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发挥旅游“+”作用 激发第三产业发展新潜能

2020年10月09日 09:18

中国地域辽阔、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南北跨度造就了我国从热带到亚寒带的气候差异,在东北可以观赏到神奇的冰雕艺术,在海南可以享受到惬意舒适的阳光海滩,体验大自然的奇妙之旅。东西跨度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形地貌,有巍然耸立的雪域高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一望无际的草原,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也有鬼斧神工的喀斯特景观。中国作为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出独特的文明,既有气势恢宏的人文景观,也培育出底蕴深厚的精神文明。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孕育出不同的民俗、民风,形成独特的文化,相互交融、各具特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据文旅部数据中心统计,国庆八天假期,全国共接待游客6.3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65.6亿元。旅游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环保型产业,俨然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各地区要将旅游业作为未来新兴产业、朝阳产业,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旅游+服务,夯实旅游产业服务基础。吃住行,是游客关注的要点,也是旅游服务的基本要素,要注重凸显吃的特色、增强住的品质、优化行的环境,让游客“吃得好”、“留得住”、“游得畅”。要破解交通瓶颈,打造“高速+高铁+公交+慢行”的旅游交通网络。要优化配套设施,完善景点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新建标准化公厕解决游客“排队长、如厕难”的问题,进一步美化规范景区旅游标识。要借助互联网发展智慧旅游,推进智慧旅游,实现订票、买票、查询、景点推荐等一站式服务,提升旅游服务行业软实力,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温馨的旅游体验。

旅游+生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旅游业作为一种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近些年,一些地区为增加娱乐性吸引游客增加收益,破坏景观建造游乐设施,各地区各部门要将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要务,在开发景观时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突出当地特色。要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的管理机制,形成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合力,加强对景区的监督和管理。要扎实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专项行动,分类治理旅游市场中存在的虚假广告、强制购物、旅游购物场所非法违规经营、景区门票问题、景区经营不规范等问题。要加强对游客的培训与教育,营造文明、和谐、舒心、愉悦的旅游环境。

旅游+学习,凸显旅游娱乐与教育功能。旅游是一次放松身心的体验,也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各地在开发旅游项目时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复制经验。要依托特色资源,聚焦特色主题,积极探索“特色旅游+”发展模式,全力打造特色品牌。要注重凸显旅游的娱乐与教育双重功能,让游客在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余可以了解各地的地理风貌、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近几年,从嘉兴南湖到北京天安门、从井冈山到延安,各地的红色旅游逐渐兴起,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红色旅游线路正在进一步升温,要充分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建立红色教育基地,打造一批知名红色旅游品牌,拓展红色旅游新的发展空间,彰显红色旅游品牌效应,营造健康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唤醒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更好地发挥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

旅游+农业,促进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能起到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繁荣的作用,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各地区要把握乡村特色,创新发展模式,避免同质化。要有效利用乡村旅游历史文化资源,探寻民风民俗,开发乡村旅游精品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化。要加强人才培育,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要深化产业融合,推动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农业+旅游”融合发展之路。要更加注重保护、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特色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让游客体验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中发扬光大,绽放特有的迷人光彩。(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0/1009/1102954.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航宇路街道办事处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1009/1102954.shtml