自己独具的内容和特点。舆论具有清晰性与模糊性并存的二重性,表现为舆论主体与舆论客体、舆论个体与舆论群体的边界和评价;舆论具有一定的浮动性,表现为社会个体意识、社会群体意识、社会整体意识与舆论酝酿、形成、发展、广泛传播过程的对应性和互动性,从而使舆论可能从社会心理递嬗到社会意识,但又不定于某种特有形式;舆论具有鲜明的矛盾性,表现为主体、形成过程、形态、质量、倾向、影响等多个维度、多个方面的张力;舆论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作为一种尚不定型的浅表性社会意识,对其进行分析定性、评价鉴别乃至组织引导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舆论总是处于社会的外部空间,构成社会的表层意识。舆论现象复杂多样,舆论态势瞬息万变,舆论学研究易入难出。作者对舆论内涵和特点的分析,揭示了舆论的“最大秘密”,从而为把握舆论的本来面目、调适媒介舆论引导奠定了扎实的立论基础。

从规律着眼,耙梳媒介舆论引导的逻辑和机制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在现代社会,媒介是通过信息传递进行舆论引导的基本的和主要的路径。作者指出,媒介是不同主体之间通过社会意识建立联系和精神交往的中间环节和手段。作者分析了媒介建构社会意识的“元功能”的动因。从起源来看,媒介产生于社会生活信息的交换需要,是社会联系广泛发展的产物,其本身就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从性质来看,信息是以社会化符号为载体的,其功能和作用只有借助高度社会化的传播手段才能得以实现,而媒介则是专门集散信息的社会部门;从内容来看,媒介主要是运用社会化生产方式,面向公众发散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和运用媒介反映舆论、组织舆论、辨析舆论、诱发舆论、提升舆论、引导舆论的全部活动、机制和理论。在此基础上,作者综合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社会意识结构理论、社会意识来源理论、社会意识要素理论、社会意识运动理论、社会意识成分理论、社会意识建构理论、社会意识作用理论等,系统阐述了媒介舆论引导原因、媒介舆论引导依据、媒介舆论引导过程、媒介舆论引导方法、媒介舆论引导体系,并以媒介舆论引导事例作为实证,厘清了媒介舆论引导的逻辑机理,从而有助于我们在媒体时代把握媒介舆论引导的规律,指导媒介舆论引导的实践。

从问题入手,激发媒介舆论引导的正向效应和作用

舆论是直接面对变动着的现实的社会意识,具有各种“问题”性质,亦即社会实践的性质。无论哪个时代,舆论总是一支巨大的力量。无论哪个时代,舆论总是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有正确与错误之别。舆论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是需要引导的,扶植正向舆论,抑制负向舆论。作者指出,舆论是一种重要的实践精神或实践观念,它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评价直接对社会实践产生影响;媒介作为建构社会意识的中介,必然在以实践——精神方式改造社会的舆论引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媒介与舆论的互动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尤其是凸显了媒介在舆论引导中的地位。作者指出,在实践层面,媒介舆论引导具有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推进文化发展乃至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软实力的现实作用;在理论层面,媒介舆论引导作为对社会意识的主动建构,对于激发个人精神潜能、推动群体精神交往、促进社会精神产生乃至探索人类精神发展规律都具有影响作用。作者重点分析了媒介舆论引导与执政党执政能力、执政目标、执政资源的关系。作者指出,媒介舆论引导能力不仅是思想意识建构能力,更是党的执政能力的组成部分。在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认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态势,研判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加强媒介舆论引导,优化各种执政资源,提升执政能力,对于实现执政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和提升新时代媒介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把社会意识理论作为理解媒介舆论引导相关问题的理论源泉,致力拓展舆论和媒介舆论引导研究的广度、高度与深度,许海同志撰写的《社会意识视域中的媒介舆论引导理论研究》鞭辟入里,要言不烦,既是一个尝试,更是一部力作。在舆论学研究这个“许多人路过”的“大交叉路口”,期待这部著作的出版能起到使更多人“驻足”、领略舆论学研究这道独特风景的启迪和引导作用。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0907/10997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