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科技

坚持“四个面向”的理论逻辑

2020年09月25日 11:15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提出,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对于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事业创新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提出,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对于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事业创新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自主创新是科技工作的首要前提

科技创新的基本任务乃至首要任务,就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探索最具未知性、先驱性和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不断突破人类的认知极限,实现人类肢体和工具器物的拓展与延伸,进而促进人类认知边界的动态扩展和工具效能的迭代更新,从而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核心推动力系于科技,系于科技创新。如果没有创新,科技工作将黯然失色。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既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作为科技工作者主体的科学家的职业操守和智力依托,也是他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继而更好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要求和内在需要。世界科技前沿犹如科学技术领域的“珠穆朗玛峰”,没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科学豪情与职业勇气,没有“见人之所未见”的革新意识与战略眼光,无论于个人还是于国家,科技工作终将归于平淡、流于平凡。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此经常告诫科技工作者:“如果不创新,我们将成为无能之辈。”

更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要求我们做到:其一,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自主创新是别人抢不走的“法宝”、废不掉的“武功”。掌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权,激活科技创新的时代伟力,是我国科技事业行稳致远之根本。只有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身“科技肌体”造血功能,在劣势领域补齐“短板”,在优势领域打造“长板”,在强势领域树立“样板”,抢占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科技创新强国才不至于流于空谈。其二,加强基础研究的前瞻谋划和统筹布局,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三个不同层次,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基础研究所要解决的是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问题,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根本动力,是应用研究(技术科学范畴)和技术开发(工程技术范畴)的先导。没有基础研究做支撑,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将缺少最根本的理论依托。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所言,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其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研生态,激发科技人员首创精神、创新潜力和创造动力。如今,我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评估显示,我国创新指数已经位居世界第14位,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进展。即便如此,由于各种因素,约束科研人员和机构的制度藩篱依然存在,科研人员被迫将很多宝贵时间和精力用于处理繁文缛节。现行科技评价体系与当前科技高速发展、国家对科技人员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综观世界主要科技强国发展史发现,建立包括科技创新体系、科研保障体系、学术评价体系等在内的完善的科研体制,是激发科技人员活力、提高科技创新产能的基础条件和根本保障。其中科研评价体系是科研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建立以学术评价为核心的科研评价体系是营造崇尚创新的良好科研生态的关键。

面向经济主战场

实践指向是科技工作的根本要求

实用性是科技工作的首要属性,服务于经济主战场是科技工作的终极归宿和科技工作者的根本使命。为此,科技工作者应具有将自身科研实践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的奉献精神与现实情怀。

在全球范围内,科技水平既是影响世界经济周期最主要的变量之一,也是决定经济总量提升的最主要因素。而就国家而言,科技实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其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系于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水平提升。因此,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向经济主战场,推动科技工作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无缝连接”、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国家强、从科技事业发展到国家整体发展的通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践性是科学研究的首要品质。科学技术渗透和作用于生产的过程本质上是其实现自身社会化即为社会所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推动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生产力的基本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科学研究的价值,理论上体现为对未知的探究、对已知的质疑、对真理的追求,实践上体现为以科研成果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并通过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即“服务力”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面向经济主战场,抓好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供给,就抓住了牵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呼应时代是科技工作的使命担当

当今时代,谁掌握了科技创新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国际竞争的决胜权。经过数十年长足发展,我国科技发展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科技实力整体推进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从技术瓶颈破解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但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与主要发达国家科技实力相比,我们仍然面临制约科技发展的诸多结构性问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我国科技基础总体上仍然比较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相比主要发达国家而言还有不小的差距。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空交汇的关键时刻,广大科技工作者面临的时代使命之重要性紧迫性比历史上任何时期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指出,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必须把国家需求尤其是重大战略性需求放在首位,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技工作者对此责无旁贷。“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爱国主义是科学家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与国家共担当,与时代同前行,是科学家成就科学事业、追求职业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应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科学研究成于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中,民生赖之以兴,学问赖之以成,人才赖之以强,事业赖之以成,国家赖之以盛。广大科技工作者应不辱使命,将个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自觉呼应时代对科技工作者勠力创新的深切召唤,以献身科学事业的职业精神和源源不断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回报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和期许。

科技工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其一,要有自主意识,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此,要全力打好科技重大专项突围战、攻坚战,结合核心技术瓶颈问题,瞄准“卡脖子”技术,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加大攻关力度、加快突围速度。其二,要有问题意识,在重点领域抢占前沿高地,抢登科技制高点,下好战略先手棋。为此,要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集成优势科研资源开展技术攻关,将科技创新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其三,要有战略意识,重点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养造就一支勇立时代潮头、勇担家国重任的战略科学家队伍,为国家科技工作探路领航。为此,要建立基于代际传承的战略科学家学术成长机制、基于功能发挥的战略科学家科研激励机制、基于价值彰显的战略科学家权益保障机制,让中国科技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人民健康是科技工作的现实归依

科学技术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从产生之日起,就以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强大威力,不断为人类谋取包括生命健康在内的各种福利。提升人的生活品质、让人的生活更美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人是科技工作的主体,也是科技工作服务的对象。科技工作如离开了对人的关照、背离了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关照,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科技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民的关怀,折射出科技工作的人文关照和价值选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在科技领域的理论表达与现实呈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历史主体地位观,坚定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科技工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历史观、执政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生命健康是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底线要求和根本保障。

科技工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济世安民的理想信念、护佑生灵的生命意识,做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忠诚卫士,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将造福于民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融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光辉事业之中,实现科学应有的社会价值。此外,“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的需要与呼唤代表着科技进步、创新发展的时代之声。高度重视民心民意,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底色、一贯特色、基本成色。科技工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和利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品格。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0925/11022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