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党刊推荐 《前线》杂志

中国现代化的几个重要问题

2020年09月17日 15:44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0)09-0004-05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理论推演,也不可能是自然而然的实践过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会面临着诸多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本土与世界的张力问题。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从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在这一新征程中更应具有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科学预见并防范一些可能面临的重大问题,才能更好地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阔步前行,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正确处理“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辩证关系

现代化肇始于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方式变革,进而扩展到政治体制、思想道德、文化模式和社会治理的文明转型和文明发展,面临着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国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后发型”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发型”现代化、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现代化都完全不同,更加具有复杂性、挑战性和创新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我们首先面临着一个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进行“顶层设计”的辩证关系问题,这既是重大理论问题又是重大实践问题。

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发展中的大国搞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习借鉴,又没有系统的现代化发展理论提供指导,只能通过谨慎的实践方式走出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路,这就决定了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信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进步观的执政党,这就决定了必然会做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坚持既大胆积极又稳妥有序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善于抓大事,善于用宏观战略思维分析问题,善于从前人的思想宝库中汲取精神资源和智慧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要优势。

“摸着石头过河”,是指在没有经验参考的情况下,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方式摸索前进,是一种循序渐进式的社会变革。但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指导不足的局限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科学有效地运用“摸着石头过河”,避免其可能的局限性,显得尤为重要。

“顶层设计”的决策和实践特点体现为顶层的决定性、整体的关联性和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是以系统性、全局性、宏观性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等来考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要深刻认识到实现“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辩证统一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辩证方法和科学方法,也是规避我国发展风险、避免步入现代化陷阱,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

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经济社会之所以发生巨大而深刻变化却又保持了社会稳定,重要前提就是我们党注重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总结和基本经验,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邓小平同志曾说:“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他强调保持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是为了更好地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稳定才能搞建设。他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也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稳定压倒一切”“中国不能乱”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该正确对待和正确处理的重大课题。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必须是在良好的国内国际大局和形势下推进的。邓小平同志曾讲到“压倒一切”针对的三个问题,一是“稳定压倒一切”,二是“发展压倒一切”,三是“改革压倒一切”,而“稳定压倒一切”是发展、改革的前提。2019 年1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他特别提到要防范“灰犀牛”和“黑天鹅”两种风险事件的发生,寓意深刻。例如,近年来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纠纷和近期的新冠肺炎疫情,都属于这类事件。注重防范和化解“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就国内而言,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精准研判、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就国际而言,当今世界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每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个体都无法在全球性问题面前独善其身。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我国发展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要聚焦重点又要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的连锁联动,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和优良传统。我们党始终以强烈的忧患意识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不断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进道路上,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防范“灰犀牛”事件,也要预防“黑天鹅”事件。“所谓‘灰犀牛’,比喻大概率高风险事件,该类事件一般指问题很大、早有预兆,但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而导致严重后果的问题或事件。所谓‘黑天鹅’,比喻小概率高风险事件,主要指没有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问题。”我们要运用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全面深化,我国与世界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不仅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容易波及到我国,许多国家的债务危机、金融危机,一些国家的能源危机、政治动乱等,都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不仅如此,全球性的突发灾难也会打击到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逆全球化思潮的反弹、一些右翼势力的抬头造成了全球范围内出现贸易保护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这些“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都会影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及时应对,作出防范之策,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到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正确处理办好中国的事情与发挥更大世界作用的辩证关系

中国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先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正确处理“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与“为世界和平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的辩证关系,也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是正确处理我国与世界关系的首要抉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是我们党正确认识我国所处历史阶段和所处世界方位的重要判断,把坚持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还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好,首先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世界作出的最大最实际的贡献。

在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的同时,还要为世界和平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我们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也要处理好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既争取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发展自己,也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40 多年来,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路线不动摇,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一个与世界共命运、共成长、共繁荣的中国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于世界,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从“对外开放”升级到“全面开放”,从国际舞台边缘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软实力、政治辐射力等的进一步提升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化,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还将不断得到提升。在一些全球性问题上,我国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国际性力量,一些国际性事务也已越来越离不开我国的参与和发声,而随着美国保护主义抬头和一些国家、地区逆全球化现象的出现,我国更是成为全球化世界潮流的中坚力量和引领者。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我国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人民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独特魅力和世界影响力,以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发挥更大作用。

正确处理“古今中外”的辩证关系

现代化既是一个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社会发展过程,又是一个自然向社会转化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向现实转化的社会实践过程,又是一个现实向理想转化的目标实现过程。从根本上说,现代化是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现代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也体现为传统思想、传统理念、传统价值观念、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过程。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国与西方的张力、本土与世界的张力,始终是每一个现代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和地区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本土与世界的辩证关系,即“古今中外”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本土与世界的关系上,中华民族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有过彻底否定传统和简单复归的失误,表现为对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辩证认识上不足甚至全然对立。一方面,有人主张彻底否定传统,呼唤告别过去,在现实实践中主张忽视对传统资源的挖掘、保护和转化,强调“全盘西化”,将现代化的进程看作是学习西方、向西方转化的“西方化”过程。这种主张是对传统文化、传统遗产的简单否定,是将“现代化”与“西方化”简单等同。另一方面,也有人主张彻底复归传统、回归传统,认为传统文化是灵丹妙药,能够治疗一切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现代性问题,解决当今社会的“文明病”“现代化病”,主张不加辨析地将传统遗产都继承下来,认为保护传统、回归传统就是最好的现代化。这两种主张,都是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本土与世界简单地割裂开来。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纯粹是一种后发型现代化,而是有着自身的社会主义特性、独立自主的特性和文明古国向现代转型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内生性、原发性和创新性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向西方学习现代化一般性特征的一面,也有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化的一面,更有由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一面,是社会主义要素、中国现代化的特色因素和现代化的一般因素的综合再造、创造性再造。也就是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有对传统的扬弃、批判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和发展过程,是一个“古为今用”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西方现代化进行学习、借鉴和吸收的过程,是一个从西方传入中国但又是“洋为中用”的过程,更是一个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基本原则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独特创造的现代化建设过程,这就要吸纳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即“古今中外”一切有益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元素,不断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我们仍然要科学把握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本土与世界的辩证关系,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切有益成果,既要实现对传统的保护和挖掘,又要实现对传统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既要学习、借鉴和吸收西方现代化的积极有益的文明成果,更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全面升华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全面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尤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出原创性贡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和中宣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研究”〈项目编号:2018XZD0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

[6]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7]刘瑞. 防范“灰犀牛”“黑天鹅”风险事件[J].人民论坛,2019,(6).

(作者简介:戴木才,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伟兵,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0917/11012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