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党建

用结果导向倒逼脱虚向实

2020年09月16日 13:34

设立“创新奖”“攻坚奖”和“不胜任工作人员池”,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及时提拔;让那些不干实事、不敢担当、无所作为的“惊堂木偶”,失去“位子”、丢掉“帽子”。

治愈形式主义顽疾,必须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果导向”,以结果论英雄,用“结果导向”倒逼作风脱虚向实。

首先,建立“实绩导向”的工作评价体系。干部行不行,实绩来反映。要建立和完善以质效、绩效、贡献为导向的工作评价体系,在指标设立上,改变路数和打法,跳出惯性思维,不能看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这个“供给侧”“能干什么”,而要看基层、企业和群众这个“需求侧”“需求什么”。

比如,在“六稳”“六保”工作中,主要看出台了多少实在管用的政策,多少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在三大攻坚战中,为老百姓引进落地了多少致富项目,攻克了多少污染防治的“堡垒”,啃下了多少充满风险的“硬骨头”;评价招商引资工作,不能只看签订了多少协议和合同,要看到位资金、看项目开工率、看落地项目形象进度和实物工作量等。

同时,指标设立要正确处理显绩与潜绩、当前与长远、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搞拔苗助长,既对上负责,又对下负责;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治标,又治本,脚踏实地干好任内的工作,把自己的一棒跑出高质量。

其次,运用“接地气”的考核督查方式。突出“结果导向”,发挥考核和督查的“指挥棒”作用至关重要。中央明确提出,督查检查考核要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从以明查为主向明查暗访相结合转变,从一味挑毛病、随意发号施令向既发现问题又帮助解决问题转变。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专项督查结合起来;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综合考核与完成重大突发任务结合起来;考核单位与考核领导干部个人结合起来。群众的意见是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领导干部的长短优劣。要坚持开门搞考核,把评价的权力交给人民群众、基层政府、市场主体,让他们当“阅卷人”,现场打分,以他们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评判的根本标准,激励领导干部始终把人民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

要改进督查方式,改变督查“围着展板、画面看;绕着橱窗,盆景转;顺着档案、资料翻”等表象化、形式化、虚套化的倾向,督在实处,查在“七寸”,考在要害。要把考核督查的结果用好用足。考核结果与干部提拔使用、表彰奖励挂起钩来,不能考归考,用归用,考用分离。要设立“创新奖”“攻坚奖”和“不胜任工作人员池”,不换思想就换人,不干事就挪位,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及时提拔,甚至破格重用;反之,让那些不干实事、不敢担当、无所作为的“惊堂木偶”,失去“位子”、丢掉“帽子”。

最后,慎重精准地问责追责。调查发现,有些单位和部门形式主义严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问责的泛化简单化造成的。

重留痕、重形式、重过程,目的是为了日后的免责。有的单位和领导问责不严肃、不慎重、不规范,动不动就问责,一不高兴就问责,为此,一些部门和人员患上了“被问责焦虑症”。会议多、文件多、督查多、活动多,屡禁不绝、变通花样,很多时候是为推脱责任留“后手”。

因此,问责机关在启动和实施问责时,不能以留痕多少、档案资料是否齐全作为依据,要到一线,脚踩泥土,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和感受,多看看实际工作的落实情况,不能简单因为台账不细、资料不全、没有留痕,就轻易下“工作不落实”的结论。要坚持实事求是,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敢于为干事创业的干部撑腰鼓劲、保驾正名,让实干者心无旁骛、轻装上阵。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0916/11010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